APP下载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索

2023-11-06黄雪琴耿强董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27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专业课程思政

黄雪琴,耿强,董阁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2.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0 引言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课程思政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

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转为内在的品质和精神文化,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用正确的世界观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以,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根据课程的特点、知识的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流程等,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融合到课堂教学中。

1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类专业是自然科学类学科,不似人文学科,围绕人文环境等进行内容讲解,自带思政内容,可以很灵活地、系统性地根据时事政治、经济环境等融合思政元素。而类似软件技术的工科类专业,需要遵循一些语法规则、自然规律等。并且工科类教师重于探索自然规律,侧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强调客观性,缺少意识形态的元素。课堂内容融合思政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在计算机类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

1.1 思想政治素养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是专业教师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理论修养不足,将导致教师在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出现偏差,做出错误引导学生及损害教师形象的行为。

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不足,将导致课程思政能力不足,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合的思政元素会出现偏差,或很难融入思政内容而直接抛弃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过程中,比较容易将个人的错误的政治理论及观点结合到课堂教学中,错误引导学生。

1.2 思政元素牵强,融合度不够

部分专业教师由于课程思政认识不足,对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存在没有结合课程内容与学情分析的基础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生搬硬造地宣讲一点思政内容;也有的是在教学目标中有体现思政融合,但教学过程中仅是带过而已。教学内容融合思政元素牵强,不自然,不贴切,造成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两张皮”的结果。

1.3 思政资源不足

一些任教教师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时,往往只是引用现有的思政教育模式,而忽略了课程内容、学校资源和地方特色。没有充分对地方、学校和任教内容进行资源挖掘和利用,仅仅依靠原有的传统固有思政资源,造成思政教育资源不足,导致课程任教教师大多数从大方向出发结合思政元素。例如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岗位职责、工匠精神等角度出发,仅点到为止,未结合课程内容的角度进行元素分析,导致多门课程使用同一些思政教育案例,造成学生感官上疲劳。

2 计算机类课程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路径

2.1 提高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

高等院校教师要树立终身从教的意识,要不断地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更要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不断地跟随国家和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道德的要求,按照最新的职业道德标准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高等院校应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促进教师的业务提升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思想基础。

2.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坚持德育为先”。人接受的教育除了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学校的教育,而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来自教师。“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德育,专业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是需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学校里的德育教育,不是通过书本、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分析出来的,更多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是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加强专业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保证课程思想教学改革成功的一个因素,同时也是优化专业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确保专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任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提高,师德师风是立德树人的首要条件。

2.3 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库建设,应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和教书育人的前提下,从科学家品质和实验、系统、数学等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分解计算机软件专业课程内容,梳理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教育功能[3]。通过开发教学短视频、交互动画、教学案例、课程习题等,建设和完善包含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多样传播方式、多元传播渠道,满足学生各种学习课程资源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2.4 整合课程内容,细化任务,深度融合思政元素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渠道”,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识倾向[4],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在追求自然规律和科学方法的同时,勿忘违反道德法律,牢记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挖掘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爱岗的意识形态。

1)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以JavaScript 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将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打散原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以任务的方式重构知识点,通过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方式分解知识点并重构,细化到教学任务。如图1所示,课程内容由初级知识到高级应用分为3个模块,在模块下分对应的子项目,在项目下将知识体系分解到各任务中。如图2所示,以模块二中的项目三为例,具体分解为四个子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基于前一个任务的知识体系中提升,并在打破原有知识框架中有小范围的跨度。

图1 JavaScript课程知识体系分解

图2 项目三具体任务分解

2)思政元素挖掘

JavaScript 程序设计课程讲解的内容是基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进行设计网页交互效果,但它的应用领域还比较广,几乎涉及大部分的Web前端和后端开发。在开发Web产品时,岗位人员能够结合岗位素养,“自觉维护互联网健康生态并创建优质网页内容”[5]。JavaScript 程序设计课程的思政元素从爱国主义情怀、职业道德素养、网络安全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等角度出发进行挖掘。

课程内容讲授通过一个完整实践项目——农产品助销电商网站进行知识点的贯穿,基于乡村振兴出发点,各小组可自由选择国内乡村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对应的农产品信息,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交互站点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社会认同感的爱国主义情怀。针对JavaScript 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内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如表1所示。

表1 JavaScript课程思政元素

3)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是以课程细分的任务为基础载体,通过实例分析,启发式小任务叠加的设置,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应用方法,引导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有意识地设计含有思政元素的实例或任务,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增强对行业的发展的信心,从而主动学习,探索未知的知识,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针对每个子任务,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结合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例如模块二项目三的任务二中,如表2所示,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行思政元素的设计。

表2 任务中的思政元素融合

“追随鼠标”是“事件及事件对象”课程内容的具体任务,该课程内容由“响应鼠标或键盘事件的交互页面设计”的两个任务、需要4课时来完成。在页面交互效果设计中,由浅入深设置了两个小任务,由老知识的引入到新知识的注入,不断夯实原有知识体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的交互效果,任务需求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新的知识分析和程序功能代码实现的建议与指导。课程任务结束前,筛选1小组优秀作品展示并简要汇报,全体同学就该作品公正地讨论优缺点,是否有更完善的设计思路等。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在预知任务成果中付出探究、创新的行为,达到教学目的和思政效果。

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根据软件开发流程进行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功能优化、测试调试和运行这5步骤,对任务进行分析、构想、抉择、发现和归纳。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训练学生的耐心、毅力和基本的职业素养。

3 小结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提到,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1]。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须提高教师这个“主力军”的思想政治素养,加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作为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专业课程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课程特点及学生基本情况,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对课程建设进行重组与完善。

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隐式教育[8]。为了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需要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融合贴切的思政元素。思政元素挖掘,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入手,例如英雄历史人物、地方优秀传统元素、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素养、敬业精神、爱国精神等多维度方面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专业课程思政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