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3-11-06邓露芬关雪莹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1期
关键词:肾病依从性饮食

邓露芬,熊 杰,关雪莹,戴 莉

(潜江市中心医院 湖北潜江4331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通过半透膜原理排除机体血液内多余代谢物而净化血液。血液透析是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虽然该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肾脏压力,以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但同时会排出患者体内部分营养物质,易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差等现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同时该病为长期治疗,患者身体耐受性较差,致使患者产生自卑、沮丧等负性情绪,患者生理、心理均遭受创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干预重点侧重于干预患者心理情绪,从而减少对并发症或其他机体潜在能力的干预,缺乏一定的根因性与针对性[2-3]。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是以系统控制为主导,是指于获取、加工、使用信息等基础下,实施控制的主体对接受控制的客体能动作用,主要目的在于促使接受控制的客体依据实施控制的主体所设立的预期目标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目标。为了实现所预定的预期目标,需从具有多种可能存在影响的因素中,选取真正影响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予以积极主动的干预,进行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4]。2017年4月1日~2021年6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73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4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肾病相关诊断标准[5],且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者;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②伴有恶性肿瘤疾病者;③病情严重且随时恶化者;④伴有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障碍者;⑤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⑥伴有精神功能或语言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男45例、女28例,年龄(43.41±4.12)岁;透析时间(18.35±8.11)个月;透析方式:内瘘48例,人造血管9例,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16例。观察组男47例、女26例,年龄(43.84±4.36)岁;透析时间(18.78±8.31)个月;透析方式:内瘘46例,人造血管8例,带涤纶套带隧道导管19例。两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病情,通过面对面地健康教育、床边口头讲述病因、治疗、药物等相关知识;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包含肾脏功能结构、透析方式知识、生活习惯指导、用药指导、血管通路及疾病相关并发症与预防,告知患者如有疑惑及时提问。每次讲座时间30 min,每周1次。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建立护理小组,由1名医生、2名护士长、3名责任护士组成,由医生担任组长。实施护理措施前对组员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控制论相关概念、理论、措施等,通过考核后方可实施干预措施。①自我情感控制指导:通过亲切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医患足够的信任感,主观判断患者倾诉认真感受,引导患者对不良情绪采取正确的宣泄方式,可通过哭诉、分散注意力等方式消除负性情绪。若患者负性情绪有所缓解后,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肌肉控制训练,每次30 min。②自我认知控制指导: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肾病相关疾病知识,包括自身病情、血液透析原理、并发症预防、坚持血液透析的重要性等,在健康教育时嘱患者处于身心放松模式,适当时通过轻音乐等辅助,待患者呼吸平稳后采用温柔的口吻进行口头教育,教育结束后给患者足够时间接受。③自我照护控制指导:指导患者记录每天饮食、运动、血液透析时间、不适感、情绪低落情况及日期,护理人员需及时查阅患者记录内容,正确引导并纠正不良行为,同时对自身护理工作不到位之处进行改正。④并发症自我预防控制指导:在血液透析前向患者详细讲解可能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同时讲解如何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日常活动训练,以降低因血液透析引发的关节、骨疼痛发生率,合理饮食能够缓解血液透析或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合理服药可降低因血液透析所引发的头痛、胸闷等发生率,护理人员对患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图片、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做到及时反馈、跟踪及分析,定期探讨患者血管通路存在问题,利于医生及时掌握情况,并对常见的血管通路并发症进行归类,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

1.3 评价指标 ①记录两组院内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院内感染主要指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出现血管通路及内瘘感染(内瘘压缩、白细胞水平升高与血肿)、导管相关感染(人工血管感染以及深静脉置管感染,主要临床症状为出口处与皮下感染、产生菌血症);并发症包括人造血管堵塞、心力衰竭、内瘘栓塞、高钾血症、透析低血压。②自护能力:采用改良版糖尿病自护能力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包括总体饮食、具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吸烟6个维度、11个条目,每个条目最高得分7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高。③治疗依从性:采用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包含饮食、液体摄入、用药、透析方案4个方面,按照“从不”至“总是”计分1~5分,总分23~115分,得分越高表示治疗依从性越好。④创伤后成长: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创伤后成长,包含精神改变、欣赏生活、人际关系、新可能性、个人力量5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创伤后成长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院内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院内感染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PTGI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PTG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较快,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6]。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替代疗法,但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时会出现葡萄糖的丢失,肾衰竭同时抑制外源性胰岛素降解,外源性胰岛素大分子难以通过血液透析清除,引发透析低血糖,伴有高龄、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等危险因素,改善组织对胰岛素抵抗,促使低血糖的发生,甚至危害心脑血管稳定性,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7]。因此,在糖尿病肾病透析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必要的,需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了解透析过程并发症的症状、病因、好发人群、饮食、用药剂量等,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8-9]。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是一种以“控制论”为核心的,将心理学应用于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患者个体情绪释放的控制改善自我控制水平,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与刘思等[11]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干预能改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引导患者并发症自我控制预防,同时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日常活动训练、饮食、用药等,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邓亚楠等[12]研究通过分阶段延续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干预组自护行为总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运动、血糖监测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总体饮食、具体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可能为本研究护理措施中对患者实施自我照护控制引导,记录每天饮食、运动及血液透析等,护理人员依据记录内容及时纠正,从而改善饮食习惯。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饮食、液体摄入、用药、透析方案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与凌海燕等[13]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对患者进行自我认知控制引导,依据病情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血液透析原理等,在轻音乐的辅助下促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下,患者可深入理解健康教育内容,意识依从治疗重要性。创伤后的成长能力与患者预后紧密联系。有研究者通过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创伤后成长能力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精神改变、欣赏生活、人际关系、新可能性、个人力量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可能与本研究中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情感控制有关,通过亲切的询问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予以患者足够信任,同时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情感宣泄方式,缓解内心负性情绪,给予患者心理及精神足够支持,提高创伤后成长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控制论的护理策略干预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护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同时提升患者遭受创伤的成长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肾病依从性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何为清淡饮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