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3-11-05安春梅

艺术大观 2023年29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实践研究音乐教学

摘 要:本文主要从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阐述说明。传统的课程教学活动在开展期间,音乐、体育、美术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在现如今的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十分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降低了课堂知识的教学质量。但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发展下,初中音乐已经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期间,应当合理注重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促进与音乐教学之间相互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节奏感,保证学生可以加深对音乐知识学习的记忆,强化学生理解。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声势律动;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29-0-03

现如今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全面推动,对于我国教育发展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应当在完善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知识学习期间核心素养理念的培育,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从而让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此外,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引进,可以呈现出高质量的教学,保证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促进音乐教学与声势律动之间的相互结合。

一、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最终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使人感受和表现真、善、美,熏陶人的情操,最终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宗旨是唤醒个体的音乐潜能并提供锻炼的机会,目的不是培养高水平的音乐表演者,而是在于它的过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比如,课程开始时感受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旋律的高低、感受音色與调性的变化,随着课程的深入不断加入新的元素与表现手段,从而使小小的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好动阶段,已经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而学生的节奏训练就是依照自身作为乐器,进而通过动作来呈现学生的节奏感。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有着较为强烈的节奏感,并且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十分敏感,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可以让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提升,获得更为良好的体验效果。

(二)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在听到音乐后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而在学生做出反应之后,随着音乐的推进,学生会更加渴望表现音乐,他们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自身已有的学习经验相融合,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提升。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对自身的音乐知识学习产生认同感,进而将音乐的内容全面呈现出来。

(三)促进学生身心综合发展

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自身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对事物存在极强的感知能力,学生的兴趣十分广泛,思维也会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对于周围一切的事物都存在极强的好奇心[1]。在初中阶段的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有着极强的辨别能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渐完善,然而,往往在课堂上,学生会存在畏惧的心理,不愿意表达自己,这种心理问题也导致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但是通过课程学习中的声势律动引进,可以让学生提升兴趣,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参与,打破以往单一的学习模式,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知识学习创建更为积极向上的环境,由此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完善身体机能,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音乐是当前美育与素质教育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基础,自然教师也需要高度重视[2]。但如果想要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就应当避免始终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果只是一味对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法单一,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倦怠,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那么也会限制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但通过声势律动在教学中的引用,可以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提高审美趣味性,激发学生潜能,从而保证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一)运用声势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期,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活跃好动。在现如今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应不断地创新,避免始终运用传统的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从而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知识学习新感受,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提升音乐学习能力,不会对音乐失去兴趣。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对本源的回归。在传统的音乐教育方法中,其通常都是重视教学结果,但是奥尔夫教学法则更加注重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可以在其中引入声势律动模式,这一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吸引学生眼球。例如,在人音版的教材中,包含了很多民族音乐的曲目,如《牧歌》《青春舞曲》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明确教学重点,实际的教学目标并不仅是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曲调,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掌握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为学生展示歌曲当中少数民族经典舞蹈语汇,拓展学生思维,而且,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将少数民族歌曲曲目当中的独特韵律呈现出来,在这期间并不需要借助乐器材料,也不需要抽象的概念,主要就是让学生参与在情境中,根据自己的节拍进行练习,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通过声势律动运用,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音乐使人感受真、善、美,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最真诚、自然、自我的流露方式。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并非单独的音乐,而是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课例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如在讲故事、歌唱、形体舞蹈、做游戏等活动中融入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必不可少的是节奏训练,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也应当以节奏为主,从而保证与预期的节奏训练目标相契合[3]。在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围绕音乐知识展开学习,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从而实现肢体与音乐欣赏的全面结合,让学生具备更为强烈的节奏感。例如,在教学《瑶族舞曲》期间,教学的实际目标就是强化学生的认知,保证学生可以掌握民族乐器,并且精准地对曲调当中的三段旋律进行熟悉并掌握。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目标顺利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从旋律出发,运用声势律动,引导学生在课程中欣赏音乐,从而强化鉴赏环节,保证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多方面发展,如可以进行拍手、跺脚等训练,让学生紧随音乐律动的变化,通过动作节奏进行对应的改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学习有个全新的认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掌握民族乐器。更为关键的就是,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提升,加深对情感的认识,从而为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运用声势律动,升华学生的音乐情感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较为迅速,并且这一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主要阶段,不管是思想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存在一些极端的情况,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那么就会存在极强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学生身心压抑,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运用音乐进行情感表达,舒缓学生内心的压力,而如果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应当在此期间运用声势律动。音乐与舞蹈属于两种不同的形式的,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和促进良好情感教育的作用,而通过音乐与舞蹈之间的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以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过程,促进音乐情感的多方面表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出,原本性的音乐并不是作为听众或观众去聆听或观赏音乐活动,而是要求人们必须亲自、主动地参与到其中的一种音乐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身感受、亲身体验、亲身创作。例如,在教学《大海啊,故乡》期间,教师应当全面考虑到其中歌曲的抒情特点,引导学生事先对所学习的歌曲进行聆听,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尝试用手画出海浪,并对海浪的声音进行模仿,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音乐情感的表达,加深体会。但教师需要注意,教学实践中避免过于急促,而是需要科学、精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避免用晦涩难懂的内容,反之学生就会觉得课堂知识学习十分枯燥无味,难以进行节奏训练。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声势律动的运用

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教育出发点,进而归还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完善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在音乐教学中,为日后的声势律动音乐教学开展奠定基础。音乐艺术来自生活,由此可以说明,生活才是立足音乐发展的主要基础。由此,教师在运用声势律动进行教学期间,需要全面与当下的生活进行结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而感受到生活当中声音与节奏的变化,熟悉各种声音所展现出来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掌握更为具体的教学方式,由此一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形成更为良好的声势律动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洪湖水、浪打浪》期间,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电视电影资料,从而为学生播放影视资料,让学生跟随节拍进行歌曲的演唱,配合肢体做出“浪打浪”的手势,提高学生兴趣,营造更为良好的课堂知识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更好的音乐学习思维,并实现情感的培育。

(五)实现课堂游戏互动,加强对声势律动的运用

为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好奇心,保证学生可以打开学习的新思路,从而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互动,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游戏进行互动。音乐并不是狭义上的引导学生唱歌而已,而是在掌握知识的期间,明确音乐曲目当中所传递的实际情感,进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全方位掌握音乐知识的内涵。此外,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还可以愉悦身心,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有好奇心理。如果说学生对声势律动的方式产生兴趣,那么就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进而掌握音乐内涵,认识到声势律动的价值。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营造更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促进声势律动在教学中的运用,拓展知识学习的新思路。

比如,让学生学习奥尔夫音乐的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乐器造型。嗓音造型包括节奏朗诵活动和歌唱活动,节奏朗诵活动内容包含了儿谣、诗歌、民谣等,其中还有一些“原本性”的包含地方特色的谚语、童谣,也可以作为节奏朗诵的练习。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等,其中声势活动是一种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各种有节奏声音的活动,通常被称为演奏身体乐器的活动。例如,常用的几种声势动作就是拍手、跺脚、捻指、拍腿等。乐器造型指的是乐器演奏活动,这里的乐器演奏指的是广义的乐器,不仅仅包含专门的奥尔夫乐器,也包含了其他乐器,甚至包含了任何可以发出声音的自制乐器。这些乐器既可以是原始的节奏乐器,也可以是原始的旋律乐器。例如,教师教学《绿袖子》期间,可以在其中穿插做游戏,展开游戏的知识竞赛,实现声势律动更好地参与在课堂中。如教师尝试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可以创建出一整套的舞蹈动作,哪一小组更好地运用了声势律动教学。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可以保证学生参与到声势律动教学方式中,促进学生肢体协调发展,加深对音乐的感知,这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开展期间十分重要。

三、结束语

身为音乐教师,应当全面地认识到声势律动教学与初中音乐结合的实际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升音乐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不断对音乐的节奏进行感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审美能力。此外,通过音乐与声势律动之间的结合,可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獻:

[1]陈鑫瑶.基于声势律动教学法的初中音乐教学优化研究[J].戏剧之家,2023,448(04):181-183.

[2]苏凯.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22(13):107-109.

[3]陈嘉瑜.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2,859(05):40-42.

作者简介:安春梅(1973-),女,辽宁沈阳人,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音乐学科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实践研究音乐教学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