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安全监管新模式探索
2023-11-05黎艺苗
陈 浩,李 杏,陈 江,黎艺苗,陈 婷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广东 湛江 524000)
0 引言
传统的电力安全监管是以事后追查为主的安全监管方式,不符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且存在监督方式单一、覆盖面不全、监督效能评价机制不完善、违章管理流程运转效率低、缺乏违章实时曝光平台等问题[1-6],因此,为突破现阶段电力安全发展的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安全监管最薄弱环节着手,查漏洞、补短板,在建立本质安全企业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技术,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立体化的安全监管新模式,推进安全生产创新发展。
1 安全监管新模式
1.1 建立风险监控中心
针对现场作业点多面广、抢修作业频繁、违章高发、安全监管困难等突出问题,某电力企业构建市/县(区)、输变电两级作业风险监控中心,如图1 所示。其中以市监控中心为组织中心,建立垂直管理模式,制定“四维三级”(三级指区监控中心、二级机构监控中心、县监控中心;四维指区局监控中心、变电监控中心、输电监控中心、县局监控中心)履职评价机制,强化属地归口管理,通过监控中心效能评价再监督,实现作业现场安全监管工作高效运转。
图1 作业风险监控中心组织架构
1.2 “三岗”标准化值班
制定《两级作业风险监控中心值班指引》,建立市监控中心24 h 值班,县(区)、输变电监控中心8 h 值班机制,并设置“三岗”,依照专项督查表单对作业现场开展分层、分级、分时段(夜间、节假日最小化和特殊时期加强化)管控。“三岗”的具体内容如下。
1) 视频监督岗。依托智慧安监系统及现场可视化摄像头,对作业现场的人员作业行为、安全措施落实、安全工器具使用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实时监控。
2) 信息监督岗。负责对现场作业的勘察、风险评估、工作票、操作票、人员资质等文件进行全面检查,配合检查生产用车记录、工器具领用记录等防范作业监督环节体外循环情况。
3) 现场监督岗。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直击作业现场,同时应用无人机、智能安全帽等前沿装备丰富作业现场监管手段,提升安全监管穿透力。
1.3 智能监盘
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Python 语 言、RPA 机 器 人与企业内部通信软件(如钉钉、espace)等融合技术,开发人员资质审查、两票合规性检查、低压无计划作业排查、新增作业计划提醒、每日作业计划管控等12 个智能监督场景,其中7 个典型的智能监督场景介绍如下。
1) 场景一:人员资质审查场景。对工作票、操作票中工作班成员是否符合作业资质要求进行全面审查,确保人员持证上岗、合规作业。
2) 场景二:低压无计划作业排查场景。通过对计量自动化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智慧监督系统中作业信息进行比较判断,锁定无计划嫌疑作业,有效防范体外循环问题,将低压故障抢修的督查关口前移。
3) 场景三:新增作业计划提醒场景。通过定时前后对比计划库中的作业计划编号,判断临时新增的作业计划,调用Windows 10 语音播报功能进行工单监控提醒,提高对临时、抢修类作业的监管力度。
4) 场景四:每日作业计划管控场景。以智慧安监系统作业计划数据为基准,统计并展示当日作业完成情况及次日作业计划情况,取代原有人工报数模式,提高作业管控的准确性。
5) 场景五:夜间作业计划工单实时监控场景。通过RPA 技术,调用企业内部通信软件的电话通信功能,智能通知各作业风险监控中心当值人员进行跟踪监控,巩固监管薄弱时段的防线。
6) 场景六:紧急抢修工作票超时长督查场景。智能督查紧急抢修工作票时长超过12 h 的异常情况,并通过企业内部通信软件发送至安监值班人员,提高对异常情况的督查效率。
7) 场景七:异常操作票督查场景。智能督查操作票中开票时间晚于操作开始时间的情况,并通过企业内部通信软件发送至作业风险监控中心当值人员,加大对异常环节的排查督查,做好事前管控。
1.4 安全监督管控平台
依托电力企业的数据中心和数据云平台,使用云报表、自助分析工具、敏捷挖掘工具、大数据分析工具等组件,运用数据库语言、可视化图表库(ECharts)、微应用开发等技术进行自主开发搭建安全监督管控平台。
安全监督管控平台包括总体情况、监管情况、监督情况、违章情况四大模块,利用监控中心督查日志管理、监控中心履职评价管理、违章管理、日常培训考核管理等多个功能,让数据信息真实反映业务内容,实现全过程集约化安全管理,通过大数据挖掘,将安全隐患、安全巡查等内容横向比较,同时安全监督管控平台为安全监管提供了一体化大数据分析界面,让数据公开透明,实现安全监管的过程可视、结果可控。
2 实践应用及效果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安全监管新模式提升了作业安全管控的层次感,运用督查作业表单实现了监控中心标准化安全督查,运用RPA 实现了智慧值班监盘,数字化拓宽了安全监管范围,助力安全监管提质增效。
安全监管新模式参照“点—线—面”的推广路线,具体流程如下。
1) 成立地市级企业视频监督室。依托智慧安监系统及可视化摄像头,对现场作业进行视频监督。
2) 建立县(区)、输变电视频监督室。依托智慧安监系统,对属地片区作业现场开展全覆盖式视频监督。
3) 两级视频监督室向“三岗”督查模式转型,依据专项督查表单进行规范化监督。
4) 在数据云平台自主研发地市级安全监督管控平台,对企业管理系统进行有力补充,进一步实现安全管理全过程集约化管理。
5) 运用RPA 开发智能监督场景,取消原有人工统计、报数模式,并在企业全范围内进行应用。
6) 成立并运转地市/县(区)、输变电两级作业风险监控中心。
2020 年6 月至2022 年12 月的数据统计表明安全监管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期间安全督查共计6.3 万余次,同比增加了6.6 倍;发现问题数2 521 项,同比增加了2.7 倍,其中人均发现问题数3.7 项,同比增加了83 %;严重违章查处率同比下降35 %。安全监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3 结束语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电力安全监管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监管模式监督方式单一、安全监管覆盖率低的限制,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如下。
1) 数字化转型方面。实现了安全监督全方位、全过程在线管理及监控,将传统的结果管控转变为“过程+结果”管控,将传统的依靠经验决策转变为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专业管理决策。
2) 科技安保方面。紧扣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将监督关口前移,推动安全监管向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助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赋能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实现企业全业务链的协同创新、高效运营和价值提升。
3) 经济效益方面。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守住安全底线就是保住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增效,给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实质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