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中村遗余空间更新研究
2023-11-05田雨阳
摘 要:城中村改造当前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造不但关注物质环境,还包括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考量。城中村更新势必要考虑遗余空间,在高密度、多元化之中寻找机遇,依据空间特点探寻合适的更新模式。基于城市触媒理论,探究城中村遗余空间的更新模式,从空间、功能、文化三维度入手,分析城中村遗余空间的问题与价值,分析显性空间,挖掘隐形的社会文化,并据此提出相关更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触媒理论;城中村;遗余空间;城市更新
自2021年开始,已有近四十个地区实施了百余项城市环境再生的有关措施,各个城市都由“拆改留”进入“留改拆”的新阶段,由城市外延型的开发逐步转变为城市内部空间价值的提高。城中村及其遗余空间的形成,宏观上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下的普遍现象,在使用主体、客体条件上都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呈现出与时代不适应、不匹配的情况,其现存问题的表征也具有双重性。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城中村遗余空间的改造不仅是存量时代下的必然要求,也是美化城市环境、优化用地功能、输出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
一、城中村遗余空间概述
(一)城中村遗余空间的成因
广义上的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活水平低、落后于时代步伐的居住区,而其遗余空间的产生宏观上同样受城市建设速度的影响。过快的建设速度与整体的设计思维不匹配,城市空间的复杂性与建设方式不匹配,社会活动的主体与空间使用功能不匹配,因此出现了大量断层、割裂的遗余空间。不管是城中村还是遗余空间的成因都具有复杂性。从遗余空间产生的原因和语义分析的角度,可将其分为空间客观上的“剩余”和使用者主观上的“遗弃”。从空间层面看,造成剩余的原因有空间形态特殊、周边环境单调或恶劣、基础设施不健全三方面;从人为角度分析,空间被遗弃的原因有原始功能丧失、使用率极低和可识别性差三种。
(二)城中村遗余空间的特性
城中村遗余空间与芦原义信提出的外部空间中的消极空间有着相似的属性。并非荒芜的空间便可称为遗余空间,而是由于环境和建筑的限制,用地产生了一定的缺陷,久而久之成了遗余空间。其出现具有武断性、随意性,从空间形态上看具有消极性。相较于城区其他范围内的遗余空间,城中村遗余空间伴随着管道线路裸露、杂乱、老化等现象,更因为缺乏系统化的规划和管理而存在乱搭乱建的现象,这也造成了遗余空间的环境恶劣和混乱无序。由于遗余空间多属于城市空间中的从属部分,没有明确的功能性质,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方式上更为多样,使用主体相对多元。虽然作为遗余而存在,但其往往继承了城中村的高密度与流动性特点,也因使用者行为活动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价值。综上,城中村遗余空间的特性映射了城市信息的复合性,其负面的特性为城中村的整体更新带来了潜在价值。
(三)城中村遗余空间的潜在价值
由于遗余的特性,遗余空间的“未尽其用”往往存在巨大的潜能和价值,在历时性过程中,“遗余”仅仅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现象。
1.空间导向的环境价值
从宏观方面考虑,城中村是一个内部各要素彼此关联、作用、制约的有机整体,因此优化遗余空间需要综合考虑周围的整体状况。城中村遗余空间一般处在多个不同功能区域的过渡处,这种空间结构可发挥连接与转换的功能。在修复和活化之后,可使城中村的界面环境美化、空间联系加强、功能格局优化。
2.功能导向的经济价值
城中村内公共空间的缺失可以通过遗余空间的活化来弥补,进而强化人情社会的关系,在创造逗留驻足的休憩空间、嬉戏玩乐的儿童空间、散步锻炼的健身空间时,也创造城中村内人们交流活动的机会。这种城市空间角色的转换能增进社区内居民间的联系,提高城中村的活力。另外,遗余空间的更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
3.文化导向的社会价值
城市发展的趋同性导致如今城市文化的认同感被削弱,而城中村与城市发展的步调不一致,反而使众多地域文化习俗和历史遗迹得以延续保留。充分挖掘城中村内遗余空间的历史文化和村内的风俗习惯,打造具有人情味和富有生命力的空间,更容易提高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城市触媒理论概述及在城中村遗余空间中的应用原则
(一)城市触媒理论的来源
“触媒”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催化”的同义词。城市触媒理论最早由美国的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提出,他们认为“城市触媒的目的是促使都市构造持续与渐进的改革,最关键的是,触媒不是单纯的最终产品,只是一种能够激励与指导后续开发的元件”。这就意味着触媒元素将和新元素一起工作,从而产生聚集效果,最终将产生一个区域整体更新的联动反应。
(二)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模式
国内外学者将城市触媒理论大量运用到工业遗存保護、历史街区保护、轨道交通、博物馆设计等实践项目中。本文基于众多前期理论与实践研究,归纳出城市触媒理论应用的三个步骤:首先,“化学家”(即城市的规划者、使用者)需依据城市环境的现状确立触媒元素,而触媒元素的选择和确定需要针对现有元素进行改变或引入新的元素;其次,需要激活触媒元素,此阶段要从触媒元素的个体俯瞰至触媒作用的形式,分析其作用的条件与范围,而依据不同的作用形式,其可分为点触媒、线触媒、面触媒;最后,引导、控制触媒反应的可持续释放,带动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图1)。
(三)城市触媒理论在城中村遗余空间中的应用原则
城市触媒强调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和渐进性,而城中村遗余空间的利弊属性恰好贴合城市触媒理论强调的渐进过程、更新小量局部、注重整体关联等方面。基于城中村遗余空间的特性和潜在价值,从空间、功能、文化三维度提出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原则。
1.有机化原则
城中村遗余空间更新的触媒应用原则需要遵从空间的现状,对于可用的触媒元素进行保留或更新,对于整体空间布局要基于地缘、文脉进行合理改造和有机化更新。有机化原则的表层含义为物质空间上的有机化,以保留、修复或更新的方式提高城市剩余空间的利用率。而基于触媒理论,其更新应注重触媒元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强调整体空间环境的有机协调。
2.人文化原则
人文化原则是基于空间的使用主体提出的。城中村遗余空间是“过时”的产物,是使用主体的需求产生变化造成的空间剩余、功能过时,故人文化原则要求城中村遗余空间的更新以使用者的需求为主,不局限于基础功能的提升与优化,还需结合生活环境、行为习惯等,全面综合地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更有利于触媒元素的选取与后续触媒反应持续渐进发生,促进功能优化,引导周边区域的发展。
3.传承化原则
大部分城中村都兼具“城”与“村”的特征,其中的部分遗余空间更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此外,不同地域的地方习俗、文化也各具特色,对于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应传承、发扬。这些具有文化价值的触媒元素,更有利于激发触媒反应,以文化赋能,提高区域活力。因此,在城中村遗余空间的改造过程中,还应该遵循传承化的原则。
三、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中村遗余空间更新策略
(一)空间触媒——结构性重整结合弹性修饰
空间触媒主要针对城中村内的物质触媒元素进行策略性更新,如建筑空间、公共空间、景观空间等。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将影响城市形态的空间要素分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并阐述人们对都市中场景的认知感来源于这五类空间设计基本要素的相互合理配置和影响作用。因此面对城中村的“拆”与“改”,需要结合交通、功能、行为等方面展开讨论,对待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硬性问题需要从整体结构上着手,对待景观环境、街巷立面等问题可以弹性修饰。
街区空间结构是城中村的基本脉络,往往为线触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待城中村内的核心街区问题需要从整体分析,梳理遗余空间结构,理清交通脉络,为触媒的链式反应构建良好基础。在更新城中村内建筑类遗余空间时,可以根据其价值加以分类改造,对于具有历史价值或地方特色的建筑要重点塑造,将此作为主要的触媒元素。而对于大量普通建筑物,可进行弹性修饰,保留真实的城中村生活方式,配合触媒元素,引发触媒的链式反应。景观空间的更新往往采用弹性修饰的方式,以点状或面状布局于城中村的遗余空间内,也可以依据城中村的不同现状,配合街巷、滨水、步道等空间进行线状布局。
(二)功能触媒——全时性与临时性产业相配合
大多数城中村遗余空间在功能上都呈现出与经济增长的不适应性、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针对此类功能缺失型遗余空间,需要从城中村居民的生活行為、风俗习惯等方面分析,选择合适的非物质触媒元素进行空间功能上的更新。城中村遗余空间使用主体的多元化、使用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全时性与临时性产业相配合的基础。
全时性主要体现为对原始功能的升级,增加从属功能,打造附加产业,形成触媒反应,为空间延长使用时长,并带动周边的触媒反应。同时,针对不同的空间圈层功能进行细化,适应人们各个生活阶段的需要,从而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生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便利性。另外,全时性的功能触媒将带来更加多样性、开放性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拓宽使用者的年龄区间,为人们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社区环境,这也体现了人文化的应用原则。空间的剩余揭示出生活事件发生的相对独立性。面对高密度的城中村,遗余空间的更新需要提高使用率,而时间限定性也为临时功能的置入提供了场所。可在不同场地、不同时间段植入不同的功能,在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输入新的触媒元素,刺激触媒反应的发生,从而达到长久复兴的目的。
(三)文化触媒——保留真实性与倡导多元化
文化触媒主要基于非物质触媒元素,借助物质载体共同发挥触媒反应,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要素,如人居习俗、历史人文、历史事件等,通过文化与功能、空间的叠加激发触媒反应。就城中村而言,村史文化和地域民俗、生活习惯等都具有特殊性。因特殊的社会结构,城中村还承载着各类具有截然不同背景和习惯的租户。这些村史文化、地域民俗、生活习惯或显或隐地重塑了人们的社会行为,甚至影响着集体的意识,并微妙地规范着居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希望的空间》的作者大卫·哈维认为,现代都市中细碎化空间和多元化资源的混合使用所形成的生态共生关系,将是所有现代都市空间乐趣形成的源头。因此在更新设计上,应保留地方属性,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功能的更新,保留真实的生活方式,倡导多元共生的文化。
四、结语
城中村遗余空间问题的复杂性需要从多维度展开分析判断。在存量更新的城市建设阶段,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模式源于城市、反哺于城市,重视在地性,强调渐进式的更新,更适宜旧城改造。本文从空间、功能、文化三维度入手,为分析和解决城中村的遗余空间问题提出了策略,以期为城市更新设计和触媒理论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城市更新行动再提速[EB/OL].[2023-07-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103780350603854&wfr=spider&for=pc.
[2]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3]李晓东,张烨.城市“遗余空间”[J].世界建筑,2009(1):114-116.
[4]郭天泽.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D].重庆:西南大学,2021.
[5]奥图,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M].王劭方,译.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6]金广君,陈旸.论“触媒效应”下城市设计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规划师,2006(11):8-12.
作者简介:
田雨阳,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