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城县城区行道树调查及应用建议

2023-11-04孙静安

南方农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舒城县行道树香樟

孙静安

(舒城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园林管理所,安徽舒城 231300)

随着国家公园与生态城市的提出,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道路绿化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评价指标中占比大,而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优化舒城县行道树的树种配置,达到美化城市、提升品位的应用效果,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道路绿地是连接城市其他块状绿地的节点,是城市物质和能量的通道,在城市中形成网络状,肩负着城市绿量的重要责任。道路绿地绿化的焦点是行道树的选择,城市行道树选择是否成功决定着城市绿化基调能不能形成,并决定着城市绿化事业的成败。道路绿地的物质基础条件很差、周围环境也很差时,在树种规划时尽可能选用耐干旱、耐瘠薄、抗病虫害、观赏价值高、能很好地形成街景的树种,要与基调树种、骨干树种的选择结合考虑,还要考虑城市道路的走向、宽度、类型及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

1 调查区域与方法

1.1 行道树分类及作用

1.1.1 道路绿地形式

行道树是一种种植在城市道路两旁,为车辆、行人提供遮阴,形成街道景观并保持一定间距的树木,城市道路绿化最早是以行道树栽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好坏与行道树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关系[1]。行道树是道路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地形式按车行道与相应的绿化带数进行分类,其断面形式大致可分为4 类,即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见图1)。

图1 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

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1)一板两带式,即仅有“1 条车行道,2 条绿化带”,是以车行道两边布置行道树的形式来分割车行和人行道路最广泛的绿化形式,简洁、整洁、节约土地,便于经营。但是,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绿化及遮阴效果将大打折扣[2]。2)在双向车道之间进行绿化,再加之人、车分割的行道树绿化带,形成二板三带的道路绿地,这种道路绿化形式常布置在宽敞的道路,绿地面积大,经济效益好[3]。3)三板四带式道路,是有3 条车行道,车行道之间是2 条绿化分隔带,可将道路分为1 条机动车道和2 条非机动车道,同样与两侧行道树共同形成4 条绿带的绿化形式,虽占地面积大但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理想形态,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和夏季遮蔽作用。4)四板五带式车道,采用3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成4 个区域,并规划5 个绿地,使各种车辆在上行、下行时互不影响,有利于限制车辆的速度和安全;道路区域不宜设置5 条围挡,应采用栅栏隔开,以节省土地[4]。

1.1.2 行道树的功能和作用

行道树具有以下功能和作用:1)景观功能。行道树作为道路绿化的焦点,通常会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和季相变化的树种,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以丰富道路景观[5]。2)改善空气质量。行道树可以吸收大气中多种有害气体,行道树树冠茂密,可以降低风沙、吸附粉尘,树木通过其本身的呼吸就能实现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3)组织交通。行道树可以将不同的城市道路联系起来,增加道路的连贯性和指向性,同时也能分隔出一定的距离,以达到指示路线和路宽、引导人流、组织交通等作用。4)体现地域特色。我国地域分为寒、温、热三大气候区,因气温、降水量不同,种植的树木也不同,行道树已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6]。

1.1.3 行道树树种选择的基本要求

行道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在树种选择上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注重树种的多样性原则,选择能体现城市特色并适合在城市生长的树姿优美的树种[7]。城市道路绿地相对于其他绿地环境更加恶劣,因此行道树要选择一些成活率高、抗性强、管理简单的树种。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绿化之一,具有美化城市的功能,需选用具有季相变化、春天发芽早、秋天落叶迟的树种[8]。行道树的选择应注重安全问题,因此要选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行人造成危害的树种。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区概况

舒城县位于大别山山区、江淮之间、巢湖西滨,总面积达到2 100 km2。舒城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显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大,气候资源丰富。

1.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主要调查舒城县城区具有代表性的道路:龙津大道、周瑜大道、梅河路、春秋路、桃溪路、南溪路、万佛路等7条主干道,以及陶因路、华盖路、高峰路、梅山路、鼓楼街、经一路、经二路、经三路、鹿起路、花桥路等主要道路断面形式及主要树种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区域覆盖县城区98%以上道路。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对舒城道路的断面形式及主要树种进行实地调查,按照科属种分类统计,发现调查范围内行道树一共有17 科20 属24 种(见表1),其中木兰科与豆科植物有2 种,蔷薇科植物有5 种,分别是石楠球、石楠、海棠、垂丝海棠和樱桃李,其他科均为1 种,其中常绿树种有13 种,落叶树种有11 种;按照乔灌木进行分类,有17 种乔木和7 种灌木;分布最广的乔木是香樟、广玉兰、桂花、银杏,灌木有红叶石楠和海桐;在植物搭配方面,乔木以香樟为主,搭配广玉兰、银杏、梧桐及黄山栾树,小乔木主要有桂花、樱桃李及红叶石楠等,种植方式主要为树池式。

表1 舒城县行道树种类及其科属

2.2 道路景观分析

对舒城县道路断面形式进行调查(见表2),发现老城区道路大多采用一板两带式,如鼓楼街、花桥路、桃溪路、飞霞路、古城路等,由于老城区道路本身狭窄,采用这种形式,会使道路更加整洁,遮阴效果也较好,但其树种选择过少,都种植香樟,千篇一律,过于单调[9]。

表2 舒城县道路断面形式及主要树种

梅山南路与城东路采用两板三带式,其特点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其中梅山南路树池种植广玉兰、龙爪槐、槐树与香樟,路侧种植棕榈,植物种类较多,但多为乔木,灌木只有龙爪槐,乔木与灌木搭配性不强,景观效果较差。

华盖路、高峰路、龙潭南路(古城路以东)、龙潭北路周瑜大道(龙潭路以西)、龙津大道(龙潭路以北)、鼓楼街(花桥路以北)、春秋路(桃溪路以北)和春秋路(花桥路以北)等采用三板四带式,其中高峰路树池种植广玉兰、深山含笑、香樟和桂花,路侧种植梧桐、圆柏篱和石楠球,乔灌木、落叶常绿相结合,景观效果较好。

万佛路、鹿起路和周瑜大道均为四板五带式道路形式,基本都是以大面积的绿地为主,以乔木与灌木相结合,植被种类繁多,景观效果显著。最常用的搭配是常绿乔木搭配落叶灌木(如香樟搭配桂花和石楠),再配上几株松树,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2.3 行道树应用分析

本文对舒城县城区主要道路的行道树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陶因路经三路(龙潭路以南)、经四路、古城北路(周瑜大道以北)、古城南路(周瑜大道以南)、龙潭南路、城东路、飞霞路、古城南路(周瑜大道以南)、纬一路等32 条道路都种植香樟(见图2),香樟使用占比高达88.89%。香樟是常绿大乔木,枝叶繁茂,作为行道树十分合适,但过度使用香樟,会造成舒城县绿化整体风格单一、景观单调,也不能充分反映舒城县的特色和历史[10]。

图2 舒城县香樟种植道路现状(作者自摄)

陶因路、鼓楼街(纬二路以北)、城东路、飞霞路、古城南路(周瑜大道以南)17条街道,均采用单一树种,约占47.22%。大量道路采用单一树种,造成了道路绿化的生态功能无法充分利用,同时也会使树木的总体抗性下降。在调查范围内,龙潭北路和梅山南路采取了落叶和常绿树、乔木和灌木混合的绿化方法,既增强了景观效果,又使景观具有季节变化。

3 舒城县行道树应用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

3.1 现存问题

3.1.1 树种选择单一,搭配不合理

陶因路、鼓楼街(纬二路以北)、城东路、飞霞路、古城南路(周瑜大道以南)等17条街道使用单一树种,如龙潭南路(古城路以东)、古城北路(周瑜大道以北)、古城南路(周瑜大道以南)等行道树均采用香樟作为行道树,没有体现乔木与乔木之间的搭配,也没有乔木与灌木之间的搭配,更是没有落叶与常绿植物之间的配植,缺乏季相变化,景观单调,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

从季相变化方面来看,高峰路(周瑜大道以北)种植桂花,春秋路(桃溪路以南)种植桂花、紫叶李,春秋路(花桥路以北)种植银杏、紫叶李,汤池路种植桂花、海棠,龙潭北路(古城北路以东)种植桂花,周瑜大道(龙潭路以东)种植垂丝海棠、桂花,这14 条道路种植了观花树种,只占道路总数的38%,且只有桂花、紫叶李、银杏、垂丝海棠和黄山栾树等5 个树种,不能明显感觉季相变化,整个城市的活力会大大降低。

3.1.2 管理粗放,结构布局不合理

少数路段因多种外部因素,造成部分树篱生长状况不良,导致枯萎、死亡。一些道路的绿化因其管理工作不完善,造成了绿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绿化效果。因香樟等较大乔木使用的树池占用空间较小,随着树木的增长,路面上的硬质路面和路缘石会受到损害,对城市的景观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龙潭北路两边都是工厂,来往的都是各种卡车,噪音和尘土都很大,以致于道路两侧树木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由于管理不当,有的甚至已经枯萎了。

3.2 行道树优化建议

3.2.1 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树种搭配既要符合景观生态学,也要符合景观美学,行道树树种的搭配要科学合理。行道树的搭配除了要考虑植物之间的层次感、冠型的搭配,还要注重叶和花木的排列,以突出绿色形成的美学特征,在季相变化中也要注重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观,集中了夏、秋两季的观赏价值。城市主要道路要注意树种的耐久性,树种的配置不仅要有秩序感,也要有立体感,既要表现出植物的动态美,又要服从舒城整体景观的风格。

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选用适宜的树种,确保所选择的行道树都能茁壮成长。舒城县道路复杂、道路绿化面积较少的地方,可以采用多种乔木相搭配的方式,如常绿乔木搭配落叶乔木,常绿乔木搭配季相丰富的小乔木,以增加景观效果;道路绿地面积较大,不仅要选择乔灌草相搭配、观赏花卉和乔木相结合,还要注重植物的四季景观效果,不仅可以增加行道树的空间配置,还丰富植物的多样性。舒城县现有行道树多为观叶,建议适当增加观花、果、落叶、彩色植物的使用比例,以丰富道路景观。

3.2.2 提高养护管理的能力水平

科学地管理和维护行道树,可以提高行道树树势,延长其使用寿命。要加大对行道树的维护、经营投入,应为园林工人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管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对硬化路面进行修整,清除突起的根部;对造型植物进行适当的修剪,以提高其观赏性。

科学栽管,防止病虫害交叉危害[11]。工厂周边经常有大型车辆经过,在其周边道路的树种选择上,应选择一些吸尘性较强的树种,这样更方便后期的管理。在选择种植高大乔木时,应选择适当大小的树池,避免后期路面遭到破坏,有利于后期的路面管理工作。

根据舒城县主要道路绿化现状,综合考虑地形、土质、气候、城市风格及人文等因素,提出舒城县主要道路的行道树树种选择建议,详见表3。

表3 舒城县主要道路的行道树树种选择

4 小结

行道树景观效果能展示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舒城县的行道树选择主要问题是树种过于单一。在树种选择方面,不仅要选择当地的本土树种,还要注重树种的多样性;在树种搭配方面,既要做到四季有景,也要注重乔灌木搭配合理;在后期管理方面,也要十分重视,从而实现舒城县行道树景观效果的整体提升,向“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目标大踏步迈进。

猜你喜欢

舒城县行道树香樟
行道树是景也是民生
第5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西安)征文通知
行道树
香樟树,樟树香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香樟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大别山区精准扶贫的做法、问题与对策
——以舒城县开展精准扶贫为例①
漫说古代行道树
山川盛开科技花——记安徽省舒城县河棚镇老科技员詹昌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