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实教育”办学理念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2023-11-04叶秀萍

辽宁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内涵学校课程

叶秀萍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实验小学)

学校内涵发展是指学校将发展的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部,通过挖掘资源、深度改革、激发活力等手段,提升内在品质和竞争力的发展模式。相较于注重规模扩张、空间拓展、数量增加的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而言,学校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高品位、精细化、特色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软实力”。学校内涵发展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构想,而是一种不断探索的教育实践,因此学校需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及核心要素,调适内部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学校”)构建以“崇实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即包括学校理念、教育目的、教师理念、治校理念的理论体系,包括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办学特色的实践体系,让学校的内涵发展看得见。“崇”指崇尚。“实”指实际、朴实。“崇实”可理解为崇尚诚实、朴实的精神,崇尚求真、务实的态度,崇尚实践、创新的勇气,崇尚实力、实效的结果。“崇实”具体落实到教育方面,即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严谨治学、务实创新,引领学生成为德性笃实、知识厚实、身心健实、艺术雅实、技艺盈实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崇实教育”的改革动因:让思考看得见

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学校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访谈、讨论及专家论证,最终选择“崇实教育”作为内涵发展的方向。

(一)基于弘扬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需要

儒家学说的精神内核就是崇实黜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分别标志着入世、求真、务实的价值取向。《晏子春秋》一书的礼治思想也遵循了“崇实尚简”的原则。20 世纪20 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理论,其实也是对崇实教育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二)基于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打造特色项目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多方调研与分析,学校基于如下考虑,最终选定“科创”为学校的特色项目。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学校位于厦门市集美新城核心区,周边有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工学院、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等科研院校,科创教育资源丰富。第三,科创项目通过课程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科学,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升数学素养与技能,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该项目同样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目标,因此,需要学生树立“崇实”精神,从小立志扎扎实实学本领、踏踏实实学做人。

(三)基于形成真抓实干精神的需要

中小学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样的“有用人才”首先需要具有实干精神。“崇实教育”就是以培养“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新时代好少年为目标的办学体系和实践路径。

二、“崇实教育”的理论建构:让思想看得见

学校内涵发展是以学校内部因素作为资源和动力的发展模式,基于学校的内在品质与特征,将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等构成要素协同配合,使之优化组合,实现质的飞跃。学校在“崇实”核心理念引领下,建构包含文化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让“崇实教育”思想看得见,让学校内涵发展有方向。

(一)文化观——崇实

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学校要凝聚精神文化共识,发挥制度文化的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营造温馨的物质环境和融洽的人际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崇实教育”的文化观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平实的物质文化观。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从挖掘“实”的文化内涵入手,围绕“崇实教育”理念进行平实、质朴的表达,以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文化。二是朴实的精神文化观。“崇实教育”的精神文化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核心,引导师生共同创建务实创新、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好学校,成为新时代好教师、好少年。三是务实的制度文化观。“崇实教育”制度文化使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可见、可感,能够发挥出其心理强化的作用。四是真实的活动文化观。学校本着“人人参与,个个收获”的原则,全力开发、策划、组织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为师生营造展示自我的舞台,吸引师生主动参加创新型教育活动,自觉体验精神生命自主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

(二)课程观——博实

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提升育人质量的主要抓手。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育人的愿景。因此,学校内涵发展离不开对课程的研究、改革与实践。“崇实教育”是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课程目标就是培养责任担当者、快乐学习者、终身运动者、优雅生活者、问题解决者;其课程内容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做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其课程实施原则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个性化建设,实践课程多元化设计。

(三)教学观——真实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博士曾说:“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战场,不涉及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内涵发展是不存在的,没有引发课堂行为变化的学校内涵发展是浅表化的。”学校的“崇实教育”就秉持“一切教育理念都应在课堂上实践、创新”的原则。具体做到:第一,坚持素养导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第二,强化学科实践,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第三,推进综合学习,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四,落实因材施教,让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进步做到真正发生。

(四)教师观——雅实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没有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和学校教师团队的发展就谈不上学校的内涵发展。因此,学校内涵发展要考虑如何创设条件、搭建平台,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改进教学行为,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要考虑关注教师的期待和信念,打造团队核心文化,引领团队整体发展,使每一位教师真正理解和自觉践行学校办学理念,以胜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崇实教育”的教师观包含如下含义:一是“严”,要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二是“实”,有朴实精神、务实态度;三是“新”,要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四是“雅”,做君子安雅、温文尔雅、文章尔雅、察纳雅言的教师。

(五)学生观——创实

学校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是学生。在内涵发展过程中,学校应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基础,科学规划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评价,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更科学、有效地提升育人质量。

“崇实教育”理念下的学生观是指:一是德行宜笃实,即学生应有强烈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二是知识宜厚实,即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勤于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是身心宜健实,即学生应树立生命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适合自身的运动技能,养成积极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四是艺术宜雅实,即学生求真、向善、尚美,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初步的艺术鉴赏和表现能力;五是技艺宜盈实,即学生应自立自强,热爱劳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

三、“崇实教育”的实践图景:让发展看得见

学校自提出“崇实教育”办学理念以来,积极打造“崇实”校园文化,构建博实课程和真实课堂,开展以创造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德育活动,锻造“雅实”教师、“创实”家长,用行动绘制“崇实教育”实践图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师生健康成长。

(一)顶层设计,推进“崇实”文化建设

学校紧扣“崇实教育”理念,借鉴品牌形象识别理论进行文化顶层设计。一是理念识别系统设计,如学校的口号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校风是“敦尚行实”,教风是“严实新雅”,学风是“求实求是”,校训是“立志崇实”。二是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如将金文中的“实”字进行艺术化处理用作校徽,提高学校辨识度;将小狮子“嘉嘉”作为学校吉祥物,寓意学生都能像狮子一样集超凡的自信霸气、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重视团队的合作精神等特点于一身。三是环境文化系统规划,学校将五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博实楼、文实楼、雅实楼、嘉实楼、敦实楼,还将功能室分别命名为嘉实展厅、雅实画苑、崇实书院等。四是行为规范系统建构,如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对照学校章程,审查、修订、完善学校各项工作制度。学校各项工作依照学校章程组织实施,形成有效的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

(二)有效整合,构建博实课程体系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针为指导,围绕“崇实教育”办学理念,整体架构学校课程,全面系统推进“博实”课程建设。第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即研究分解各学科各学段教材课程目标,从横向、纵向了解学科整体框架,把握学科逻辑体系,了解跨学科之间的重叠之处,补充课程资源,建立成体系的资源库,形成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学科,构建序列完整、准确具体的习惯与能力培养体系。第二,校本课程个性化建设,即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点设计并开发拓展类课程,包括必修类课程和选修类课程。必修课程包含德育课程、经典诵读课程、艺术传统课程、体育传统课程和“360课程”。选修课程为基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艺术审美、身心健康四大领域的社团课程。第三,实践课程多元化设计,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社会大课堂课程,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各类综合实践基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内外劳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聚焦素养,推进真实课堂改革

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以培养倾听力、合作力、表达力、提问力、批判力、反思力、对话力等七大学习力为主要任务的真实课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一是建构以“核心知识”为体系的知识地图,即各教研组梳理、绘制学科核心知识地图,让教师跳出教育者的视角来审视学科知识,做到心中有丘壑,并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二是构建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模式,即课堂围绕学科大概念、大观念,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自学(个人独立探究)—互学(小组合作交流)—共学(全班互动交流)—拓学(个人拓展运用知识)的学科探究活动过程。三是探寻以“核心方法”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即引导学生在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会、运用学科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如数学学科的转化、集合、数形结合、符号化、对应、分类、归纳、模型、统计等思想方法。四是开发以“关照个性”为特色的校本作业,设计与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有必做题“课课通”、选做题“任我选”、自设题“随我意”。

(四)知行合一,开展创新德育活动

学校牢固树立“崇实教育”理念,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活动,推进德育与心育的融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养有厦门印记、中国情怀、世界视野的优秀小公民。

学校打造德育品牌班级,通过立品牌、塑品牌、扬品牌及品牌团建等活动,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以打造富有“颜值”“言值”“严值”“研值”“延值”的“崇实学子”为发展目标,培养求实求是的新时代好少年;开展具象化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研学旅行、劳动嘉年华、汉字文化节、嘉庚精神宣传月、假日小队等主题教育,将抽象化的道德教育转化为自主实践的教育;开设“创实”家长学校,培养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陪伴型的新时代好家长,助力学生成长。

(五)以人为本,促进雅实教师成长

学校以“严、实、新、雅”为发展目标,建立科研、教研、教学、培训“四位一体”的校本培训模式,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名师,形成一个有层次、有重点、可发展的优秀教师梯队。一是创建“崇实”党建品牌,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采用“三·三”师徒带教制,建设学研共同体;三是启动“读·思·达”教师成长计划,开启“主动成长+被动成长”培养模式,助力教师形成教学风格、教学主张,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四是建立多元、动态、综合性的教师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诊断、鉴别、激励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学校通过“崇实教育”办学理念的建构与实践研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促进学校全面、内涵和特色发展,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

猜你喜欢

内涵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活出精致内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挖掘习题的内涵
学校推介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