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3-11-03王保刚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利用信息技术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数学教学课堂,打造完整的教学生态体系,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实际教学策略以供相关数学教师参考。
关键字: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引言
信息时代,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完成对数学课堂的革新、优化和完善,并依托当前教学活动的新标准和新要求,革新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流程,实现对学生更加高效地教学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助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在初中数学教学期间,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生态结构。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可创设丰富、直观的情境,给予学生良好的情境学习体验,在讲解几何知识、函数知识的过程中,可通过引入实物情境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另外,数学教师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可延展数学课堂,比如可利用微课、直播课开展线上课堂教学,突破原有实体课堂的空间限制,给予初中生良好的课后服务指导。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数学教师也能够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比如结合翻转课堂,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探索的空间。最关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也能够全方位突破原有整体化教学所带来的时间、空间限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碎片化知识教学讲解工作,将一个个零碎化的数学知识点,如解题技巧、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思维制作成简单的短视频,让学生进行零碎化、高效化地学习,做到整体与细节的有效互补、完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体来说,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初中數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显著的帮助,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也得到全新定义,不再局限于现有的实体课堂环境,在网络空间中也能得到有效传递,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的公正、公平。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革新现有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机制,包括开展前期课堂导学、利用交互式教学软硬件设施实施动态化教学模式、采用碎片化教学策略进行分层教学指导等,进而提高教学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连接区域优秀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平等和公正,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前期导学
前期导学工作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导学工作以及导学概念被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早,但是由于过去信息流通不及时、不高效,以至于导学项目还无法正常高效地开展。而当前数字化、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课前导学环境、导学空间,例如提供课前预习资料让学生借助电脑、平板或手机进行课前预习,从而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课程知识的重点和要点,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前导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欠缺以及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标准、新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导学案,制作为简单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学习知识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前预习资料,帮助学生在课前学习环节中抓住重点和要点。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证明》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讲解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论证条件和证明定理,并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逻辑。通过微课短视频以及前期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在导学过程中能够快速锁定核心概念。而教师也可以在导学视频末尾提出对应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比如让学生思考“30°所对应的直角边为什么是斜边的一半”,让学生带着疑问与教师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探索进程中。
因此,课前导学案对于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利用信息技术可将导学案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多媒体、数字化渠道,将导学案分配给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做好课堂预习。
(二)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是进一步提高师生互动水平、互动效率的关键模式。在交互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信息化技术,比如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将课程知识、课程概念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示到白板上,让学生进行互动探索探究。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白板连接学生的平板电脑、手机,实时传递各种各样的数学信息、数学概念,提高课堂互动教学的品质;学生也可以在平板上进行简单操作,连接公共大屏幕,将自身的解题步骤、解题思想展示出来,从而还原思维思考的整个过程,使得全班同学以及老师能够对该学生的解题方法、解题思维进行更加直观、形象地评价分析,做到课堂互享,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交互式课堂,并结合各类交互式软硬件设施,可以显著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相关知识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上向学生讲解其中所涉及的面积概念以及数形结合元素,罗列因式分解以及整式乘法中的计算规律、计算逻辑,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及时向老师提出疑问,并在平板电脑上通过绘图、计算展示出自身的困惑,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因此,打造交互式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
(三)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动态教学
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几何直观思维以及想象思维,同时还需要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应用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概念的本质内涵、本质原理向学生进行有效渗透,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领悟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可让学生借助相应的虚拟仿真系统来完成对数学动态变化规律的有效探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能够从动态变化的视角来探寻数学知识的本质逻辑、本质概念。
数学课堂往往涉及大量动态变化的元素,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环节通常借助固定的图片、图画、图像来展示其中的数学规律,此类方式还不够直观、形象、具体,而在该环节利用信息技术、仿真系统,就能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动态变化规律特征。比如,教师可结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借助日出日落,将圆和线的位置关系以动态视频演示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位置概念以及数学关系。另外,在讲解函数知识、函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及仿真系统,展示函数参数、常数项发生变化之后的图像变化规律,使得学生对函数知识及核心概念较为感性地认知。在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虚拟系统,直观地展现其中的运动规律、运动形式,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因此,结合动态视频,引入丰富多样的灵动元素,开展动态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四)碎片化教学
数学课堂涉及大量的数学方法、数学规律、数学技巧,且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此部分技巧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但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时间放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上,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紧凑,教师不太可能对相关数学技巧、数学方法进行规范化、体系化、标准化地讲解,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数学知识中还包含大量拓展性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概念积极论证探索、总结思考,才能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发展学习思维,增强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针对此类情况,数学教师应当结合信息技术开展仿真虚拟教学以及碎片化教学,在碎片化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概念以及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制作成简短的视频,作为课后拓展和补充,让学生在休闲之余也能高效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相关视频播放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以及抵触心理。例如,在讲解《圆》时,教师可以通过碎片化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π的推理论证技巧和方法,同时结合历代数学家在推导验证圆周率期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制作成短视频资源,如结合祖冲之的割圆术和牛顿在求解圆周率时使用的微积分,讲解数学历史。通过简单的微课视频,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以及数学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向学生初步讲解微分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碎片化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考探索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
(五)课后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较为常见,分层教学模式也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视域下促进教育公正、公平的关键策略。但原有的分层教育模式不具备良好的内外在条件,还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更加高效地教学指引。在当前双减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紧凑,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活动,势必会存在无法兼顾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情况,而为了弥补相应的教学弊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分层教育指导,结合分层教育措施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机会,比如利用微课短视频,结合信息化技术,开展课后高效率的分层教学。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划分相应的分层目标,結合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的欠缺问题,为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学习资料,帮助其在课后进行高效练习。在讲解同一类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不同的立场和方向提供不同的课后指导服务。例如,在讲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引入与图形数字相关的知识元素,对缺乏数形结合思维的学生进行深入讲解;对于缺乏数学应用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制作为简单的短视频,讲解运算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高效练习;对于缺乏数学建模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整理数学应用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进行课后高效思考探究,并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论证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建模思维。因此,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差异化的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分层学习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效率。
(六)区域互动教学
在教育行政管理背景下,区域内的学校需要参照一个固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实施教学活动,而不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相应的差异。在当前教育公正的理念下,需要尽可能打破这些差异,给予区域范围内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的教育,才能凸显出时代育人的基本平等理念,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例如结合当前的5G技术,及时连接其他优秀学校和数学课堂,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互享。此外,为了凸显出学校的教育特色,每所学校也会打造自己的校本资源、校本课程体系和作业体系,在当前教育整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相关资源也应当实现互享和互动,以提高区域教学水平。
以上的需求需要借助成熟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媒体技术来实现信息资料的高效传递,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正、平等。为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校的数学教学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A学校开展数学教学期间,可以同正在讲解课程的B学校进行互动沟通,让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视频连麦、结合交互式软件进行互动探讨,分享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感触,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进一步增进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区域数学课堂教学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开展互动课堂,连接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不同学校以及优秀的名师讲堂,可以显著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弥补本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认知欠缺和能力欠缺。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媒体技术,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体系进行有效革新、调整和完善,建立完整、全面的教学生态结构,打造全新的教学空间,创建优秀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王保刚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中学
参 考 文 献
[1]胡召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8(3):148-149.
[2]纪平平.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 2014(13):135.
[3]陈仙祝.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9):205.
王保刚(1977.03-),男,汉族,山东枣庄,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