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思考
2023-11-03云良海
云良海
河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凝结着中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河套文化,积极思考其现代传承路径,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本文分析河套文化现代传承的意义、优势与现状,探索新时代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策略,以期提升河套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河套文化现代传承的意义
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河套历史地理新探》的作者艾冲认为,河套地区应包括其基本区域(黄河河道从西、北、东三面围绕的高原地域,南以白于山、大罗山等为分水岭)和外延区域(从西、北、东三面围绕河套高原的黄河河道外侧支流流经的地区,包括其西方贺兰山东侧的宁夏平原、北方阴山南侧的后套平原和前套平原、东方吕梁山西侧的黄河支流区域在内)。可以说,河套文化是一个区域范围较大的文化体系,囊括了多元的地域文化类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
河套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且多元。从本质上而言,河套文化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汇、碰撞与融合而形成的文化体系,不仅涉及6种传统的文化形态:原始的狩猎文化、采集文化、草原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还包括众多的外延文化,如移民文化、水利文化、长城文化、酒文化等。重视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看,河套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互惠互利的关系和相融共生的过程。由于河套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十分脆弱,草原人民很早便具有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意识。四季游牧、珍爱大草原上一些幼小的生命体、保护草原、不毫无节制地向草原索取食物……都是河套人在生产实践与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写照。换言之,人与自然相融共生是河套文化的基因内核。新时代,加大对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力度,从根源上来说是在唤醒中华民族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利用河套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充盈人们的内心世界,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河套文化经久不息,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坚定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开放、包容、进取与和谐的时代精神元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新媒体时代,外来文化通过社交媒体与影视平台等传播媒介对中国进行了文化渗透,悄然影响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为避免出现崇尚西方文化、冷落传统文化的尴尬局面,充分挖掘、开发与利用河套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必要举措。弘扬河套文化可以涵养中国人自强不息、开放进取的精神品格,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奠定思想根基,有利于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优势
文化内涵丰富
河套地区历经千年沧桑巨变,在母亲河的臂弯里孕育出灿烂辉煌的河套文化,深深影响着成千上万的河套人,为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关于河套文化内涵的众多研究中,专家、学者们将其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提出了长城文化、岩畫文化、帝王文化、开发文化、套酿文化、昭君文化等。追溯历史,从秦汉时期开始,河套地区便由于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吸引了一大批移民到此屯垦,自此改变了单一的畜牧业结构,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并延续了2000多年之久。可以说,河套人通过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生产方式的互补,促进了本地技术的进步与人员的流动,是人类与自然取长补短、协同发展的优秀典范。
时代特征鲜明
河套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开放、包容与奔放三个特质。
其一,开放。河套地区被黄河环绕、地域广阔,这种自然环境塑造了当地人民坦荡开放、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其二,包容。河套地区是多民族、多省份人民共同繁衍生息的地方,聚居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多个民族。多民族经过长期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塑造了河套人民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在饮食文化方面,河套地区的各民族在饮食上保留各自传统特点的同时融会贯通,衍生出独具特色的面精酿皮、猪肉勾鸡、猪肉酸烩菜等吃法;在民俗文化方面,这里的婚丧嫁娶融合了蒙古族、汉族、回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宗教信仰方面,河套人信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且不同信徒相互尊重与包容。其三,奔放。长期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使河套人具备自强不息和与时俱进的品格,使其在经济发展、社会形态等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草原地区。
地方政府重视
2005年,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河套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战略部署,实施了“探索、研究、普及”和“传承、交流、开发”两个“三步走”战略,搭建了“泛河套文化圈”,后又提出“打造河套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河套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升了巴彦淖尔市的形象与产品附加值,为河套文化打造了一张享誉国内外的闪亮名片。同年,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接连组织举办了3场河套文化研究会,揭开了21世纪研究河套文化的序幕,一大批专家、学者针对河套文化开展了大规模的学术研究。
在此后近10年的时间里,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河套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等多个学术研究机构成立;巴彦淖尔市委组建了一支河套文化研究队伍,对河套文化进行系统、全面的开发;巴彦淖尔市政府投资建设了一大批河套文化基地,如河套文化主题公园、黄河湿地公园等,为河套文化传承与发展搭建平台;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创办了期刊《河套文化》与“河套文化研究网”,拓展了河套文化的传播渠道。
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现状
尚未形成合力
为推进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工作,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兴建河套文化传承的实物载体,包括河套文化博物院、河套文化主题公园、黄河湿地公园等。其中,河套文化博物院共设有7个展厅,分别开设岩刻春秋、文化生态、青铜铸史、水利开拓等单元,向世人集中展示了河套文化兴起、繁荣的历史全貌。然而,从传播效果来看,这些河套文化传承平台之间仍处于彼此割裂的状态,尚未形成合力,以至于难以发挥出应有的集合效应。
抢救性普查与保护工作效率较低
自2005年开始,相关政府部门就围绕乌拉特民歌、河套面塑、河套爬山调“山曲儿”、阴山岩刻、乌拉特服饰等文化遗产开展了一系列抢救、保护与开发工作。以阴山岩刻为例,为及时抢救这些“无字天书”,当地文物部门利用编号、拍摄、卫星定位等多种手段,掌握了阴山岩刻大体的形成年代、规模大小与分布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建立起一个保护系统。由于在当时大数据技术还未广泛普及,阴山岩刻没有以数字化形式得到有效的储存与利用。实践证明,抢救性普查与保护河套文化遺产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程,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抢救不及时、抢救技术不高、普查过程中遗漏文物等问题,导致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威胁,使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处于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成果丰硕,亟待普及
自2005年起,关于河套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研究成果丰硕,以河套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相继涌现。
一是数部河套文化纪录片应运而生。如纪录片《天赐河套》《阴山下——牧人的帝国》《河套长烟》等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播放。二是创作了多部经典的舞台剧、歌曲,《鸿雁》便是当时红遍大江南北且传唱度较高的一首歌。三是数百部与河套文化相关的著作出版,如《河套文化精华集萃》《阴山岩画》等。虽然关于河套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这些成果却没有普及开来,很多人只是片面地了解河套文化,对其深层的内涵以及相应的遗产没有全面和深入的认知,这主要是因为缺少一个统一、全面对外展示河套文化的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时代脱轨
河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对河套文化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河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传承方式落后、传承人青黄不接的情况,尤其是河套面塑、乌拉特服饰等项目。
一方面,河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导致其传播范围及社会影响力非常受限,与当下新媒体时代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强的现实情况大相径庭。
另一方面,河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规模较小、年龄结构失衡、数字化非遗传承人紧缺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河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总体数量有限且多是年事已高的中老年传承人,真正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传承人如凤毛麟角。
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路径
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各类资源
要想做好河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首先要利用统筹思维,走出“各自为战”的现状,认识到河套文化属于一个范围较大的区域文化体系,应通盘考虑河套文化相关的现有资源分布情况与使用效率,整合宁夏、鄂尔多斯、土默特等多地的各类河套文化资源。其次,从顶层设计出发,以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为主要目标,对河套文化的现代传承进行战略部署,形成详细的考核指标体系,督促战略规划的严格落实,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河套文化品牌。最后,各地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制度保障,在河套文化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通力协作,联合推动河套文化现代传承的相关项目有序开展。
运用新媒体平台展示河套文化
在河套文化的众多研究成果和文艺作品大多利用电视、书籍、期刊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的背景下,搭上新媒体平台的“快车”,立体化展示河套文化,有利于让更大规模的群体接触河套文化,提升河套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因此,河套文化相关机构、企业应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从现有的歌曲、纪录片、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选取一些精神内涵丰富、文化价值高的片段,经过配音、添加字幕与表情包等处理,创作出一大批与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调性相符合且让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更多用户通过移动端了解、熟悉与喜爱河套文化。
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只有乘上科技发展的快车,才能让河套文化实现新发展。
一方面,对于河套地区那些保护与开发难度较大、受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较为严重的文化遗产,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数据库,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相关机构与政府部门一是要借助全息拍摄、图文扫描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全面、真实、详细地记录历史悠久的河套文化遗产全貌;二是利用云盘、磁盘等数字化存储技术,便捷、安全地将阴山岩刻、乌拉特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储存;三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新技术,对上述已经采录与储存的文化遗产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河套文化遗产数据库,以保护与共享河套文化资源为目的。
另一方面,河套文化相关机构、企业应加强与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借助高校优质的师资力量培养数字化传承人,使河套文化遗产实现代际传承。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传播手段数字化。教师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河套遗产项目的特点、内容与意义,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河套文化的兴趣。第二,呈现方式数字化。教师可以利用河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数字化微型空间,从衣、食、住、行等多维度展示河套文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河套文化的认同感,引领其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河套文化的历史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