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烟区烤烟种植经营主体调查及培育建议

2023-11-03董贤春谭本奎秦铁伟杨锦鹏刘圣高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兴山县秭归县烟农

刘 刚,董贤春,李 浩,谭本奎,秦铁伟,杨锦鹏,刘圣高

(1.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湖北宜昌 443000;2.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武汉 430030)

随着农村产业经济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成本的快速上涨,烟叶的比较效益较低,户均规模经济效益也不高,整体增收水平有限,烟叶产业逐渐失去了经济效益吸引力,导致烟农队伍逐年流失[1],必须加快转变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宜昌烟区开展烤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包括职业烟农、家庭农场、种烟大户等多种组织经营形式,探索构建了新型烟叶经营体系。本研究基于烟叶信息管理基础软件系统数据,分析2020—2022 年宜昌烟区不同烤烟种植主体的年龄结构、户均规模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变化趋势,并结合当前烟叶产业发展新要求,提出促进宜昌新型烟叶种植主体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宜昌市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1 宜昌市烟农队伍基本情况

1.1 烟农年龄结构

由图1 可知,宜昌市烤烟烟农平均年龄逐年降低。从2020 年的53.73 岁下降到2022 年的52.63岁,兴山县、秭归县逐年降低,五峰县有上升趋势。2022 年,兴山县和五峰县平均年龄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秭归县平均年龄(53.42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图1 2020—2022 年宜昌市烤烟烟农年龄分布

1.2 烟农不同年龄段分布

由表1 可知,2020—2022 年宜昌市烤烟烟农年龄主要在50~60 岁,占比在50%左右。与2020 年相比,60 岁以上烟农占比逐年下降,2022 年全市60 岁以上烟农占比为14.48%,下降2.85 个百分点。其中,2022 年,兴山县60 岁以上烟农占比为12.88%,比2020 年下降4.47 个百分点;秭归县60 岁以上烟农占比为16.50%,比2020 年下降1.72 个百分点;五峰县60 岁以上烟农占比9.68%,比2020 年下降0.55个百分点。40 岁以下的年轻烟农占比在逐年上升,2022 年全市占比为7.74%,比2020 年上升2.48 个百分点。其中,40 岁以下的年轻烟农,兴山县占比9.42%,比2020 年上升3.36 个百分点;秭归县占比6.29%,比2020 年上升2.21 个百分点;五峰县占比4.84%,比2020 年下降3.11 个百分点。

表1 2020—2022 年宜昌市烤烟不同年龄段烟农占比(单位:%)

1.3 户均规模

由图2 可知,除五峰县外,宜昌市烤烟户均规模逐年增加。2022 年,全市户均规模为2.32 hm2,比2020 年增加37.28%。其中,兴山县户均规模为2.35 hm2,比2020 年增加46.88%;秭归县户均规模为2.35 hm2,比2020 年增加38.24%;五峰县户均规模为1.51 hm2,比2020 年减少33.48%。

图2 2020—2022 年宜昌市烤烟户均规模

2 不同种植主体现状

2.1 新型职业烟农

新型职业烟农是指按照《宜昌市新型职业烟农服务管理实施方案》,根据面积规模、年龄、种烟年限、生产水平、规范管理等评定指标,经县营销部认定的不同星级烟农,90 分以上(含90 分)为三星级,80~90 分(含80 分)为二星级,60~80 分(含60 分)为一星级,60 分以下且满足基本条件的为普通新型职业烟农。同时实施“一户一档”管理,在计划安排、设施设备配套、专业服务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扶持。

由表2 可知,2021 年兴山县星级烟农532 户,平均年龄51.86 岁,种烟面积占全县的88.22%;秭归县星级烟农560 户,平均年龄52.56 岁,种烟面积占全县的92.89%。不同星级职业烟农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上等烟率和均价等经济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星级越高的烟农种烟经济效益越好,三星级烟农的种烟经济效益高于全县的平均水平,而一星级烟农低于全县的平均水平。

表2 2021 年兴山县和秭归县烤烟星级职业烟农基本情况

由表3 可知,全市烤烟星级职业烟农种烟面积在3.33 hm2以上的大户,兴山县71 户,占全县种烟大户的71%;秭归县70 户,占全县种烟大户的72%。受种烟年限、生产管理等因素影响,部分种烟大户未能评定为星级烟农,需进一步加大对此类种烟大户的服务指导。

表3 2021 年兴山县和秭归县烤烟星级职业烟农种植规模情况(单位:户)

2.2 家庭农场

烟叶家庭农场指经当地有关部门审批注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烟叶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烟叶生产经营主体[2]。由表4 可知,2022 年全市烤烟家庭农场28 户,比2021 年增加9 户;烤烟家庭农场户主平均年龄45 岁,比2021 年降低3 岁,比全市平均年龄低7.63 岁。由表5 可知,2022 年全市烤烟家庭农场户均规模6.35 hm2,比2021 年减少0.46 hm2,比全市平均高4.03 hm2。由表6 可知,2021 年种烟效益,兴山县、秭归县烤烟家庭农场产量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而产值、上等烟率、均价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表4 2021—2022 年宜昌市烤烟家庭农场户主年龄分布

表5 2021—2022 年宜昌市烤烟家庭农场种植规模

表6 2021 年宜昌市烤烟家庭农场种烟效益

2.3 种烟大户

由表7 可知,宜昌市烤烟种植规模在3.33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数量逐年上升。2022 年宜昌市445户、占比29.69%,种烟面积2 379.80 hm2、占比68.51%,其中6.66 hm2以上的177 户、占比11.81%,种烟面积1 313.13 hm2、占比37.80%。兴山县、秭归县烤烟种植规模在3.33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面积占比均在40%以上。

表7 2021—2022 年宜昌市烤烟种烟大户种植规模

由表8 可知,2021 年兴山县、秭归县烤烟种植规模在3.33 hm2以上的种植大户平均年龄在50 岁以下,远低于各县平均年龄。兴山县6.66 hm2以上的种烟大户种植效益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而3.33~6.66 hm2的种植效益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秭归县3.33 hm2以上的种烟大户种植效益都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表8 2021 年兴山县和秭归县烤烟种烟大户基本情况

2.4 村集体经济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行政村都有自己的村办集体经济实体。在种植烟叶面积较大的村,以村集体经济名义,由村民委员会统一组织土地,在本村或者外界寻找有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开展烟叶种植[3]。秭归县两河口镇香龙村成立香龙村经济合作社,整合土地、资金和劳力等各项资源,建设村级产业综合体,促进烟叶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20、2021、2022 年分别种植烟叶1.33、6.67、7.80 hm2。由于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均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3 讨论与建议

2021 年全国烟叶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全国烟叶规模面临供需总量由控转稳、由稳转增的新形势,宜昌市烟叶规模从2020 年的5 090 t 增加到2022 年的8 405 t,2023 年计划预计达10 000 t 左右。受烟叶市场宏观利好政策和疫情外出务工受限的双重影响,稳定的烟叶种植效益吸引了烟区部分年轻务工人员返乡种烟,2022 年全市40 岁以下的年轻烟农占比7.74%,而60岁以上烟农占比下降到14.48%,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烟农队伍老龄化趋势。同时全市户均规模逐年增加,2022 年烤烟户均规模达2.32 hm2。

随着年轻烟农队伍的壮大和户均种烟规模的增加,烟叶生产面临烟田连作障碍严重、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务用工短缺等诸多问题。新形势对烟叶种植经营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经营管理能力强、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规模效益最大化。2022 年全国烟叶工作会议指出,积极开展职业烟农培育,着重发展种植专业户和家庭农场,探索引进种植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形成以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为主,多主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宜昌烟区已探索运行了职业烟农、种烟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新型经营主体,还需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转型升级,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

3.1 选择适度的种植规模

烟叶种植规模与种植效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受管理水平、技术落实和灾害风险等因素影响,烟叶种植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不能使种植效益最大化[4],如家庭农场的规模大风险也大,且不一定有规模效应[5]。种植主体投入劳动力的数量、年龄、身体状况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种植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单位面积种烟收益及家庭种烟收益[6]。因此,需要结合烟农实际情况,引导他们科学认识烟叶种植适度规模,并做好分类指导和技术服务,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探索适合宜昌烟区不同烟叶种植主体自身特点的种植规模。

3.2 提高烟农综合管理能力

在生产效率上,拥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相对处于较高水平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明显优于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7]。综合素质不同的烟叶种植经营者,接受和应用绿色生产理念、适宜推广技术、配套设施设备的程度也有所不同,进而影响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政策,如兴山三峡移民培训、秭归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开展烟农技术管理培训,提高烟农综合管理水平,促使传统烟叶生产管理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转变,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3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

以“重点县、万担乡、千亩村”为重点,淘汰连作病害田,提高烟叶生产集约化程度,调减布局分散零星种植的区域。围绕核心烟区、重点烟区,开展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设备配套建设,将集中度高且连片的核心烟区建设成宜机化程度高、农机农艺匹配度高、机械作业效率高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区,为集约化规模种植奠定基础。逐步完善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租赁承包、土地置换、土地入股和土地托管等多种流转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8]。

3.4 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总结推广宜昌兴山金鹏烟叶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经验,充分发挥合作社土地流转平台、产销结合纽带、专业服务组织“三个作用”,完善合作社治理、运行、服务和评价考核四大体系,大力培育专业技能型职业烟农和产业工人队伍,提升专业服务效率和服务烟农水平。在“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主动融入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试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实体+服务队”框架结构,积极探索引入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烟叶生产托管服务,推动服务组织市场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集合土地流转、农机租赁、劳务用工等功能的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推进全环节、全流程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全覆盖,促使专业化服务项目的落实落地,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轻松种烟[9]。

3.5 探索成立烟叶种植合作社

在种植大户较多且集中连片的烟区,综合素质较高的烟农可以探索联合成立烟叶种植合作社,尝试引进烟叶职业经理,并聘用烤烟种植水平较高的烟农负责技术指导。推广植烟村领办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探索引入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建立村集体、村民、社会资本利益联结机制,开展烟叶生产经营和多元产业融合生产等业务,协同推动村集体产业和烟叶产业融合发展。烟草部门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烟农参加合作社的意愿[10],因此可在设施配套、土地流转、资金贷款和特色产业等方面积极争取政府或烟草部门补贴,吸引烟农自愿加入合作社,促进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兴山县秭归县烟农
湖北省兴山县调频同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乡约:给湖北兴山县练瑜伽的姑娘说媒
昭君今若在,定惊故里殊 三峡库区兴山县移民搬迁侧记
兴山县教育局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秭归县努力破解农村群众出行难
做好精准扶贫的民生答卷——秭归县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亟待加强——以秭归县为例
畅想马年 马到成功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