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歌唱响百年征程

2023-11-03丰瑞

艺术启蒙 2023年10期
关键词:红歌东方红根据地

文/丰瑞

《我和我的祖国》于2019 年上映,其同名主题曲再次火遍大街小巷,成为当时最“红”的“红歌”。红歌即红色歌曲,指的是五四运动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歌颂革命斗争、英雄事迹、社会建设、祖国发展的歌曲。

点亮第一颗火种

在中国,红歌的第一颗火种落在了1927 年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由于当时缺乏专业的音乐人才,根据地的文艺歌曲大多来自当地民歌的改编。经典红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就是依照当地客家山歌的旋律谱写而成的。这首红歌的歌词创作者江治华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名红军,无数战士与亲人生离死别的场景深深地触动了他。于是江治华在歌谣曲调的基础之上,写下了蕴含深重情感的词句:

啊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走到天边要记心头/老妹等你哟长相守/老妹等你哟到白头

扫描二维码听原曲

红军临行前,妻子对他的殷殷嘱托和质朴表白,配上回环往复的凄婉曲调,令人闻之落泪,尤其是“长相守”“到白头”的美好期望更是加深了歌曲的悲情色彩。

见证发展与繁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歌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以延安为首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会聚了大量音乐家,普通的百姓、学校的师生也参与到红歌的创作中。农民李有源虽未接受过专业训练,但对当地的人民生活和民歌形态了如指掌,由他作词并演唱的《东方红》成为红歌经典之作。

◎《东方红》创作者李有源

《东方红》采用了《骑白马》的曲调,旋律宏阔有力,歌词真挚热烈。这种“依曲填词”的形式既贴合民众的艺术审美,又使得红歌真正融入了大众生活,让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扫描二维码听原曲

扫描二维码听原曲

抗日战争时期,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唱尽了多少无名少年英雄的感人事迹。从整体来看,作为“形式”的民间分节歌的体裁、重复性的乐律,与作为“内容”的故事叙述的节奏、表达情感的递进,形成了完美的契合与共振。而通常采用的童声合唱的演绎形式,仿佛还原了王二小的同伴在向八路军战士和村民诉说目睹的一切……

◎《歌唱二小放牛郎》故事图画

◎ 才旦卓玛

扫描二维码听原曲

向着美好一路高歌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红歌的创作转向了更宏大的民族国家叙事,像一面面棱镜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卓越成就和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演唱者才旦卓玛用带有藏族特质的女高音,替曾屈身做农奴的百姓发出了最嘹亮的呐喊。

改革开放以来,《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了时代的强音——“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而与时俱进的《走向复兴》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历程——管弦乐团的默契配合展现了腾飞中国的恢宏气势。“前进!前进!向前进!走向复兴创造辉煌!”乐团抒发了最豪迈的乐观,唱出了最坚定的信念。

猜你喜欢

红歌东方红根据地
Entrevista ping-pong “Mi mayor logro es haber aprendido español”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串串烧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苏区红歌串烧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东方红闪耀航展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MARCHING TO A RED DRUM BEAT 听红歌,说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