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有声语言创作的叙事作用
—— 以《西南联大》为例
2023-11-03金晔
□金晔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纪录片主要通过具体可感的影像来呈现现实生活,传达创作主题。但历史类纪录片由于年代久远、条件限制,往往缺少影像素材。面对视觉素材的匮乏,《西南联大》全片以板块化的结构叙事,通过艺术化的形式补充视觉素材的不足,运用解说和配音极大地丰富了叙事内容,有力地推动情节发展。
在《西南联大》中,李龙滨、李立宏和张丽敏的配音可分为三个部分,除了制作方创作的解说词外,片中还大量引用了名人自传、信件和文学作品。大量的引用代替了无法实现的采访,配音演员通过对声音的艺术化处理完成了多角度叙事,逼真再现历史真实,使影片内容也更为立体而丰富。对此,本文将探讨各位配音演员在《西南联大》是如何运用有声语言的基本要素变化进行创作,完成对画面内容的解释和说明,并在渲染气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表达创作者意图,实现叙事功能的。
纪录片有声语言的创作
有声语言创作首先需要从中观和宏观层面把握情景语境,做到因“文”而异,情随“景”迁。系统功能语言学者韩礼德认为情景语境中通常包括三个变量:语场(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活动),语旨(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角色关系),语式(语言传播的媒介和渠道)。
语场:话语范围。在纪录片的有声语言创作中,语场指该作品所聚焦的具体事件或者社会活动,是作品诞生的背景、关注的焦点。纪录片《西南联大》采用板块化的叙事结构,以令人击节赞叹的艺术巧思,展现了西南联合大学动荡的变迁历程及其恒久的精神魅力。导演赋予了每一集不同的中心主题,分别为《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和《嘉荫长留》。第一集概述了西南联大成立的背景,介绍了与联大有关的前辈们的教育背景和人物关系;第二集展现了西南联大南迁的历史,各位名家在昆明虽然过着艰苦的生活,饱受身体的煎熬,却创作出了中国各个学科的奠基性著作;第三集概述了西南联大的教学日常,增加了诸多学生视角的叙事内容;第四集则侧重于描写战火中的西南联大,着力呈现抗战中学生们的整体面貌和精神力量;第五集《嘉阴长留》总结全片。
导演放弃线性发展的历史纪录片常规叙事结构,采用板块化的叙事结构,集中突出了西南联大发展史中的重点特征,将构思与主旨进一步清晰化,更为精炼地传达给受众。与之配合,其中的有声语言也依据不同的板块艺术化地呈现出人物精神和时代特点,所以相同的配音员在各集中的表现也随语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语旨:话语基调。语旨在纪录片的有声语言创作中主要指配音员用声音扮演的角色。语旨对有声语言创作的影响在角色分明、对话性突出的文本中尤为明显。第三集《大学之大》中增加了诸多学生视角的描述,配音员常常一人分饰多角,通过调节音调、语气、节奏等声音要素,对不同角色加以区别。如描写联大文学系时,本片引用了汪曾祺的文章《西南联大文学系》,李立宏通过适度升高音调,放慢节奏的方式与旁白进行区别,在真实可信地还原历史的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本片有声语言创作的艺术品格。此外,一般的纪录片解说词都是制作方编写的,而本片则利用了实物资料,将各类文字记录、文学作品中的选段转换为声音形式配合叙事,这些语料有的来自回忆录,有的来自散文集,代表着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心境,这就要求配音员用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声音状态进行艺术化处理。
语式:话语方式。在纪录片有声语言创作中,语式主要受类型题材、媒介渠道和传播目标的制约。理想的纪录片有声语言创作,不是片面地将文本转化为声音,而是要追求声音与图像、内容与形式、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展现镜头的魅力、故事的魅力和思想情感的魅力。从意义建构的层面来看,纪录片的思想内涵呈现主要依托画面和解说词,《西南联大》的解说词在纪录片叙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文大量地引用了名人著述,导演巧妙地把第三人称的解说词和第一人称的回忆、讲述交织在一起,来呈现出西南联大的气象万千。而配音员对解说词的声音化呈现,较好地完成了主观叙事和客观叙事的交替与配合,体现出西南联大傲然独立的学术品格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气韵。例如第一集《八音合奏》,叙事在蒋梦麟的自述中拉开帷幕,李立宏用其低沉浑厚的男中音展现了蒋梦麟的自传体作品《西潮》,完成引入之后,立即切换为李龙滨客观理性的第三人称视角解说,自述与他述交织,丰富立体地呈现了19 世纪中国社会的一角。
视听配合方面,导演在视觉语言上选取了诸多生动表现手法,线条画、水墨画、立体动画、老场景的现代还原等技术手法配合实物资料,极大地还原了历史真实,并将具有中国传统水墨风格的插画,用在不便实拍或搬演处,不仅有效弥补了素材的不足,更流露出传统东方美学思想。配音方面,虽然只有三位配音员的声音,但是通过对文本内容和整体基调地把握,三位配音员将宏观视角与内心感受结合,表现出时代宏大磅礴之势的同时,通过富于变化的声音形式将细节处理得细腻动人。这种声音叙事上的精妙,不仅打通了历史和当下的界限,更让纪录片在行进过程中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不再有枯燥乏味之感。
《西南联大》有声语言创作的具体分析
相较于影视剧配音或朗诵等其他有声语言艺术形式,纪录片对有声语言创作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从微观层面来看,配音员面对不同的题材、作品和文本,也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状态,恰如其分地使用声音,为叙事服务,增强艺术效果,深化作品内涵,升华主题。
除了音色以外,人声的物理特质还包括音调的高低明暗、音量的强弱虚实,这些基础的声音质感之变,会直接影响受众的第一印象和心理直觉,进而影响受众对完整作品的接受程度和艺术评价。而语气、节奏、语流的变化控制,直接通过情景再现作用于听觉符号的叙事效果,影响受众对内容的理解,以及个体与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有将完整效果与受众的接受鉴赏也纳入创作前的准备中,才能精妙地把握有声语言的创作,完成叙事。
再现:用声音铺陈展开。 第三集《大学之大》以板块化的结构组织叙事,为了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主题,导演在本集中将多元化视角叙事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第一个板块以第三人称视角的解说和外文系学生杨苡的自述为主,其中解说起到了逻辑串联、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采访和自述部分赋予了影片的权威性与真实性。李龙滨的解说娓娓道来,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在增强代入感和氛围感的同时,也起到了还原历史真实的作用。而李龙滨在解说中并没有强烈的起伏变化,而是尽可能平稳地铺陈开来,展现了理性上的客观性。
第三集的标题虽为《大学之大》,但并没有宣导式地直接叙述联大规模、成就、影响等之“大”,而是通过大量的侧面描写来烘托。本集用“散点透视”的布局,客观叙述着联大的历史,科系与课程无论大小都有描写。除了采访的影像资料外,解说词中融入的大量纪实文学内容经过配音员的有声语言创作呈现出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西南联大的人物之多、精神之高、力量之大,间接地表现出主题。
这些来自联大师生的文字回忆,或是回忆录,或是散文集,出自多人之手,但配音则大多由李立宏一人完成配音。李立宏在把握整体基调的前提下,通过发声、节奏、语气等细节的变化调整,区别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同人不同时刻、不同心境。
型塑:用声音奠定基调。有声语言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微观的人物刻画上,还体现在氛围塑造和情感基调的确定上。同一个配音员在不同题材主旨的纪录片中,往往需要变换不同的声音状态来配合叙事。本片的配音员李龙滨不仅在《西南联大》中担任解说的角色,也是《航拍中国》的旁白解说。通过对比李龙滨在《西南联大》与《航拍中国》中的有声语言创作对比就能够发现,即便是同为第三人称视角的客观叙述(解说),有声语言创作方式的调整都会给叙事效果带来显著的影响。
《航拍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航拍纪录片,以空中的视角俯瞰中国,以空中的飞行线路为线索,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展现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魅力中国,从题材主旨和传播目的上就和《西南联大》截然不同。《西南联大》记叙的是厚重的历史,而《航拍中国》描写的则是腾飞的中国。因此,李龙滨在《航拍中国》中的配音表现和《西南联大》也表现出明显区别,在《航拍中国》里,李龙滨的声音色彩更加明亮,语言表达变化也更为丰富,充满了现代感,在客观叙述的同时展现出一种“国之大者”的从容与自豪。
表1 《西南联大》第三集不同视角声音四要素对比分析
表2 《西南联大》与《航拍中国》解说部分声音四要素对比分析
强化:用声音强化艺术效果。当人们把纪录片看作一部艺术作品时,还要关注贯穿叙事始终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境界。除了讲述事实、烘托情感、奠定基调,纪录片中的有声语言创作还能够起到升华的作用,体现语言本身的艺术性并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李立宏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展现出了令人“垂涎”的声线,使纪录片似乎拥有了“香味”“气味”和“温度”,使内容变得可感可知。这种用声音使解说也能“让香味得以充分释放”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提升了《舌尖上的中国》整体的艺术水准,也成为了其破圈的关键。
在解说和旁白的有声语言表达中,找准基调后就可以将声音特点一以贯之,使成片更具连贯性与整体感,而在《西南联大》中,角色扮演式的讲述,并且是一人分饰多角,要求李立宏根据人物和叙事角度的差异,适时地调整和变化声音状态,以呈现出人物之间的区别。这种“一人分饰多角”的配音则展现出有声语言表达本身的艺术特色,配音员在恰如其分地塑造人物完成叙事的同时,也是在展现有声语言本身的艺术魅力。
总之,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里能把人“说饿”的声音,还是《航拍中国》里跃动积极的表达,无论是《往事如歌》中让导演成为“讲述人”的探索,还是《西南联大》里多元视角呈现穿越时光的历史之音的尝试,都在彰显独具风格的配音解说对纪录片叙事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纪录片中的声音还会成为纪录片不断“出圈”、成为“爆款”的成功密码。
结语
综上,富于变化、合乎逻辑的有声语言创作在纪录片叙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南联大》通过多元化视角叙事的方式让人们得以真切地领略这座“教育高峰”的风采,不仅让当下观众与历史建立起连接,体会到西南联大“珠穆朗玛峰”式的成就,更为当代中国的纪录片配音创作多元发展带来了求真尚美的新风。通过内部及外部的对比研究,人们更容易感受到有声语言艺术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可以极大程度地帮助纪录片完成叙事,实现从历史真实或社会真实向艺术真实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