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新势力
2023-11-02钟茜
钟茜
2023年,走出新冠疫情阴霾,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爆,一批新生代导演迅速崛起。邢文雄编剧、监制的爆笑喜剧《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正在国庆档热映。戴墨导演新作《三大队》定档12月15日上映,参与贺岁档的激烈角逐。刚刚过去的暑期档,票房冠亚军《孤注一掷》和《消失的她》分别出自青年导演申奥与崔睿、刘翔之手。《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邹靖,《我经过风暴》导演秦海燕,《学爸》导演苏亮,《最后的真相》导演李太阁……也凭借各自导演处女作崭露头角。
青年电影人是行业的创新引擎,也是传承发展电影艺术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新导演的发掘、培养、扶持一直备受重视。从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到电影节展平台的项目孵化,从影视公司的扶持计划到资深电影人“传帮带”,在各项举措共同推动下,中国电影新力量茁壮成长,为电影行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新导演集体发力
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今年暑期档,80后导演申奥第二部电影长片《孤注一掷》聚焦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境外网络诈骗,影片上映后热度持续走高,最终以35.26亿元(截至8月31日)夺得2023暑期档票房冠军。新人导演崔睿、刘翔执导的《消失的她》视听出色、悬疑氛围拉满,热搜话题不断,斩获35.23亿元票房,成为今夏现象级电影。
演员出身的王宝强在第二部导演作品《八角笼中》里展现了进步神速的导演才华;首次以导演身份参与创作,谢君伟、邹靖为暑期档带来爆款动画《长安三万里》,影片以李白和高适的情谊为脉络,带领观众领略盛世大唐和传统文化之美。
去年,导演、编剧张吃鱼首次独立执导长片《独行月球》,以喜剧+科幻的类型化探索斩获31.03亿元票房,成为2022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刘江江导演处女作《人生大事》,以悲喜交织的手法讲述殡葬行业故事,用温情笔触书写沉重的生命话题,收获17.12亿元的不俗票房成绩。邢文雄自编自导的处女作《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讲述小人物对梦想的孜孜以求,对电影艺术的拳拳之心,成功拿下26.27亿元票房,成为2022春节档最大黑马。
编剧、导演刘循子墨从网络短剧转战大银幕,交出令市场惊喜的《扬名立万》,影片在作者表达与市场类型中寻找最优解,以鲜明的影像风格讲述有态度的故事。豆瓣8.1,票房2.6亿元,90后编剧邵艺辉首执导筒,一部纯沪语的高分电影《爱情神话》技惊四座。青年导演戴墨电影导演处女作《误杀2》,也交出了票房10亿元+的优秀答卷。
“80后、90后电影人成为热门电影主创,中国电影的接力赛承前启后。这一代电影人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有自觉的电影观,对电影有着更纯粹的热爱和诚恳,不仅仅把票房和商业看成电影的目标,而是把表达、创新、共鸣作为追求。”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青年导演的涌现与新一代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密不可分,95后、00后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回归本真——丰满的人物、精彩的故事、创新的视角,同时保持作者的个性。
协会扶持
助力新导演破茧而出
新人导演辈出,得益于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链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今年以来,电影行业克服了三年疫情带来的影响,呈现全面复苏和增长态势。中国电影与中国观众情感链接不断增强,充分体现了国产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中国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在此背景下,行业发起各类导演扶持计划,助力年轻创作者实现电影梦想。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計划(简称“青葱计划”)2015年启动,历届主席分别由冯小刚、贾樟柯、张艺谋、谢飞、宁浩、管虎、黄建新、田壮壮担任。该计划旨在挖掘有潜力的青年电影导演人才,从剧本、制作、投融资到宣发等全产业链,扶持优秀电影项目,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坚实的后备力量。
“青葱计划的初衷,是让资深创作者发挥‘传帮带作用,为行业培养优秀导演。”青葱计划总制片人侯晓东告诉《综艺报》,该计划并非简单的项目创投,每年都会邀请数十位资深导演、编剧、制片人、学者、作家等担任评审、导师,对青年导演进行长达数月的专业选拔和系统指导,通过公开课、大师班、放映交流、剧本工坊、导演训练营、短片拍摄、创投培训及创投会等多个阶段的交流实践,综合评估学员各项能力并选拔优秀学员。
在侯晓东看来,青葱计划搭建了双向交流的平台,“凡是来到青葱训练营的年轻人,都能与业内资深专家深入学习交流。青葱计划学习期间,学员们可以尽情发散思考,为未来的拍摄实践积累更多可能。学员之间也能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从2015年至今,青葱计划已成功举办7届,目前第8届青葱计划正在进行,每年有5位优秀青年导演获得五强荣誉并有资格获得政府的百万元项目扶持金。目前,青葱计划制作完成的电影项目已有20余部,包括《过春天》《日光之下》《兔子暴力》《三贵情史》在内的作品先后登陆院线。
“青葱计划还为年轻导演嫁接优质业内资源,让电影公司通过青葱找到好的电影苗子,实现双赢。”采访中,侯晓东谈到了新导演创作趋势的变化,“过往青年导演处女作艺术气息更浓厚、更突出个人表达,现在青年导演更有意识地在自我表达与市场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这与社会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密不可分。”
电影节展 平台孵化
为新导演提供更多舞台
各大电影节展平台的创投单元,也是新导演获得资金和支持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电影节展,例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FIRST青年影展等,均设有创投单元。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自2007年设立以来,已成功举办15届。其中87个项目进入制作,44部影片入围A类电影节,63部影片院线上映,例如张猛《钢的琴》、韩杰《Hello!树先生》、陈正道《幸福额度》、徐浩峰《师父》、徐昂《十二公民》、徐展雄《荞麦疯长》、那嘉佐《街娃儿》、魏书钧《永安镇故事集》等。
创立于2012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12年间累计接收7061个报名项目,200余个优秀项目从中脱颖而出,已开拍或上映的项目共40个,《平原上的夏洛克》《春江水暖》等影片均出自北影节创投市场。
由贾樟柯创立的平遥国际电影展设立了“平遥创投”单元,旨在为电影剧本项目提供孵化机会,为新锐创作人提供产业沟通、资源互动和融资平台。刘江江导演的《人生大事》、王沐导演的《温柔壳》均出自“平遥创投”单元。
致力于培养青年独立导演的FIRST青年电影展,发掘了文牧野、忻钰坤、邵艺辉、郝杰、张大磊、周子阳、马凯、蔡成杰、久美成列等一大批优秀电影人,向市场推出《心迷宫》《暴裂无声》《八月》《老兽》《爱情神话》等一批新锐佳作。
FIRST青年电影展创始人宋文介绍,影展重点发掘电影人处女作及早期作品,除了主竞赛单元、惊人首作单元、短片单元集中展映和评选青年导演作品,FIRST还涵盖创投会、产业放映、训练营、类型片实验室、纪录片实验室等板块,从各个维度为青年电影人提供扶持。
宋文表示,为了帮助更多青年电影人走向市场,FIRST创投会不断革新。除了更强调类型片的甄选,还设立电影市场公开周、类型公开周,邀请郝蕾、张颂文、汤唯等实力演员,以及乌尔善等资深导演,帮助新导演进行创作训练。
此外,FIRST类型片实验室为电影项目和制片公司牵线搭桥,每年选择约20个项目进行定制化培育。忻钰坤执导的《暴裂无声》,蔡成杰执导的《四十四个涩柿子》都是FIRST类型片实验室孵化的项目。“当新导演遇到问题,或者投资方需要平衡商业诉求与艺术表达时,实验室都可以提供帮助,为双方寻找最优解。”
宋文提到,许多新导演在拍摄第二部、第三部作品时,仍会遇到资源欠缺等问题,影展可以从演员、投资、推广、宣发等方面,做一些资源链接和整合工作。
资深电影人“传帮带”
为年轻导演圆梦
10年前,还是新人导演的宁浩、吴京、管虎、陈思诚、徐峥、郭帆等人在广电总局的组织下,远赴好莱坞学习先进的电影创作理念和技术。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这些资深电影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自身创作经验助力培养电影新人,坏猴子、七印象、壹同制作等制作公司都构建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
宁浩创立的坏猴子影业推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先后制作了《绣春刀·修罗战场》《我不是药神》《受益人》《热带往事》《奇迹·笨小孩》《孤注一掷》等多部现实题材佳作,发掘了路阳、文牧野、温仕培、申奥等优秀导演。据悉,“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电影项目皆由坏猴子影业出品,宁浩监制,为青年影人提供全方位指导及全产业链服务。
和宁浩类似,陈思诚也以监制身份培养青年电影人。陈思诚创立的壹同制作先后走出戴墨(《误杀2》),姚文逸(《唐人街探案网络剧》),崔睿、刘翔(《消失的她》),柯汶利(《误杀》)等新人导演。陈思诚表示,“国产电影想要真正意义上扩展市场规模,让更多观众对类型片和主流商业片产生信任,就一定要有一代接一代的创作者。”
早在2018年开发网络剧版《唐人街探案》时,壹同制作就明确了培养青年导演的目标,并推出“导演合作计划”,专门发掘新人导演。该计划负责人荣雪晶告诉《综艺报》,“挑选新导演,进行项目匹配,规划他们的导演个人品牌,都在该计划范畴。”目前,壹同制作已签约十余位新人导演,未来将有多部作品与观众见面。
荣雪晶表示,新导演的培养,要从电影工业流程的角度去思考。“当一个导演有他想拍的电影,或者壹同制作有一个电影项目适合某位导演来呈现,陈思诚监制会集合壹同制作资源为他匹配主创、演员、编剧等人员,以及从前期剧本创作到拍摄完片、后期宣发等全工业流程的制作资源,并判断这些资源应该如何使用。”同时,陈思诚作为监制,也会指导青年导演创作,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壹同制作发掘新导演的渠道,主要包括已面世的优秀影视作品、各大电影节展、项目创投、一些短片节,以及海内外影视院校等。新导演的考察标准,主要包括创新性、对市场和电影的敏锐性,以及有自己深刻的表达等。此外,导演的职业技术能力也至关重要。“在工业化体系下,即便是青年导演的作品,也有足够的品质保证。”荣雪晶说道。
除了宁浩和陈思诚,许多资深电影人及影视公司都在为后辈架桥铺路。黃渤发起“HB+U”新导演计划,今年暑期档苏亮执导的《学爸》便是该计划孵化的项目之一。徐峥、吴京、郭帆、文牧野等联合发起“金钥匙创投”,寻找并扶持有潜力的长片电影和中短剧集项目。中影启动“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将在未来三年内以总规模10亿元资金,投资30—50部青年影人作品,尤其是具备商业价值、创新性和类型叙事的原创作品。
还有许多电影人以监制身份,帮助新人导演走向市场。秦海燕执导的《我经过风暴》由路阳、王红卫监制;刘伽茵导演的《不虚此行》由曹保平监制;李太阁导演处女作《最后的真相》,由黄晓明兼任主演和监制。“监制考虑投资、成本、市场,新导演专注创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作生态。”尹鸿表示。
新人导演如何突围?
对于青年导演而言,职业生涯中最难拍的作品,往往是院线长片处女作。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创作初期遭遇的最大困境”调查报告中,“不自信”“没有人脉”“孤独”“眼高手低”“技术不足”“剧本创作困难”是高频词。
新导演如何突围?在宋文看来,首先应苦练“内功”,写好剧本。“剧本是电影创作的第一要素,只要你的人物、故事足够精彩,就能吸引优质的制作资源。”其次,短片是新导演进入行业的“敲门砖”,文牧野曾凭借短片《BATTLE》获得第7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特别荣誉,之后才执导《我不是药神》大放异彩。“年轻导演可以通过短片拍摄,获得组建剧组的能力,为执导长片打下创作基础。”采访中,《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等多位青年导演都提到了剧本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邵艺辉认为,扎实的剧作能力,能够让新导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虽然近期涌现了一批青年导演,但多位受访者均表示,主流电影和类型市场中的新鲜力量依旧短缺。谈及新导演对接市场过程中的难点,荣雪晶直言,“前几年,有些新导演进入创投后,剧本很快就被资方‘认领,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落地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她进一步阐述,一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导演个人经验的局限性,特别是实战经验,甚至导演的性格等因素,都可能成为项目无法顺利进行的阻碍。“正因如此,新导演才需要强有力的团队保驾护航,从专业判断、资金筹措、技术支援、团队组建到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为新导演提供全方位支持。”
侯晓东表示,新导演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常常会对创作方向感到迷茫,“故事如何抵达观众?是兼顾商业,还是个人表达?时代的文化需求是什么?需要有行业经验的人,指引他们,帮助他们做规划。”
谈及年轻导演如何提升自身素养,侯晓东总结了三点:不要浮躁、开拓视野、沉淀思考。他强调,创作者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前瞻性,避免同质化和跟风。同时,新导演要全方位了解电影的创作和创新、制作和科技,也要有成本和市场观念,学会抓住和放大项目的市场潜力。
新导演的培养是电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侯晓东直言,“我们要有勇气去当开荒播种的人,与全行业分享成熟的果实。行业各方应共同努力,为新导演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推动电影行业持续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