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罢工结束后 好莱坞未来怎么走?

2023-11-02高倩

综艺报 2023年20期
关键词:好莱坞影视人工智能

高倩

对于北美影视娱乐业来说,2023年是残酷的。或许未来某天,好莱坞会从另一个角度回顾这一年,需要总结的,当然不只是美国编剧工会和演员工会在罢工中表现出的团结,以及谈判室中的唇枪舌剑。

已经结束的编剧工会罢工,帮助好莱坞编剧在流媒体收益和人工智能(AI)等领域挣得了一份收入;与此同时,罢工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亿美元。此次罢工标志着好莱坞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其实早在5月2日编剧们搁笔的时候,就已经走向终结。在这个时代,资金自由流动,各家公司争相建立流媒体平台,以慷慨丰厚的合约争夺人才;在这个时代,每年有近600套剧本节目投入制作,组建的演职人员班底各显其能;在这个时代,从事电影和电视节目创意的是真人,而非人工智能。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这样的鼎盛时代正式结束了,罢工还正好让各大影视公司为放弃不想要的合约并削减预算找到了借口。后罢工时期的好莱坞,将力求更加精准地投入和产出。正如一位经纪公司高管所言,“行业经历了新冠疫情、双罢工和美国整体经济衰退,生意越来越难做,各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会加倍小心谨慎。”

罢工后的好莱坞会出现不少前所未有的奇怪现象,如作品的成功与主创得到的分成比例脱节。在当前的流媒体模式下,主创可以得到预付的高额报酬,其中包含流媒体平台的事先分成,这代替了基于内容收视表现的奖励。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种模式在未来会导致众多问题——既然无论如何都可以得到流媒体分成,导演为什么还要严格遵守预算?又如何保证演员认真演戏?

罢工结束后,内容制作方肯定会对项目更加挑剔,在付出多少成本和收获多少票房、口碑上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于一些创作者来说,更多的监督肯定是他们乐于看到的。制片人托德·布莱克(Todd Black)认为,“编剧、制片人和影视公司高管,都会有更多要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产出效率会更高,项目选择性会更强,这是一件好事。”

好莱坞影视行业仍然面临着不少危机。罢工可能让危机暂时不那么突显,但就算罢工结束,也并不意味着一并解决了这些问题。

流媒体生意不好做

流媒体服务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想看的内容,其规模化发展意味着订阅价格更加低廉,且可以随意取消服务。但问题也随之出现:流媒体之争让好莱坞娱乐巨头得到的丰厚利润,消失得比 CNN+还快。

2017年开始,Netflix的流媒体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年度净收入从1.86亿美元跃升至5.59亿美元,2018年又增至12亿美元,其股价更是从2017年的每股约130美元飙升至2018年的360美元。

Netflix的成功让迪士尼惊慌失措,在2017年宣布从Netflix撤下所有内容,并推出自有流媒体服务Disney+。从2019年开始,NBC环球(NBCUniversal)、派拉蒙和HBO都陆续推出了自有流媒体服务。

结果就是数百亿美元从传统电视领域转向流媒体内容,而进入这一领域的传统媒体公司都损失惨重。按各家公司2022年的年度报告来看,康卡斯特、迪士尼、华纳兄弟探索和派拉蒙几家公司,在流媒体服务上的损失总计超过100亿美元。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编剧和演员工会双罢工又直接截断了电视剧和电影的“生产线”,这让各家的流媒体生意愈发举步维艰。

一位流媒体行业的高管曾表示,在广告带动下,通过“正确的价值主张”,流媒体服务的盈利终将到来。近期,许多流媒体服务价格都在上涨,且上涨的方式都是为了将用户引向广告层,这样才可以进一步从用户身上获取更多利润。显然,流媒体平台希望消费者购买带广告的订阅服务,或者花钱关闭广告。这证明流媒体虽然难做,但广告仍然是一门好生意。

电视高峰期已过

FX频道董事长约翰·兰德格拉夫(John Landgraf)在2015年创造了电视极盛期(Peak TV)这个表述,当年有420部剧集登陆北美电视荧屏。但兰德格拉夫显然想错了,除了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2020年,这个数字每年還在上升。2022年,观众可以选择的剧集有599部。但这次罢工结束后,行业普遍预测电视内容数量会缩减,没有人知道最终收缩的幅度会是10%还是50%。

顶级制作人仍能获得八九位数的天价酬劳,但是,播放率的压力恐怕也会成倍增加。一位电视经纪人举例,“如果‘权游二人组 大卫·贝尼奥夫和D·B·魏斯给Netflix制作的新剧《三体》不成功,就绝对没人会再给他们一份每年2500万美元的新合约。如果亚马逊的剧版《辐射》(Fallout)没成功,制作人乔纳森·诺兰面临的麻烦也不会少。”

近期,HBO等内容制作方都在忙着砍剧、砍项目。当编剧和制片人准备好开展罢工后的第一批工作时,各地的买家和卖家聊的都是“持续性”“推动性”“大众化”,因为这样的节目更省钱,受众也更广。最近比较热门的剧集都有一个特点,有人称其为“优质轻食”或“精制剧”。Netflix首席内容官贝拉·巴贾利亚(Bela Bajaria)曾将理想中的Netflix剧集比喻为“美味芝士汉堡”,也就是兼具“质量高”“受众广”和“卖相好”三个特点。她总结,“每家公司都在摸索他们认为的可行方案,这意味着冒险的选择会越来越少,要么有大明星,要么靠大IP。”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被淘汰的内容,通常是怀旧或剧情平缓的剧情剧、年代剧。不久前还很火的限定迷你剧也在走下坡路,主要原因就是迷你剧时间有限,但片酬很高,从经济角度上来看并不划算。据说,现在HBO的高管已经到了看到迷你剧项目就直接毙掉的程度。一位流媒体平台剧集项目负责人认为,“大明星的流量固然重要,但项目必须足够商业化,要能给平台赚钱。”

拿什么拯救电影院

疫情前的2019年,全球电影票房曾达到42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中北美票房近114亿美元。后疫情时期,北美票房在2022年回升至75亿美元,并可能在2023年达到90亿美元。但低迷不振的观影人次仍然让影院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电影票房数据公司Quorum的创始人大卫·赫林透露,“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很多人现在不再进入影院了,可能是因为他们习惯了在家里观看电影,也可能是因为疫情让他们害怕进入封闭的空间。”

不久前上映的《奥本海默》(Oppenheimer)让影院恢复了一点信心,该片全球票房9.4亿美元。赫林认为,如果在电影院的观看体验更好,成年观众还是会选择回归,“影院需要把投资放到设备上,而不是爆米花产品。”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花费2亿美元拍摄的《花月杀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罗伯特·德尼罗主演,被视为下一部面向成人观众的“票房试金石”。这部由苹果公司通过派拉蒙发行的影片,在10月20日至22日的上映首周末票房预测仅为2400万美元。

英国高尔街分析公司(Gower Street)的罗伯特·米切尔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24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可以突破400亿美元。不过,这个“如果”的变数很大,如因为本次罢工,很多原本计划在明年上映的电影,档期可能推迟。

汤姆·罗斯曼(Tom Rothman)是索尼影业旗下电影集团(Motion Pictures Group)的首席执行官,他表示,“罢工之后,院线电影面临的挑战与之前一样,也和在流媒体时代一样,而且更加严峻——制作具有強烈文化期待和可看性更高的影片。如果能达到这样的高标准,就会成功;否则,就完蛋。”

人工智能战线刚刚拉开

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说是让整个好莱坞的创作者团结起来的最重要原因,也是与电影公司谈判的主要争议点。在目前已经达成的协议中,编剧工会争取到了一些权益,无论在制作过程中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都能保证作品归属和应得的报酬。但协议中并未提及电影公司是否可以使用编剧的素材作为训练人工智能的数据,这也是谈判中分歧较大的一点。

即使是这份新协议,双方也都承认形势“仍不确定且发展迅速”,并且都保留了未来就此问题提起诉讼的所有权利。

就在制片方与那些不愿提供原材料作为训练数据的编剧们谈判的时候,人工智能公司却在将那些制片方拥有版权的作品用作训练数据。演员和编剧都在跟OpenAI和元公司(Meta)等打官司,认为大规模的侵权行为说明了这些巨头对人工智能未来用途的野心不容忽视。

编剧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制片方不站在编剧这边反对人工智能公司,抗议这些公司违反知识产权法、盗用他们的素材?“影视公司应该保护版权。”一位编剧工会成员认为,这符合影视公司的利益,因为在技术层面,制片公司永远无法与谷歌、OpenAI或Meta竞争。娱乐产业律师达伦·特拉特纳也认为,今后影视公司可能与编剧结成联盟,因为存在共同的利益。

在不远的将来,人工智能公司可能会转向与影视公司竞争,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工具来撰写和润色剧本。像苹果和亚马逊这种本来就是行业领军级别的大公司,不但有大量资金支持技术发展,而且已经成立了影视子公司,并加入美国电视电影制作人协会(AMPTP)。特拉特纳发问:“影视公司难道希望看到,百年的电影文化成为第三方人工智能程序的训练工具吗?”

孩子们都在刷短视频

不管是传统影视媒体公司,还是Netflix和亚马逊等异军突起的流媒体公司,其潜在的争夺对象只有一个:观众的时间。这种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无论哪种形式的内容,其实都没赢。

在传统电视赛道上 ,广告商最为看重的18—49岁观众群里,除部分直播赛事,公共或有线电视上的内容,能吸引到2%的该年龄段观众就算不错了。

短视频平台TikTok的大多数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市场研究公司Sensor Tower去年一份报告显示,美国TikTok用户平均每天浏览视频的时间超过80分钟。YouTube用户每天在平台上花费的时间也超过一小时,视频游戏发布的最大收益能超过电影大片。

流媒体介于两者之间,用户群比传统电视年轻,但比TikTok和其他一些新兴平台年长。尼尔森公司的数据显示,流媒体是大部分美国人观看电视节目的默认方式,在8月份占到38.3%,而有线电视和公共电视占比分别为30.2%和20.4%。

曾经主宰好莱坞的传统电视公司,依靠的是忠实的观众,如今这些观众已经挣脱束缚,分散到成千上万个角落。未来,他们的挑战是如何进入这些角落,重新赢回观众。而就目前来看,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想到了解决办法。

猜你喜欢

好莱坞影视人工智能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2019:人工智能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人工智能与就业
好莱坞精选
影视风起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