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土地流转“牛鼻子” 拓宽富民增收新路子

2023-11-02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农村局321400卢慧苏赵润蕾丁博杰

新农村(浙江) 2023年10期
关键词:强村缙云牛鼻子

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农村局(321400) 卢慧苏 赵润蕾 丁博杰

近年来,浙江省缙云县紧紧围绕“土地”篇章,坚持把土地流转同产业发展、生态修复、强村富民结合起来,探索形成“流转+”“产业+”“生态+”和“强村+”等模式,推动土地连片集中流转、统一经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走出一条山区群众有感、先富带后富的高质量发展富民新路子。

1.主要举措和成效

(1)探索“流转+”模式,促进小田变大田 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改革基础性工程、民生工程。强化模式创新,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提档升级农田基建水平,加快推动土地资源由“散”到“集”。

一是创新流转模式。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前提,围绕“巩固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激活经营权”,探索“确人确权不确地”土地流转模式,引导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进行集中处置,农户依据流转面积获取相应的土地收益,打破田界田埂,扩大实际种植面积,推动“巴掌田、斗笠田”化零为整、集中连片,有效拓宽发展空间。

二是强化群众主体。倡导“要发展先流转、先流转先发展”理念。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打好群众工作基础,在读懂民意、导通民心上,激发群众积极性。如,前路乡在党组织凝聚力突出的姓叶村率先开展试点,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统一流转土地5 200 余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成功打造“姓叶模式”。

三是提升农田基建。坚持以水兴农,将土地流转与灌区改造提升同布局、齐推进,在好溪、新建溪流域加大流转力度,打造高效节水现代化灌区。对集中连片的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机耕路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打造农业“标准地”,提升项目招引效率。好溪灌区入选水利部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建设,成功争取省级绿色农田指标1 744亩。

(2)探索“产业+”模式,促进低产变高产 坚持将土地流转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芥菜全产业链建设为核心,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提升产业效能,打造发展新增长极。

一是轮作模式增能。树立“大食物观”,坚持在保粮食安全中促经济发展,在连片流转的粮田实施水稻芥菜、茭白芥菜等轮作模式,实现耕地用养结合和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土地综合产能,推动收益和产量“双丰收”,全县已累计实施5.1 万亩。如推广“水稻芥菜”轮作近4 000亩,亩效益提升至8 900 元,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是标准生产聚能。以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建设为契机,以全程标准化为核心,推进芥菜全产业链建设。建成标准化芥菜种植基地3 000 亩、标准化菜干加工基地1 个,落地建设缙云菜干制作培训中心,制定《芥菜干加工技术规程》,探索和推广“整株腌制、立体晾晒”的加工模式,释放菜干产业潜能。2022年,菜干产值增长15.1%,作为菜干产业链重要一环的缙云烧饼年产值30.2亿元、增长11.9%。

三是产业平台赋能。布局现代数字农业产业园、农创客产业提升数智创业园、冷链物流综合小微园和缙云畅享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三园一中心”,提供精深加工、冷链运输、创业创新空间和集成式农事综合服务,促进土地集约化、产业集聚化,加快推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链式发展。

(3)探索“生态+”模式,促进粮田变良田 坚持把土地流转同生态修复结合,将实施农田生态修复后提升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为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注入强劲动能,推动GDP 向GEP转化。

一是肥药双控。按照“对标欧盟、比肩欧盟、引领欧盟”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肥药双控。坚持“禁、控、减”三措并举,以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促进农药化肥从销售到使用的全流程精密智控,推进传统农耕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衔接,提升耕地质量,创成省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

二是茭鸭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将生物多样性融入农田空间,重点实施缙云茭白、缙云麻鸭套养模式,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每亩茭白田可实现化肥减量7.8 千克、农药22.4 毫升。目前全县茭鸭共生面积累计超10万亩次,核心保护区亩产值超3万元。“茭鸭共生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亮相联合国大会。

三是农旅融合。依托优良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以建公园方式来建田园。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传统农耕文化等元素,建设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公园,打造一批农业文化旅游目的地。坚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乡村环境、便利的交通网络,吸引大批人才回流缙云,涌现农创客600 余名。缙云连续三年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优胜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4)探索“强村+”模式,促进资源变资产 坚持把土地流转同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强村公司为抓手,盘活资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探索“国有公司+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发展模式,推动土地集中流转、统一经营。如在东方镇强村公司统一流转1 200 亩土地,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合作方式,实现土地流转租金收入60 万元。东方镇强村公司生态强村富民模式入选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50例。

二是创新打造共享业态。通过统一集中,打造“共享稻田”等新型业态,通过卖生态、卖品质、卖创意,促进生态价值转换。如石笕乡强村公司推出“共享稻田”,通过集中流转高山梯田,对外招募“田主”,统一种植管理,田主们可体验传统农耕并收获高山生态稻米。2022年,66亩高山“共享稻田”为70 余名村民带来16万元收入,强村公司增收近30万元。

三是创新闲置资源重整。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和激活,开发农旅融合、活化利用等项目,促进“资源变现”。如东渡镇强村公司将兆岸区块土地溪滩等资源统一流转经营,建设露营基地、云台山“小长城”等农旅融合项目,2022 年区块内3 个村集体增收100 余万元,区块周边村民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摆设摊位、餐饮住宿等,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2.存在问题和下步计划

(1)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目前,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等尚不完善,土地流转规范性、有序性不足。下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产权交易平台、土地仲裁机构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2)打造绿色农田集成样板 土地流转工作虽在全县多点铺开,但各类改革举措未能集成在“一块地”,缺乏示范带动效应。下步,计划以省级绿色农田建设为抓手,推广农田节水灌溉与宜机化改造、田块平整与质量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绿色农田数字化运管等措施,打造集“肥药双控”、农业“双强”“水稻芥菜”轮作、智慧农业等于一体的集成改革样板区。

(3)导入乡村振兴金融“活水”初步测算,打造农业标准地的成本约每亩1 万元,但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每亩3 000~5 000 元,建设资金紧缺。下步,强化金融支持,通过申报高标田专项债或银行融资等方式筹集不足资金,加快打造农业“标准地”。

(4)探索农村“以地养老”模式 城镇化水平提升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地分离”,空心村、老龄化等问题。下步,聚焦空心村、养老等问题,开展“以地养老”试点,即利用土地经营收入,将承包地流转给村集体集中管理的农户中,80岁以上老人由村集体兜底免费供应一日三餐,解除养老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强村缙云牛鼻子
奇怪的牛鼻子
迈上新征程 奔竞新瓜沥 “浙沥红荟”绘出强村兴产“共富图”
“缙云烧饼”火了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也许牵住了牛鼻子
医保是医改的“牛鼻子”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nown and Her Roots in Rural Jinyun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
牵住“三医联动”的牛鼻子
丽水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