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新入职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134N”策略
2023-11-02重庆市第八中学校400030
陈 航 鄢 斌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400030)
新时代教育深入变革,对新入职教师(本文指工作3年内的青年教师,以下简称“新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其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促使新教师不得不通过学习与培训实现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快速提升,也促进学校更加深入思考探索新教师培养与发展策略,提升培训品质,以适应个体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需求。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第八中学校秉持“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人才发展思路,提出了“高水平、高能力、高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134N”新教师培养与发展策略,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能力突出、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队伍,为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一、“134N”培养策略主要内容与现实意义
“1”即“1 个核心内涵”。新教师的培养的第一要义是崇德修身,内涵引领,这是规范新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新教师终身发展的根本保证。
“3”即“三线并进”。新教师成长于学校大环境中、更成长于年级中、学科组中。在学校教师成长学院的统筹下,通过教科处、年级组、学科组三条路径分工合作,联合培养,立体交错,融合互补,形成“三线并进,协同培育”的组织构架与矩阵式培育形式。
“4”即“四阶提能”。在新教师入职3年内,分段培养、活动增效、逐级提能。通过“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专项能力提升培训”“青年教师赛课暨教学研讨活动”等活动形式创建展示、评比、交流的平台,逐级提升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探索系统性、进阶式新教师培养模式。
“N”即多路径“融合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我校协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育研究机构、国内外中学等,创设项目,共享师资,开展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联合培养。
在教育的横向和纵向培养功能基础上,“134N”培训为新教师成长创造了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以师德师风为内涵引领,整合与新教师成长紧密相关的教科室、年级组、学科组“三线”学校力量,定位新教师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通过三年内“四阶提能”与跨校际、跨学段、跨区域校内外“融合培养”模式,实现新教师在教学教育能力与教师素养上稳步的水平扩展与纵向提升,形成“师德引领、三线并进、四阶提能、融合培养”的培养体系。
二、“134N”培养策略的校本化实施
1.师德发展,内涵引领
在教科室统筹规划下,学校构建了合理的师德养成体系:通过职前教育的体验熏陶促使师德涵育,发展个人品质;通过课程设置,系统培育师德与职业规范;通过师德发展活动,表彰鼓励优秀,以良好师德感染和熏陶新教师队伍。
以红色校史引领师德。学校从诞生之日,就深深打上了红色的烙印,是中共地下党沙磁区的活动据点、区委机关所在地。新教师的入职第一站便是参观校史馆,缅怀先辈,继承学校八十余载的红色文化底蕴和光荣传统;新教师培训的第一堂讲座《卓越学校的支撑——“和·活”之道》,由校长讲校史、讲学校的发展,传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情怀,让新教师把教书育人同国家强盛与实现“中国梦”联系起来,在继承优秀传统师德的基础上,将师德、大义自觉转化为自身精神和内在涵养。
以课程学习培育师德。学校将师德发展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等课程学习中。组织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使新教师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关法规要求,进一步增强依法执教、加强修养的自觉性;聘请我校一线优秀教师做讲座,介绍教师从业过程中的经验和工作细节,使新教师了解教师职业的同时产生对这一职业的憧憬与热爱,如聆听我校教师讲座《我们的姿态——三重视角下的教师职业认知》《“三新”时代,我们怎样做老师》等;将时代楷模事迹、优秀教师事迹纳入课程中,让新教师学习楷模的高尚师德、优秀品质,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如观看“时代楷模张桂梅教师优秀事迹”、聆听我校教师讲座《十个坚持》《关于卓越教师成长的思考》等。
以表彰活动弘扬师德。以“五四”青年节、教师节、校庆等活动为契机,全面展示优秀教师形象,大力弘扬身正德高、真诚奉献的良好师德师风、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赞扬业精学勤,恪守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教师品格,增强新教师从教意愿与职业自豪感,激励新教师学习先进与前辈,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工作和个人的提升和发展。
2.“三线”并进,协同培育
联合教科室、年级组、学科组,成立教师成长学院,形成“三线并进”新教师培育协作体,明晰新教师培养责任分工和协作模式,将师风师德涵育和学科培养相融合,将常规教研与科研培训相结合,将教育管理提升与专业素养提升相互补,形成“学科专业引领、常态教学指导、教学科研助力”的新教师培育机制。
图1 “三线并进”新教师培育协作体
学科专业引领。教研组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是新教师成长的引导者。教研组领导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特别督导新教师备课与教学、听课与评课,组织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与科研论文撰写,为新教师成长提供专业指导、学术支撑、思想引领。
常态教学指导。由备课组和年级组负责。备课组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具体指导新教师学习教学常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站稳讲台,提升教学质量;年级组管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范与统一,对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日常引导与帮助,提升其教育与管理学生的能力与方式,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工作自信。
教学科研助力。教科室作为科研管理与教师培训职能部门,重视新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加大青年教师评比中课题研究的比重,激发研究热情;开展课题研究、论文评比、赛课研讨等活动,为新教师教学科研搭建优质平台;通过学校新教师“四阶提能”培训体系为新教师进行教学科研进行引导启蒙、服务指导,助力专业化成长。
3.立足校本,四阶提能
教师归根到底是要靠自身的专业能力站在讲台上。基于“内涵引领”和“组织构架”保障工作的前提,学校构建“四阶提能”的新教师校本化培养体系,在新教师入职3年内分段培养,助力新教师站稳讲台、实现专业发展与进阶。一阶:进行暑期新教师岗前培训。加强新教师校史学习、师德涵育、教学常规学习、教学方法学习、职业规划学习等,尽快融入学校,实现角色转换、职业规范、文化认同;二阶:第一学年始,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指导教师携1~2名青年进行结队指导,实行听评课、论文撰写、课题参与、日常教研等项目化管理与评价,增强针对性指导力度,实现骨干引领、同伴互助、团队发展;三阶:第二学年始,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专项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名家讲座、优秀分享、微课展评、听评课研讨等环节,进行沉淀反思、展示交流,提速发展;四阶:第三学年,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教学研讨活动,进行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学科组全员参与的“赛课、评课、研讨”三段式校本教研活动,汇报展评、学术引领、专业提升。
图2 新教师“四阶提能”校本培训体系
4.项目历练,融合培养
在协同创新理念驱动下,学校聚焦新时期教师核心能力素养,联合校内各部门、高校、教育职能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国内外中学等创设项目,探索构建跨学段、跨区域、跨校际的联合培养模式,开阔视野、提高站位,营造有利于新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氛围与环境,全方位多途径提升新教师实践教育能力。
打造平台“融合”共育。一是整合全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德育”“教学”双线横向联合共育,进行育人能力培训与实践活动。如每学年春季与秋季学期交互开展“我的教育故事——青年教师班主任演讲比赛”“青年教师主题班会大赛”与“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暨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推动新教师教育管理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同步提升。二是积极与高校形成学段纵向融合共育,促成高校与中学的教师培养智慧互补。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长期合作,进行教师全员培训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三是鼓励支持新教师进行在职研究生学继续教育学习。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采取脱产学习与在岗学习+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学习质量。
创设项目加强历练。学校的教师成长学院联合智慧云校,开展项目式活动,积极吸纳新教师参与,开辟任务驱动式新教师培训路径。如2023年重庆八中“双新”背景下教学能力提升暨对外开放周活动,20余名新教师参与公开课展示,并与上百名市内外教师课后研讨,通过整个备课、上课、研讨环节,在学科、课程、评价专家引领下,充分历练,极大提升了学科专业能力。
三、“134N”培养策略的实践反思
未来,学校将增强“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人才培育理念,立足新教师发展内涵,着力围绕个体的自我现实需求展开,以教师成长学院为统领、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训项目为载体、以培训策略为保障,以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工具,着眼于整个新教师培训体系的精准化、系统化、品质化发展。
一是增加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和培训方式匹配,特别是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专项能力提升培训阶段,探索打破预先设定全过程培训内容的模式,按已有1~2年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问题和需求进行精准培训,增强针对性与指向性。
二是加强培训过程中的实时调控及培训结束后的评价等环节,构建科学可调控的培训体系、培养模式、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法,不按部就班,如在学科培训中,遇群体生成性问题,或新教师们视角下的难点,可调整阶段性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指向问题和难点的根本性解决,增强培训实效性,推动新教师培训体系的良性循环,实现培训机制的品质化提升。
三是充分利用智慧云校、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加强新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培养,发挥新教师信息技术特长,促进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使新教师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增设自选培训内容,将校本优秀教学案例、校本精品课实录、优秀教师讲座等信息化资源形式提供于互联网,推动跨平台、跨时空培训资源共享,激发主动学习潜力与学习资源整合能力,推动新教师自身能力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