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财务风险管理
2023-11-02张燕
张燕/文
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造就经济新形势,要想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与预算管理规范化,就必须从实际问题出发,强化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当前,事业单位内控体系中,还存在内控观念有待优化、财务风险处理方式不健全等问题,要想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实现稳定、健康、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实际问题出发,不断改进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与管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少财务风险,确保单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要改进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构建一套更加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监管与评估系统,提升各项管理工作质量。基于此,文章深入探讨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与财务风险管理,旨在为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行提供建设性参考。
随着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各方面工作成效明显。根据相应的社会功能,可将事业单位划分成三类,分别是:承担行政功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本文所述的机关,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功能,其功能包括执法、监察以及某些社会治理等。在调整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其原有的管理功能将被纳入管理体制中。强化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部控制建设和财务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建设
内部控制建设是指在一个单位组织中,为了促使各项经营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程序。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为达到自己的控制目的,通过制定制度、采取措施等,来防控经济活动中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更要注重内部控制。在具体的内控工作中,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自己的内控系统,明确内控工作流程,并将其与自身业务有机结合,强化监管效果,从而推动事业单位良性发展。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都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各分支机构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持续强化与直属分支机构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内部控制的基础是会计信息管控,在事业单位中起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信息可以为财务人员指明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方向,规避财务风险。这不仅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事业单位的金融管理系统更加稳定。因此,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其有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的风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确保运营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保障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是内部控制管理的最大目标,并且实现高效的内部管理,有利于进一步防范贪污腐败行为,提高单位的整体效能。依托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清晰划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以及相关人员的权责利。还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监控和评估员工的日常工作情况,并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和内控执行制度,达到合理约束员工行为、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成效的目的。
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指的是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财务活动时,受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是指识别、分类和评估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高效解决问题,确保事业单位安全平稳运行,保证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财务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识别、经营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这三个方面,其中经营风险度量是关键。金融风险对事业单位顺利开展金融业务活动造成了威胁。这要求事业单位要处理好成本、收益等之间的关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抵御经营风险,制定一套最契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内部控制战略。由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条件是持续变化的,因此编制的金融风险管理工作方案也要顺应这种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从而达到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
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存在监管疏漏
首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完善,会导致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效能下降,从而无法有效管理和控制各部门岗位,最终造成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其次,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与流程不严谨,会削弱事前、事中控制的有效性。另外,事业单位尚未建立财务资金审计体系,引发了一系列财务问题。所以,在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中,审计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审计体系不完善,会导致相关工作混乱无序,如不严格遵守审计流程审查票据、收据等,在票据报销时也没有做到规范、严格审查,财政工作的严谨性面临巨大的挑战。总体而言,一旦审计制度出现问题,就必然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财务审核,就会导致资金超支、资金使用率下降等问题,不利于单位长远健康发展。
财务资金非必要支出管理不到位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是“持续经营”,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相关部门应对高校经费的使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提高高校经费的使用效率,但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如下问题。首先,一些单位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制度缺陷导致资金管理工作效率降低。比如在预算阶段,“三公”经费有明确的预算分配规划。然而,在自然年度,事业单位的车辆运行费,除了加油与维修之外,并没有发生成本抵达相应的预算金额。但是由于不会造成资金损失,所以驾驶员展开了没有必要的额外修理。这导致财务人员难以度量及结算。由于缺乏监管,因此很容易造成资金浪费,甚至还会威胁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制约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高效开展。其次,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经费控制规定,但是各级工作人员没有严格贯彻执行这些规定,导致经费控制规定形同虚设。
此外,还应强化单位的财政预算管理。要从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估三个方面展开预算管理,构建多维的管理体系,保证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高效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强化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效果。要构建计划库管体系,优化调整相应计划,健全重要计划的审批机制。另外,还要构建一套与预算相关的制度和鼓励机制。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预算的刚性制约,根据预算目标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流程,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预算协同体系,并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动态调整。审计系统对提高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审计体系不健全,容易导致审计工作杂乱无章,审计部门的整体工作开展不够严密。此外,部分发票还存在未列或未附明细的情况。有的发票虽然列出了明细,但是内容呈现不够标准,将不同类别的物品罗列在了一起;一些采购项目没有按照要求通过政府采购平台进行,导致应当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没有进行集中采购;此外,还出现了开假发票、虚开发票、购置固定资产超标等情况。另外,成本支出超限。目前,尽管“三公”支出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部分事业单位仍然存在接待超标准、公车运行超支的现象。总体而言,不完善的审计制度会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没有严格执行费用审查,很可能导致经费超支,进而降低资金利用率,阻碍事业单位长远健康发展。
缺乏灵活的风险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缺乏柔性的风险管理。在财务上,行政单位高度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普遍对金融风险的认知程度较低,缺少防控金融风险的意识,采取严谨的金融风险防控措施更是无从谈起。事业单位积极预防关联风险,有利于持续提升对风险的认知度,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促进自身健康、有序发展。整体来看,内部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普遍不强,其预防风险的能力偏低,导致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面临诸多掣肘。此外,一些行政机构的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相关审计工作不完善,没有将其与内控工作有机结合,不利于行政机构高效控制风险。
由于行政单位高度依赖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因此其会计人员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缺乏对单位资金利用率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更关注资金流动情况,忽视各类资源控制,因此资源监督失效,导致国有资源的严重损耗与浪费。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不注重学习新政策、新法规,这直接导致会计工作不能与新制度、新要求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少数事业单位虽然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方面缺少经验,导致制度制定不合理,多直接借鉴其他单位的风险管理制度。这种做法也会导致管理制度与单位的发展需求不匹配,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风险管理制度的作用。另外,事业单位预警和处理各种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不能快速、精准地评价和处理各种风险因素,这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为促进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建立相应制度以规范各个层次的工作,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根据单位的具体运营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内控体系,并指导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落实内控体系,用体系约束员工行为,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单位各岗位工作、大幅提升单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其次,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旨在合情合理合法开展各项经济活动,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还要遵守党纪、政纪、财经纪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要严格遵守单位的办公场所、公务用车的规定,并遵守有关差旅会议、国外训练等经费的规定。采用程序重组的方式,审查每个单位提出的改进和执行方案。在实际运作中,要突破障碍,建立一个闭环,以解决问题,控制风险;还要考虑便利化问题,提高效率。要使各系统互相配合,相互促进,注重系统实施与评价。针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科学预算,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二是严控固定资产购买行为,调整超过了配备标准的资源,提升固定资产利用率,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对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账卡相符。三是加强系统构建,建立健全企业的固定资产运用与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规定,并绘制固定资产使用流程图,详细说明固定资产的申购、使用、管理、调拨及废弃处理流程,让涉及固定资产的各个环节有章可依,补齐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短板,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最后,要明确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要不定期进行员工考核,处罚表现不佳的工作人员,奖励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在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还要保证内部控制系统与单位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推动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健全单位财务控制制度
落实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最重要的是建立经济业务管理效率高、职业道德约束力强、具有良好财务风险防范效果的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与此同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积极转型,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参与技能培训,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要根据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归纳分析各类经营活动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而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制度。
在制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办法的基础上,明确资金支出审批标准,避免采取“一刀切”的风险控制手段,财务人员要进行事前申报和事中审批,并由经理进行逐级申报和审批,井井有条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这要求事业单位首先要深入了解相关风险,使每个职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严格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单位的内部风险控制水平。其次,各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反应体系,建立健全并高效执行内控制度。
所以,事业单位构建风险管理系统势在必行,要让单位职工对此予以重视,并积极参加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为其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提高单位内控系统的建设效率和执行水平。事业单位要在严格落实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建立与主要经营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协同合作机制,要积极发挥内审部门和纪委监察部门的作用。并剖析和整理事业单位近年来发生的风险事件,从而提高风险预警水平,有效防范和处理危险因素。还要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加员工的危机处理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危机处理和预警水平。
文章基于事业单位的实际特点,针对有关问题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文章认为,要想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需要所有人员共同努力,加大对各种潜在问题的管控力度,并建立健全内部管控系统和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激发单位所有人员参加内部控制工作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