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缭绫:法门寺地宫里的浴袍
2023-11-01赵丰
赵丰
缭绫,既是一种唐绫品名,也是一首唐诗的篇名。所以我要研究的既是唐代丝绸名品缭绫,也是唐代诗歌名篇《缭绫》。1987年,我开始写作《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在书中我特别花了一定篇幅对白居易的《缭绫》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丝绸专业解读。30余年后,在浙江全省上下大推“唐诗之路”时,我又重拾《缭绫》一诗,将唐诗与丝绸结合,我觉得没有比《缭绫》更为合适的切入点了。后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向我约稿,此后我开始编写一本缭绫小书。
落笔之前,我其实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缭绫,也许是永远都找不到了。所以决定不找了,还是写了再说。2023年,当我写到唐绫图案部分时,我开始陷入深思,觉得在唐代这么丰富的绫织物图案中,如果找不到明确的缭绫图案,那不得不说是这本小书的一大缺憾。但真是机缘巧合,沉睡了这么多年的法门寺地宫丝绸突然向我招手了。也许是冥冥之中,我必须要去寻找缭绫,而且必须要找到缭绫。所以我又到法门寺出土的《衣物帐》中寻找,这是关于缭绫最为重要的文献,其中明确记载了“缭绫”一名以及用繚绫制成的若干种用品,通过对《衣物帐》记载的缭绫品名和出土实物进行排除式的比定,最后我们可以断定,在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浴袍是第一件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浴袍,这也是之前一直无法证实的缭绫。
这件浴袍的款式简单明了,就是平袖、对襟的长衣,是沐浴之后所穿的衣服。南北朝时期把这种浴衣称之为明衣。南朝皇侃疏有云:“谓斋浴时所著之衣也。浴竟身未燥,未堪著好衣,又不可露肉,故用布为衣,如衫而长身也,著之以待身燥。”就是说洗澡以后,身体上的水渍还没有完全干,不能穿换洗好的衣服,但是赤身露体也不雅观,这时披上浴衣,等着身体上的水干。
从法门寺的这件浴袍的尺寸看,衣长130厘米,正好是一身的长度,差不多正是从肩到脚腕处的长度。通袖长不到180厘米,较双手平伸时稍长。身形平直,对襟而开,胸围120厘米,中间仅有一根系带系缚,袖形开阔,十分适合浴后穿着以及遮掩。从功能上来看,这件上衣也没有比浴袍更为合适的用途了。
(作者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