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人寿: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
2023-11-01林晓耕
林晓耕
作为“银行系”寿险公司“第二梯队”中的一员,中信保诚人寿在2017年-2019年的三年高增长期之后,增速骤然大幅下滑。2022年,公司净利润同比缩水超过62%,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连续25个季度保持为A的风险综合评级也降至BBB,这些不利因素给公司未来蒙上一层阴影。
2022年年报公布前后,中方股东变更,董事长辞职,利润大幅下降……一系列问题让中信保诚人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诚人寿”)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中信保诚人寿出身“显贵”,其发起股东为中国最大的金控集团——中国中信集团和全球最大保险集团之一的英国保诚保险集团,两家股东各持股50%。
作为最早获批成立的中外合资寿险公司之一,中信保诚人寿成立于2000年,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金为23.6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设立了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山东、浙江、天津、广西、深圳、福建、河北、辽宁、山西、河南、安徽、四川、苏州、湖南、无锡、陕西、宁波、青岛等23家分公司,共在100个城市设立了超过200家分支机构。
2022年,中信保诚人寿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6.26%达到311.89亿元,在“银行系”寿险公司中处于“第二梯队”,与银行系险企领头羊中邮人寿的914.34亿元保费规模相距甚远,与建信人寿的500.16亿元、工银安盛人寿的491.22亿元规模相比,也落后甚多。
尽管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0.96亿元,优于其他银行系寿险公司,但同比下滑62.40%。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风险综合评级(IRR)从2016年一季度到2021年四季度一直保持为A,到2022年四季度降至BBB。
2023年一季度,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7.02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净利润5696.59万元,同比下降21.50%,仍然未能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对此,中信保诚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言,2022年以来,受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叠加美联储加息缩表等因素,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受投资端收益下滑的影响,行业盈利状况不及去年同期。
分析显示,导致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更深层原因,来自公司内部的经营。
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
2017年,已成立17年的中信保诚人寿营业收入和保费规模双双首次突破百亿,分别达141.14亿元、120.22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3.36%、46.06%,创下了公司迄今为止的最高增速。同时,公司净利润也大幅增长50.14%,首次站到10亿元大关之上,达到10.51亿元。
随后两年,公司进入高速发展期,营业收入和保费规模于2019年同时突破200亿元大关,分别达248.85亿元、213.44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2019年达18.2亿元,较上年大增64.86%(表1)。
2020年之后,中信保诚人寿的营业收入和保費规模仍然持续增长,但增速开始大幅下滑。2020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5.62%、13.69%、14.08%,远低于之前三年;公司保费规模增速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不过,尽管增速下滑,但高基数下,中信保诚人寿的营业收入和保费规模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突破了3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保诚人寿净利润增速由正转负。2022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62.40%降至10.96亿元,回到了2017年时的水平。
2023年一季度的经营数据显示,中信保诚人寿仍未能扭转这一下滑趋势:净利润同比下降21.50%。
风险综合评级由A降至BBB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由A到BBB的变化。
2016年一季度-2021年四季度,公司风险综合评级已连续25个季度获评A类,是目前评级连续获评A类次数最多的寿险公司。而2022年的四个季度,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分别为AA级、BBB级、BB级、BBB级。
风险综合评级,是银保监会根据相关信息,以风险为导向,综合分析、评价保险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根据其偿付能力风险大小,评定不同的监管类别,并采取相应监管政策或监管措施的监管活动。
作为分类监管的评价结果,风险综合评级综合反映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整体状况,包括资本充足状况和其他偿付能力风险状况(包括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尽管公司目前的BBB评级,显示其在监管层面仍处于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且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较小的范畴,但公司核心偿付能力的快速下滑仍然值得警惕。
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0年、2021年,中信保诚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49.39%、249.38%和261.21%、235.23%。到2022年,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年下降了44.32个百分点,达216.89%,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则较上年猛降109.32个百分点,至125.92%。
对此,公司给出的解释是“主要由于偿二代二期规则转换、资本市场波动、以及新业务带来的影响。”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中信保诚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继续下滑至202.88%、113.16%。
过度依赖银邮渠道
作为银行系保险公司,中信保诚人寿利用银行渠道优势拓展业务无可非议。不过,如果过度依赖银行渠道,也可能会对公司新业务拓展形成掣肘。这从公司将“新业务”列为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的三大原因之一,可窥一斑。
年报数据显示,近年来银保渠道销售占据公司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
2021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前5名产品中,银行渠道产品占据3席。其中,中信保诚基石恒利终身寿险、中信保诚鼎信盛世两全保险(分红型)两只拳头产品位居一、二位。这三只产品的原保费收入分别为81.25亿元、20.63亿元、16.53亿元。
中信保诚基石恒利终身寿险一只产品的保费收入就占到公司2021年保费收入的30.24%,三只产品合计原保费收入占到公司2021年保费收入的44.07%。
2022年,整个保险行业都开始大力拓展银保渠道,具有“先天优势”的中信保诚人寿也在银保渠道有更多收获。
2022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前5名产品中,就有中信保诚基石恒利终身寿险、中信保诚鼎信盛世两全保险(分红型)、中信保诚筑福未来年金保险B款(分红险)是银邮渠道产品,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153.56亿元、13.39亿元、8.40亿元。
仅中信保诚基石恒利终身寿险一只产品的原保费收入,占2022年公司保费收入的43.46%,这三只产品合计的原保费收入占到2022年公司保费收入的56.22%。
显然,在银保渠道上,公司進一步加大了中信保诚基石恒利终身寿险等核心拳头产品的销售力度。
退保率、投诉率居高
然而,在银保渠道不断被强化的同时,公司直销和个人代理渠道上存在退保率偏高等问题。如电销渠道的无忧行两全保险,2022年退保率高达23.05%;团险渠道的福利恒康团体医疗保险2022年退保金额居首,退保率也达到了10.08%。
2022年,公司退保金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32.67%,增幅远超保费收入增幅。
从客户投诉及监管处罚情况,也投射出公司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022年,中信保诚人寿共受理投诉案件6906件(含监管转办投诉和自收件投诉)。
据山西银保监局的通报,2021年第四季度中信保诚人寿万张保单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第一,达2.48张/每万张。
2019年,公司的销售纠纷投诉量同比增加132.35%。
2023年3月,“焦银保监罚决字〔2023〕25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中信保诚人寿焦作中心支公司“未按规定注销已离职个人保险代理人执业登记;财务数据不真实”,依据《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第十八条、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项的规定,焦作银保监分局给予该单位警告,并处罚款16.5万元。
因存在保险代理人管理不规范的违法违规行为,中信保诚人寿淄博中心支公司被罚1万元。
裁撤分支机构
中信保诚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当前,寿险行业整体处于“三期叠加”,一是行业进入增速换挡期,规模高速增长的时代宣告结束,行业面临长期性数量、结构调整;二是行业监管加强,前期积累的问题进入集中爆发期;三是行业进入发展转型阵痛期,转型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3年一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策略,坚持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渠道发展策略。
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中信保诚人寿开始裁撤机构,收缩战线。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撤销了18家分支机构,以支公司和营销服务部为主。这些分支机构不仅限于三四线城市,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分支机构也被撤销。如中信保诚人寿北京分公司平谷营销服务部、中信保诚人寿深圳分公司荣耀营销服务部等。
业内人士认为,收缩机构一方面可能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可能跟当地业务规模不大有关。
未来,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保险公司裁撤线下机构或者根据公司战略调整分支机构布局,或许会成为常态。业内人士认为,这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果保险公司定位的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客户,未来可能会进行分支机构的合并或裁撤,如果选择向市县扎根,未来甚至可能会加强布局。
股权变动、管理层更新
2023年4月6日,中信保诚人寿发布公告称,已于2023年3月30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变更股东登记。
2022年11月21日,中信保诚人寿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变更股东的批复》(银保监复〔2022〕822号)。中国银保监会同意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信保诚人寿50%股权划转至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控”)。
股权变更完成后,中信金控持有中信保诚人寿50%股权。
中信金控是央行批准设立的首批金控公司,属于母公司专门设立金控子公司的“小金控”模式。作为首批获得金融控股牌照的公司,中信金控将承接中信集团旗下的金融牌照和资产,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和中信消费金融5家金融公司。
因此,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说,股权变更并不会对中信保诚人寿带来实质性影响。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金融企业股权由金控公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制度上隔离实业板块与金融板块,有利于防范金融和实业的风险交叉传递。
不过,管理层的变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这需要更长时间来评估。
2023年6月5日,中信保诚人寿公告称,董事会收到黎康忠的辞呈。黎康忠因个人原因,辞去本公司董事长职务。
黎康忠代表保诚保险出任中信保诚人寿董事,并担任董事长职务。2017年9月任职资格获批。黎康忠2009年加入英国保诚集团,曾任保诚集团亚洲及非洲区执行总裁、Eastspring Investments Group Pte.Ltd.董事、集团首席财务官。
新业务前景光明、道阻且长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谋求更大的发展,中信保诚人寿也一直在谋求新的业务布局。
2016年,中信保诚人寿开始布局健康管理,2022年底对自身“康护养传”综合养老解决方案进行全新升级,不仅将康养的保障与服务由传统的面向个人扩展到客户家庭,新增了多种人性化功能及内容,更是围绕老年人高发且影响程度极大的特种疾病——阿尔茨海默症进行了极具特色的整体设置,不但在产品上增加了认知症责任,还打造了认知症预防评估和康复指导的专属服务方案。
同时,公司也通过聚焦老龄化特种疾病的预防与康复管理,打造自身差异化的特色服务,为整个行业打开了康养服务探索演进的新思路。公司寄望回归到关注客户的真实需求,让“保险产品+康养”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为客户提供的是“经济补偿+康养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AI大爆发的当下,公司也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客户体验的步伐,以科技赋能打造“智AI”服务生态体系、微理赔、理赔快赔、VR会客厅,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在创新变革中不断探索。
不过,不论是大健康服务,还是科技水平的提升,都是重投入的长期业务,如何做好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对中信保诚人寿来说,仍是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