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黔北地区水堰发展情况探析

2023-11-01彭红林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黔北灌溉贵州

彭红林

(贵州大学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清代是中国水利发展的停滞期,从整体看,除少部分地区和时段外,水利建设和水利科学技术处于一个徘徊期,在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引进前,水利工程的修建基本不再有质的提升[1]。例如建于明代的里运河南关坝,“地基采用杉木桩处理,坝面采用条石铺设,铁锭连接”[2],已是传统水利建设的杰出代表,但修建规模相较于近现代,仍相对有限。

水堰意为挡水的低坝,是古时重要的灌溉工程之一,因其适应性强,灌溉范围广而得以在多山少水地区广泛应用,贵州便是受利较多的省份之一。黔北地区范围涵盖今贵州遵义市全境及铜仁市所辖乌江流域的沿河以及德江、思南、印江县。在清代,在外来高产作物及政府政策等多种原因的共同促进下,全国人口大大超越了以往的封建王朝时期所拥有的人口,黔北地区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迅速提高,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便显得十分迫切,水堰作为重要的灌溉工程在这一时期便有了极大的发展。

目前,以水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并不多见,学界大多是以整个贵州的农田水利建设为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各不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贵州水利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如李安峰[3]以喀斯特地区的特殊性为导向,分析贵州水利分布情况,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再如许南海等[4]则根据时间和地域统计了明清两代贵州水利的发展情况,进而展现出贵州水利工程发展的不平衡性。此外,朱泽坤等[5],沈德富[6]也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分析了清代贵州水利的发展情况。笔者拟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史料文献出发,探求清代黔北地区水堰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而探求水堰发展对当代农业发展的指导价值和现实价值。

1 水堰发展的必然性

清代黔北地区农田水利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外来高产作物不断涌入我国,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据梁方仲[7]对清代人口的统计,乾隆初期全国总人口便已经突破了一亿,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道光十四年(1834年)便突破了四亿人口大关。然而,整个清时期的贵州几乎完全处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小农经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人口所呈现出的快速增长趋势虽然迫使农业必须尽快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对于多山少地的贵州而言,农业发展始终为自然地理环境所掣肘。据《贵州省志·交通志》[8]载:“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隆起于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和广西丘陵之间,平均海拔1 100 m。地势西高东低,从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境多山,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理形势。”由此可见,贵州的地理环境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有效地利用为数不多的耕地以提高农业产量几乎成为了当时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发展水利灌溉便成为了自然选择。

就贵州而言,多山少地的基本情况无从更改,若单就水资源而言,仍旧有可为之处,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基本格局于农业而言确为事实,但这并不代表贵州缺乏水资源。根据李安峰[3]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贵州水资源在总量上是比较丰富的,甚至位居全国前列,且省内河网密布,存在的问题是省内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在地势较为平坦、耕地比较集中、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河流水量小,工程性缺水较严重,而在河流中下游一带,山多谷深之处,流水量丰富,但利用难度大。除去这一情况外,根据焦树林等[9]认为贵州的水资源另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是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基于这些特点,问题的主要矛盾便从少水灌溉转变为如何取水灌溉,相较于前者,后者至少不会面临无路可走的局面。即便如此,“水多难取”仍是阻碍农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同时在贵州这样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想要发展农业则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输水储水都要尽量保证灌溉的有效性,水利工程的兴修也便显得尤为重要。

生产力的发展受限于时代背景,古时的灌溉方式相较于今天殊为有限,但在对灌溉方式的认知方面还是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许多志书里都曾提及这一共识,例如在《遵义府志》[11]中便有记载:

灌溉之利,阑河为上。溪水之流随地势,次第节为堰,而分之使东西溉。又相田之高卑,为小沟,轮日泄、闭,灌无不均,是坐食其利者也。故一溪若流百里,则百里近之前皆上田。次则莫如泉,泉委长者,可坐灌十里田。但泉有冷热,热者丰,冷则谷迟,迟病秋风。又次莫若车田。溪大、岸高,不可阑,横堤之近岸砌隘港焉。水至此速,因为水转使舀以灌。一轮之水,常输五十石谷田。岁一补,三岁一新。逸不及阑,田之美俱无忧水旱。且水力弱时,淘其上下沙,更无水分缓急之争焉[10]。

这一共识展现出对古时灌溉方式较为清晰的认知,由此可知,在灌溉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相对明显的优劣之分,最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式是拦河做堤,随地势层次高低的分布依次做堰,无须人力提水便可以实现自然灌溉,河两岸人民可坐食其利,且两岸田地的品质都属上田之列;相较于拦河做堰,引泉水进行灌溉便要次一等,不仅灌溉范围差别甚大,灌溉效果也受泉水冷热的限制,倘若泉水偏热,则田地丰收,若泉水偏冷,则往往收成不佳;再次一等则是车田,在无法拦河做堰时便利用水车提水灌溉,当水力较弱时也可进行人力辅助,因此,车田向来不会有水旱之忧。

相较于共性的情况,复杂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各地不能都只是采用上述的几种灌溉方式,贵州无水少水之地很常见,对此类问题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除此三者,开堰为上。堰,高山平坝皆宜。择地当诸田之上,山涨所必注者掘之。石谷田贮深三尺之水,足灌十五石田。倍深之,其灌亦倍。治堰之法,必窊中,筑其底,坚其四墉,使无渗漏。若堤,必厚,内外切石,实以土。以一闸司其蓄吐,中蓄蒲、鱼,上周植柳树。随山势疏小沟,令水至即流注。如是,虽高田,值大旱,无无收者。又嘉植美荫,牛得以时,寝讹飮浴其所菰茭鱼蟹,又可时取,暂劳而永利者也[10]。

该方案的成效是较为可观的,仅仅在一石田储水三尺,就可以灌溉十五石田,对于水资源稀缺或是水资源难以利用的地区,开堰储水则成为了保证农业灌溉的有利方式,即便是大旱时期也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农田无收的情况。

除去高山平坝外,比较常见的是位于山脚的农田,这类田大多是由于地形环境的特殊性,并长期积累所导致的,在一些诗文中有相对细致的描述,如《遵义府志》[11]载:“黔中夙多潦,天漏类西蜀。垦田落山陬,藉此土膏沃。”长期落下的高山土壤累积在山脚,致使山脚的土地相对肥沃,适合农业耕种,但是即便如此,灌溉依旧是一个问题,因此,相应的水利工程的修建便显得更为重要。

从上述情况看,于贵州而言,拦河作堰或是掘田做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排除天然适合农业灌溉的区域外,拦河做堰适应贵州多山的地理环境,逐级拦水灌溉有较强的便利性。同时,面对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堰的储水能力可得到有效地发挥,保证旱季的灌溉需求。

除去客观条件促进了以水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发展外,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官方对水利工程的重视,据《清实录》[12]载:

一、水田宜劝修渠堰。查黔地多山,泉源皆由引注,必善为经理,斯沃壤不至坐弃。应如所议。凡贫民不能修渠筑堰及有渠堰而久废者,令各业主通力合作,计灌田之多寡分别奖赏。如渠堰甚大,准借司库银修筑;其水源稍远,必由邻人及邻邑地内开渠者,官为断价置买,无许掯勒。至请仿江,楚龙骨车灌田,并雇匠教造之处,应于借给工本款内另议。

上述材料是乾隆五年(1740年)贵州布政使陈德容奏请黔省开垦田地、饲蚕纺绩、栽植树木一折中的第一部分,可见当时的官员对贵州的农业情况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不仅提出了要修渠筑堰的请求,而且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相对实用的应对方法。紧随其后,乾隆六年(1741年),贵州总督张允随也上奏:

黔省山鲜平畴,凡山头地角、零星地土及山石掺杂,工多获少,或依山傍岭虽成丘段而土浅力薄须间年休息者,悉听夷民垦种,永免升科。至有水可引,力能垦田一亩以上,照水田例六年升科;不及一亩者,亦免升科。无水可引,地稍平衍,或垦为土或垦为干田,二亩以上照旱田例十年升科;不及二亩者,亦永免升科[11]。

官方将水利问题直接与升科挂钩,对水利建设的奖励及惩处的力度都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此外,根据李世模[13]的研究认为,得益于清前期遵义府荒政的促进,一定程度上为水利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一定规模的民间力量投入到公共建设上来,促进了黔北地区的整体发展[13]。

在传统的农业背景下,清代贵州发展水堰是存在一定必然性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导致对粮食产量增长需求的提升。但是自然地理环境给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层层壁垒,单就灌溉而言,贵州自然地理的天然劣势就迫使水利工程的修建必须得到有效重视。而在“多山少地”和“水多难取”的特殊格局下,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农业灌溉的迫切需要,相比于其他灌溉方式,拦河为堰、开堰储水是可以最大程度满足这一要求的一种方案,因此水堰发展自然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此外,政府的重视与引导则为水堰的发展提供了另一有力保障。

2 水堰发展取得的成就

纵观清代,黔北地区的水利工程的修建优于其他地区,许南海等[4]对明清两代贵州水利工程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详尽的统计,清代共计修建666处水利工程,其中黔北地区就独占166处,约占总数的1/4。可见黔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当时具有极大优势,而在各类水利工程中,堰的地位极为重要。以遵义府为例,据《遵义府志》有关水利工程的记载,水堰多达14处,其中有较为明确记载的几处都可灌田千亩至数千亩,在小农经济时代能具备这种灌溉能力也是较为少见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遵义府水堰工程统计表

值得一提的是,除雷水堰和牛蹄堰自明朝便开始投入使用外,剩余12处全部在清初至道光年间修建使用。前文提到中国人口在清中前期有一个迅速的增长,在道光时期更是突破四亿,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保持在这一水平,而水堰工程的兴修与这一时间基本相符,可见人口增长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因。

黔北地区的水堰工程在清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建设数量上相比于其他水利工程遥遥领先。据《遵义府志》有关水利工程的记录,较为明确的有31处,除去关于水堰的14处外,建设较多的是塘、井、坑、陂等,但是即便是仅次于水堰的水塘、水井亦不过各有3处,其他的坑、洞和陂等基本只有1~2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遵义府其他水利工程统计表

如表2所示,其他水利工程的发展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灌溉的面积虽大小不一,但部分工程足可比肩水堰,并且在工程数量上超过了水堰,其价值也十分值得肯定。无论是水堰的建设还是其他水利工程的建设,都为黔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而水堰的建设更加契合当地的情况,因而体现得更为突出。

清朝黔北地区的水堰工程建设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图1[10]),遵义府凭借优渥平坦的地理位置和人口优势在水堰修建中独占鳌头(图2[10]),但在其他地区同样存有较为兴盛的发展,以仁怀厅为例,据《增修仁怀厅志》[14]载:

图1 遵义府水堰工程对比

图2 遵义府水利工程占比图

渔溪,一名儒溪,溪有二源……合流于唐朝坝,坝分上中下,沿溪筑二十七堰,引水灌田出谷万余石,兼以菽麦杂粮,一岁三获,水旱无虞,源委一百余里,迳鱼梁石入赤水[14]。

仅仅鱼溪一处水源便连筑27堰,而同期仁怀厅总计各类水利工程亦不过30余处,水堰的发展可谓繁荣空前,为仁怀地区的发展奠定了相对雄厚的基础。桐梓县水利建设同样有值得一提的进步,据《黔南识略》[15]载:“车之里之好芝坝,芦溪里之石溪,溱溪里之元田坝,俱有沟堰蓄池,可称膏腴。”可以看出,桐梓县采用了开堰储水的方式,保证了农业灌溉的需求得到满足。此外,黔北其他地区的水利建设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大多不是以堰为主,这里不再赘述。众多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农业的发展则给予农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与富足,如《遵义府志》[11]载录诗人李樾的一首诗:

太平阳戏

水利频兴功绩奇,梨园装束似当时。

愿将川主降龙事,话与吾乡父老知。

此诗可谓对此的一个精彩描述。历经长时间的建设,老百姓已经切实地从水利建设上得到了回馈,并对其进行传唱,也反映出以水堰为代表的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

3 水堰发展的阻力

清代黔北地区的水堰的建设虽说如火如荼地进行,为黔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这并不代表水堰及其他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帆风顺的。除去大时代背景下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外,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封建王朝体制下存在许多的固有弊端,常见的便是贪腐问题,因此地方实业往往建设不畅,这一共性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里不进行过多讨论;其次是自然环境问题导致的;最后则是政府政策问题导致的。

黔北地区相较于贵州的其他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优渥,根据马国君等[16]的论述,黔北地区不仅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并且明清时期当地的居民在林木采办进程中还形成了一整套林业维护规约,对当地生态环境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16]。这为黔北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根据《遵义市区环境地质与水资源的关系》一文,黔北地区的主体部分即现在的遵义市,位于乌江水系,水网密布,为农业灌溉提供了相当充沛的水资源[17]。前文曾述,贵州地形特殊,可谓“八山一水一分田”,自然条件优渥的耕地并不多见,但是在黔北,一些地区仅靠自然降雨或是天然水源便足以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以至当地政府或是民众并不重视水利的兴修建设,如《遵义府志》[11]载:

播州竹枝词十五首(三)

年年山上生出田,不患水田患田脚。

其诗注曰:郡多垦山为田,望之如梯。溉田大半恃雨,然亦鲜旱者,为脚崩补砌为劳。

可见相对优渥的耕种条件致使民众本身与官府都不需要对农业生产有过多的担忧,这也会导致这类地区基本不会有大规模的水利兴修。

前文对清代黔北地区水堰发展的必然性的论述中曾提到官方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但也恰恰是政府政策的矛盾性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经常出现执行不到位的窘境,据《钦定大清会典则例》[18]载:“(雍正五年)又谕修举水利、种植树木等事,原为利济民生,必须详谕劝导,令其鼓舞从事,不得绳之以法。如地方官因关系考成,督课严急,奉行不善,该管官即据实奏闻。”可见,地方政府在兴修水利上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中央政府一面要求详谕劝导,鼓舞从事,一面又要求不能绳之以法,更不能因为追求成效而督课严急,奉行不善。这一前后矛盾的政策很大程度上致使地方政府官员很难把握好政策的尺度。

4 结 语

综上所述,纵观清代,贵州黔北地区的水堰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有限的灌溉条件,这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兴修水利是最好的选择,相对而言,水堰的修建性价比最高,由此也带来了水堰的迅猛发展。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部分地区相对优越的耕种条件,以及清政府的不作为等原因也导致了黔北地区水堰难以进一步发展局面。

猜你喜欢

黔北灌溉贵州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