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和实现路径

2023-11-01王宁西

西部学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民农业

王宁西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因此,深入研究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分析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探索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一)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观点,又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农业是提供物质资料和推动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部门,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2]。在城乡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城乡对立不会是城乡发展的长久状态,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才是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列宁认为掌握政权的工人阶级只有真正帮助了农民,才能把农民群众吸引到自己这一方面来,只有积极援助农村发展,才能为全体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要把农村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突破口,强调“贫困不堪的农民经济如果不加改变,就谈不上巩固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3]。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在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为着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4]。这是党的决议中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表述,强调只有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造成集体所有制,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后富”的思想,强调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从基础薄弱的地方入手,首先要解决农业农村问题。江泽民指出做好“三农”工作,要始终坚持其基础性地位不动摇,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繁荣农业,振兴乡村。胡锦涛强调,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5],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处理好共同富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21年10月16日,习近平发表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文章,从理论内涵、主要原则、工作方法、现实意义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现阶段如何推进共同富裕,并指出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抓实,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二)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把“三农”问题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中之重,聚焦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解决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作为革命的重要问题,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以实现“平分土地”为目标,制定《中国共产党土地问题党纲草案》《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进行土地革命。团结带领亿万农民开展一系列的土地改革运动,鼓励农民开荒种地、发放农贷兴修水利、减租减息,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吃饭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了土地归农民所有,“到1952年底,全国约有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6]。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1953年12月,党中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通过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阶段逐步把农民个体所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奠定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农民贫苦状况的制度基础,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农村共同富裕进行了有益探索。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生产流通体制,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兴办乡镇企业,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等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广大农村由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针对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7]2,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在城乡共同富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党的十九大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换,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三)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

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必须汲取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出现的农业落后、农村萧条、农民贫困的深刻教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正是抓住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十八大以来,立足新阶段,面对新问题,党中央对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新要求。第一,共同富裕的对象是全体人民,不是部分人或部分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和全体农民;第二,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不断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是“两步走”战略的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8]2021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9]可以看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具有相同的目标任务和战略安排。

二、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是,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农村居民收入整体水平还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城乡融合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

(一)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影响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明显的问题突出。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 283元,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133元,实际增长4.2%[10]。从增长率来看,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但整体水平偏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仍然处于2.45的较高水平。第二,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明显。根据《2022中国统计年鉴》[11]的统计数据,2021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 378.3元、40 706.8元、40 582.6元、38 224.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 556.1元、17 857.5元、15 608.2元、18 280.4元。上述四个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明显低于对应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9、2.27、2.60、2.09。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最大,为2.60,超过全国2.5的水平,欠发达地区整体收入水平较低与城乡收入差距大的叠加,意味着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任务更加艰巨。第三,城乡恩格尔系数存在差距。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指标,1978年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为68%,城镇家庭约为59%,平均计算超过60%,属于贫困国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到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6%,城镇居民约为37%,加权平均约40%,达到小康水平(1)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202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29.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33.0%,整体来看,我国已进入富足状态。但从绝对差距来看,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 39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 632元(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城乡之间的总体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影响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当前我国农村精神富裕滞后于物质富裕。第一,农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偏低。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下妇女、儿童和老人常住农村,对教育重视不够,2019年,50%农村居民家庭户主仅初中文化程度,小学学历占比仍有32.5%,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加之传统思想观念、不良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些地区农村迷信之风、人情之风、攀比之风盛行。第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从城乡居民教育文化投入看,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 309元,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 592元,接近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两倍。有的地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化、碎片化和娱乐化现象明显,农民群众可选择的精神文化活动有限,除了打牌、闲聊、看电视之外,几乎没有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村里偶尔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不高。第三,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建设了一批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乡村文化广场、乡村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但总体数量不足。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的数据显示,具有业余文化设施的村占比不到50%,加上基础设施管理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部分基础设施出现闲置,利用效率偏低,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城乡融合发展不充分制约着以城带乡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一些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第一,城镇化速度快但整体质量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09%(3)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增长到2022年的65.2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7.7%(4)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两者存在约18个百分点的差距,表明还有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市民化。“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容易,但真正融入城市难。”[12]城市流动人口无法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呈现出一种“半城市化”状态。第二,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达41.5%,成为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有力推动因素。但城乡之间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为10.79亿,较2022年12月增长1 109万人,而农村网民为3.01亿,仅占网民整体的27.9%,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5.1%,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0.5%,明显低于城镇水平。部分农村群体没有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好处,进一步导致收入分配、就业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差距,产生数字经济下的“信息贫困”。第三,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由于优质资源向城市集聚,农村公共服务资金配置存在较大缺口,导致农民在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就业服务、文化体育、医疗保险、卫生保健、社会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供给不足,低保人口数量大,保障水平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只有47.6%的行政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5)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发展成就显著 乡村美丽宜业宜居——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2020年,每万人拥有农村执业(助理)医师数(人)为21人,低于全国30.4人的平均水平(6)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2年,农村低保对象为3349.6万人,明显高于城市682.4万人的水平,农村平均保障标准为582.1元/人·月,明显低于城市752.3元/人·月的保障标准;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84.6%(7)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三、以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乡村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夯实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以农业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第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立足地域特色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休闲及其他服务业有机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第二,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农业农村经济活动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新产业。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培育农村电商企业、农民主播、直播带货、智慧养殖种植等新模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打造农村农业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康体娱乐、文化教育等新业态,建设高水平的“休闲农庄”“文化农庄”“田园农庄”,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财政、审批、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乡村多元经营主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转变现有农户经营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小农户+现代农业”的新模式,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高品质服务带动小农户发展,探索多种利益分配形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效益。

(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振兴为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7]222,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第一,培育壮大乡村现有人才队伍。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不断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开展农业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服务帮助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成为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致富增收带头人。第二,吸引各界人才投身乡村。通过有效激励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吸引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养乡村公共服务人才,鼓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电商人才返乡创业,创造乡村发展空间,形成乡村引得来、留得住、能创业、能带动的良好局面。第三,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农业农村自主创新的关键,加快构建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农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农业领域卓越工程师四支队伍,发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三)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文化振兴激发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第一,引导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通过日常融入、积极参与、文化自治等方式,在共建共享中开发和保护优秀乡土文化,培育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发展新样态,推进移风易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第二,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活动,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便利性、均等性,创新文化活动载体,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文化作品的创作和表演,培育和扶持群众性的文艺团体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创作出更多深入人心的文艺作品。举办传统节日活动,比如在春节舞狮子、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乡镇综合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设施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切实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提高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价值,使其成为乡村文化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增长点。

(四)推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以生态振兴强化农村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农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农民生态价值观培育引导和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生态环保道德和行为习惯,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规范处置生活污水、垃圾,有效保护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遗迹,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依法进行处理,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贯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提高农村地区绿化覆盖率、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立足农村,因地制宜,突出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品质,保留乡村风貌,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民就地就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第三,引导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对农民进行绿色生态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培训,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依托农业农村优质特色资源,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挖掘生态农业多种功能,提供农耕文化体验、休闲养生旅游等生态农业新业态,提升宜居乡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五)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提供农村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

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既要考虑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又要结合不同乡村的具体实际,涉及领域广、目标要求高,只有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才能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第一,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确保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好乡村振兴的政治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作用,加强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根据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第二,推进乡村党组织建设。乡村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领导力量和组织保障。要把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7]206。不断增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行“党支部+经济实体”模式,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动农民、服务引导农民的作用,带头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持续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力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第三,完善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完善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增强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政治素养、工作本领,完善实绩考核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厘清各部门职责,明确工作重点,协同攻关,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助力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饸饹面“贷”富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