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2023-10-31陶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37期
关键词:顶点探究同学

陶卉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将4至6名学生按性别、能力、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等混合编组,形成一个异质学习团体。每个小组成员都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协同努力。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正在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笔者现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予以探讨。

一、划定个性化的小组,根据合作效果进行定期调整。

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需充分考察学生的个性,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小组的划分要充分利用小组成员的各自优势,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提升合作效率。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对小组划分的情绪变化,避免将存在矛盾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小组,从而激化矛盾。另外,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一定时间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可以建立评测机制,在划分前与划分后进行考试的测评,对测评的结果进行分析,逐渐划分出最佳的小组,充分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合作兴趣。

兴趣是促学的动力,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合作的功能,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例如:在讲《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时,先提问100万人民币用体积多大的箱子能装得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让同学组内讨论解决。于是各小组同学都积极动手估算,讨论着测量、减少误差。这样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三、营造合作氛围,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改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到知识的乐趣。在《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和》一课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让每个学生把一个三角形制片的三个角撕下来,然后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平角。然后提问:“既然通过把三個角的顶点转化到同一顶点的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大家思考一下,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证明这个定理。”于是各小组的同学纷纷发表意见、争议、讨论,排除不可能的办法,补充好的想法,推出了这些见解:可以在顶点上选一点,通过做平行线把三个角转化到一个顶点处;可以在边上选一点,通过做平行线把三个角转化到一个顶点处;可以在三角形内部选一点,通过做平行线把三个角转化到一个顶点处……这些想法很积极,可以看出各组同学是经过了积极的探究、合作得出结论,有一定的道理,显现出科学探究的萌芽,表现了同学们小小年纪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勇气和决心。

四、合理设置合作任务,加强引导式探究学习。

教学任务的布置是课堂合作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结合。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科学掌握教学内容。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任务设置时,可以将合作任务与实际问题进行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题材,进行相关应用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进行多种方法上的引导,引导学生创新合作方式,积极寻求适合自己小组的合作方式。同时,纠正合作方式的偏差,找出个性化的小组合作方式。

五、逐步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方法。

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也就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课堂秩序混乱,喧闹声大,学生各行其是,没有合作意识。例如,有一次,我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会做的,小组同学要互相帮助。结果是会做的学生一会儿就做完了,做完就无事可干。不会做的或坐着不吭声,或吵闹不停。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方法虽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训练。于是我决定采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会合作。合作时人人都得发言。经过一个星期的鼓励,全班几乎每个人都做到了。这时我又提出第二个要求;说话声音要低:第三次提出要求:一个人说话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且不能弄出声响。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进行引导,逐步形成学生之间有序的、科学的、友爱的合作习惯。

六、教师要处理好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评价标准的确立是在不忽视对个人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在发言中遇到问题,可以允许本组同学给予必要的提示。对于个别学生不能有效与人合作,则进行适当的人员调整,及时告诫。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合作评价,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目标的达成取决于小组集体目标的实现。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 ,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三种角色。教师应针对班级、小组的具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交往策略的指导与评价,充分展示各种问题的形成过程与解决过程。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时作出指导和调节,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猜你喜欢

顶点探究同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过非等腰锐角三角形顶点和垂心的圆的性质及应用(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帮助同学
关于顶点染色的一个猜想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