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矢志创新 报国为民
2023-10-30忆霖
文◎忆霖
1.2023 年6 月22 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 (欧东衢 摄)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铸就的独特精神气质,是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科学家精神具有丰富内涵——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陈景润、袁隆平、南仁东、屠呦呦、黄大年……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情系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经历了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非凡旅程,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秉承“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仰,为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汇聚到党的旗帜下,投身科技报国的伟业中。法国学成归来的钱三强深情地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首要内容和鲜明标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1955年,钱学森和夫人蒋英携一双年幼的儿女,经过20多天的旅程,终于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怀抱。这一年,钱学森44岁。当陈赓将军问起,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许身国威壮河山。”1958年,在接受核弹研究任务时,邓稼先就明白,这意味着自己的去向连最亲的父母妻儿都不能告知,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隐姓埋名十数载甚至数十载。面对妻儿,邓稼先说:“我把生命献给这份工作了。”在荒无人烟的大漠,邓稼先和团队成员每天废寝忘食搞科研。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新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迈出这一步,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两年零8个月。
共和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国家造出自己的核潜艇,同样隐姓埋名数十年。他曾立下铿锵誓言:“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
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黄大年是世界航空地理物理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科学家。2009年,他放弃在英国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发展。黄大年说:“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人,回来参与建设。”8年时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黄大年牵头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研发出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地壳一号”,推动中国进入“深地时代”。“惜时不惜命”的黄大年,生命定格在58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2.“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新华社发)
3.钱学森(左一)在给同学们解答问题(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黄大年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4.叶笃正(右一)1978 年3 月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杨武敏 摄)
5.袁隆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陆波岸 摄)
“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科学探索需要发挥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人工牛胰岛素;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83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建立;1991年,我国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诞生;2001年,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绘制完成;2003年,中国第—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进入新时代,北斗、“蛟龙”号、辽宁号、“天眼”……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更加密集地问世,实现了从零星到井喷、从量变到质变。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映照着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念,彰显着科学家“敢为天下先”的胆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叶笃正,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他说,不能跟在外国人后面“同国际接轨”,“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正是这种要让我国科研工作从跟跑、并跑变为领跑的气魄,推动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并开辟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颁奖词精确地概括了叶老的成就和魄力:“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中国古代数学曾高度发展,数学家吴文俊怀着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自信,秉持创新精神,开创性提出的“吴方法”,不仅开辟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也开创了数学机械化的研究。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梦想走进现实,他用重重稻浪筑牢了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林业专家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以创新农业技术助力百万农民脱贫致富;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20世纪60年代后期,屠呦呦临危受命,担纲抗疟研究课题。青蒿素的诞生,惠泽了全人类。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成为“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典范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是在科技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法宝。社会主义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也正是科学家们在党的旗帜下,依靠集体智慧薪火相传的结果。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竣工。第二年9月15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悄然辞世。此时,正值“中国天眼”运行将满一年、首批成果即将出炉。这位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天眼”的老人,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让美丽夜空带我们跨过平庸。”南仁东恰似他口中的美丽夜空,带领“天眼”研发团队和学生跨过了平庸,站在了世界科学领域的制高点。他在央视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现场说:“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甸甸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
科学家科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言传身教、慧眼识才,成为“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典范。
6.南仁东(中)与工程技术人员在大窝凼施工现场检查施工情况 (新华社发)
叶笃正不仅在学术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气象学家,曾庆存、周秀骥、巢纪平、黄荣辉、吴国雄、李崇银等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接受过他的指导。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深情地回忆:“先生的学术思想、为学之道和人品,深深影响着我们以及后代的学人。”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法罗评论叶笃正:“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接力精神火炬,自有后来人。时光跨越几十载,科学精神薪火相传。时间的脚步,将我们带到新世纪,年轻一代已经紧紧握住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接力棒,登上科技发展的舞台,用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奏响科学报国的新时代乐章。
“奋斗者”号,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艘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世界上作业能力最强的万米级载人潜水器。“70后”的“改革先锋”叶聪,先后担任“蛟龙”号主任设计师和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副总设计师、“奋斗者”号总设计师。
……
伟大精神成就伟大事业,卓越的科学成就离不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科技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重大突破。新时代新征程,科学家精神将始终支撑和引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不断攀登科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