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桂花发酵液及其抗氧化能力测定

2023-10-30陈洪国史玉敏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水提液总酚活菌

王 玥,陈洪国,史玉敏,严 恒

(1.湖北科技学院,a.药学院,b.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国家林业草原桂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武汉 437000)

桂花(Osmanthussp.)又名岩桂,系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1]。桂花富含酚类物质,具有抗炎、防癌等功能活性[2],还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3]。桂花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食疗药用双重价值,可化痰、散瘀、利肾、舒筋活络[4]。桂花含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C、黄酮及多种矿物质元素。乳酸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不仅有调节肠胃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各种营养保健作用,而且具有溶解乳糖不耐症、改善肠道菌群、改善便秘和降低人体胆固醇水平等功能[5]。黄酮的提取方法很多,相对于其他提取方法,以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植物中活性成分毒副作用更小[6],活性物质的效力更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桂花发酵液,测定其抗氧化功能,以期为桂花在食品和化妆品配方中功效性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桂花,采摘盛花期新鲜的桂花花瓣,采自咸宁市;保加利亚乳杆菌,由上海宝藏生物技术中心提供;乙酸、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HH-S4 型恒温水浴锅,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BJ-300A 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德清拜杰电器有限公司;FA2004 型电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XSP-C204 型显微镜,重庆光电仪器有限公司;FS-70B 型恒温培养摇床,菲斯福仪器(河北)有限公司;UV-8000S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桂花发酵液及水提液的制备 鲜桂花发酵液的制备:取-20 ℃鲜桂花6 g,按照料液比1∶25(g∶L,下同)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纤维素酶40 mg∕L,于45 ℃水浴酶解1 h 后于70 ℃恒温水浴1.5 h,过滤后加入0.05 g∕L 抗坏血酸和0.04 g∕L 柠檬酸护色,灭菌后接入7%的乳酸菌培菌液,放于37 ℃、180 r∕min 培养箱中36 h。将桂花发酵液二次灭菌冷却后,5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膜。桂花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同发酵液(不接菌)。

干桂花发酵液的制备:取干桂花6 g,采用粉碎机磨成粉,按照料液比1∶25 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纤维素酶40 mg∕L,于45 ℃水浴酶解1 h 后于70 ℃恒温水浴1.5 h,抽滤后加入0.05 g∕L 抗坏血酸和0.04 g∕L柠檬酸护色,灭菌后接入7%的乳酸菌培菌液,放于37 ℃、180 r∕min 培养箱中36 h。将桂花发酵液二次灭菌冷却后,5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过膜。干桂花水提液的制备方法同发酵液(不接菌)。

1.2.2 单因素试验 对影响发酵结果的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7]3 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逐一优化,考察发酵温度(22、25、28、31、34 ℃)、接种量(3%、5%、7%、9%、11%)、发酵时间(28、32、36、40、44 h),采用梯度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其菌落数[8]。

1.2.3 响应面设计 以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3 个因素作为响应变量,利用Design-expertV8.0.6.1软件,按照Box-Behnken 试验设计,以桂花发酵液中活菌数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曲面分析进行试验条件的优化,响应面因素与水平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响应面因素与水平设计

1.2.4 总黄酮含量测定 吸取1.0 mL 的鲜桂花发酵液及水提液和干桂花发酵液及水提液,分别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使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与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参考文献[9]。

1.2.5 总酚含量测定 吸取0.5 mL 的鲜桂花发酵液及水提液和干桂花发酵液及水提液,分别测定总酚的含量。采用Folin-Ciocalteu 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精确称取没食子酸标准品0.01 g,添加去离子水溶解定容于100 mL 容量瓶,摇匀得0.1 mg∕mL 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分别量取0、0.125、0.250、0.375、0.500、0.625、0.750 mL 标准溶液于12.5 mL 试管中,加蒸馏水至1 mL,分别加福林酚试剂0.5 mL摇匀,每组试验重复3 次,避光反应2 h,在765 nm 波长下测吸光度[10]。

1.2.6 DPPH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称取DPPH 5.0 mg,用适量无水乙醇溶解,避光超声使其充分溶解,再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0 mL,配成50.0 μg∕mL 的DPPH 溶液,现用现配。检测时移取100 μL 待测样品于混合液中,快速摇匀,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波长517 nm 处测吸光度[11]。

式中,Ac为2 mL 无水乙醇加2 mL DPPH 溶液的吸光度;Ai为2 mL DPPH 溶液加100 μL 待测液的吸光度;Aj为2 mL无水乙醇加100 μL待测液的吸光度。1.2.7 ABTS 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吸取100 μL 待测液,测定ABTS 清除率。ABTS 溶液配制及测定方法参考文献[12]。

式中,A空白为ABTS 溶液的吸光度,A样品为2 mL ABTS 加100 μL 待测液的吸光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发酵温度对发酵液活菌数的影响 当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36 h,发酵温度在22~28 ℃时,活菌数呈上升趋势,然后随发酵温度升高而下降(图1)。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不利于乳酸菌生长[13],在发酵温度为28 ℃时乳酸菌活菌数最多,因此选择28 ℃为最佳发酵温度。

图1 发酵温度对发酵液活菌数的影响

2.1.2 接种量对发酵液活菌数的影响 当发酵温度为28 ℃、发酵时间为36 h,接种量在3%~7%时,活菌数上升较快,当接种量为7%时活菌数最高。当接种量继续增加,由于营养物质无法保证乳酸菌正常生长所需,因此活菌数下降(图2)。过大的接种量也会使营养物质不充分,导致菌体产生过多的代谢副产物,进而造成菌体死亡[14]。因此,选择7%为最佳接种量。

图2 接种量对发酵液活菌数的影响

2.1.3 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活菌数的影响 当发酵温度为28 ℃、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在28~36 h 时,活菌数逐渐升高,而后活菌数逐渐下降(图3)。发酵时间短使得发酵不充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越完全,活菌数逐渐升高,但是时间过长会使乳酸菌发酵产生其他物质,造成发酵液质量下降,因此,选择36 h 为最佳发酵时间。

图3 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活菌数的影响

2.2 响应面试验结果

Box-Behnken 响应面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经过Design-expertV8.0.6.1 软件多元回归拟合,得到桂花发酵液活菌数的预测模型方程Y=11.5 + 0.210A+ 0.910B+ 0.050C+ 0.000AB+0.075AC+0.025BC-3.000A2-1.950B2-1.970C2,其中,Y为桂花发酵液活菌数,A为发酵温度,B为接种量,C为发酵时间。

表2 Box-Behnken 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及结果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3 可知,该回归方程模型显著(P<0.000 1)可以很好地描述各变量与响应值的变化关系;拟合模型方程的R2=0.999 1,证明因变量与自变量线性关系显著,模型可解释99.91%的响应变化。调整后R2为0.997 9,证明模型可解释99.79%的响应值变化。通过比较F值可知,影响因素排序为B>A>C,即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

两两因子的相互作用对响应值影响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见图4。响应面和等高线反映了3 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若等高线的坡度较平缓,形近圆形,则交互作用不明显;若等高线的坡度较陡峭,形状偏椭圆形,则说明交互作用较明显。由图4 可知,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接种量与发酵时间的交互作用较明显。采用响应面寻优分析方法描述回归模型,预测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8 ℃、接种量8%、发酵时间34 h。

为了验证试验结果,采用以上工艺条件进行调配,得到桂花发酵液活菌数的平均值为14.47×108CFU∕mL,与理论预测值14.10×108CFU∕mL 仅相差0.37×108CFU∕mL,说明试验结果准确性较好。

2.3 鲜/干桂花水提液与发酵液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见图5,鲜桂花发酵液总黄酮含量(0.250 mg∕g)比水提液(0.225 mg∕g)提高了11.1%,发酵液总酚含量(0.450 mg∕g)比水提液(0.400 mg∕g)提高了12.5%;干桂花发酵液总黄酮含量(2.000 mg∕g)比水提液(1.750 mg∕g)提高了14.3%,发酵液总酚含量(3.500 mg∕g)比水提液(3.000 mg∕g)提高了16.7%。由此可知,经乳酸菌发酵可以提高桂花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

图5 鲜/干桂花水提液与发酵液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对比

2.4 桂花发酵液抗氧化功效评价

2.4.1 DPPH 自由基清除率 桂花发酵液与水提液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如图6 所示。鲜桂花发酵液与水提液DPPH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7.00%、60.00%;干桂花发酵液与水提液DPPH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4.00%、59.00%。由此可知,干桂花发酵液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与水提液的自由基清除率差异较大,而鲜桂花则差异不大。

图6 鲜/干桂花水提液与发酵液DPPH 与ABTS 自由基清除率对比

2.4.2 ABTS 自由基清除率 桂花发酵液与水提液对ABTS 自由基清除效果见图6,鲜桂花发酵液与水提液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2.00%、31.83%;干桂花发酵液与水提液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3.71%、69.65%。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鲜桂花发酵液与水提液对ABTS 自由基清除率差异较大,而干桂花则差异较小。

3 结论

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桂花发酵液的最佳发酵条件,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 ℃、接种量8%、发酵时间34 h,该条件下桂花发酵液活菌数最多。

以乳酸菌分别对鲜桂花和干桂花进行发酵得到桂花发酵液,干桂花发酵液对DPPH、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4.00%、73.71%,干桂花水提液对DPPH、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9.00%、69.65%;干桂花发酵液较发酵前对DPPH、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25.00、4.06 个百分点。干桂花发酵液中总黄酮含量为2.000 mg∕g,比发酵前提高了14.3%,总酚含量为3.500 mg∕g,比发酵前提高了16.7%。说明桂花发酵可有效提升桂花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其抗氧化能力也有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水提液总酚活菌
凌云白毫总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桂枝等18种中药材水提液对5-脂肪氧化酶(5-LOX)活性的抑制作用
人参水提液通过免疫调节TAMs影响A549增殖
壳聚糖絮凝处理蒲地蓝三味水提液效果及机理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丹参弥罗松酚的提取及总酚含量测定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美沙拉嗪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