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有机硒对肥育猪生长与肉质的影响

2023-10-30汪盛明黄思思刘金龙李良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肥育猪肉脂肪酸

聂 磊,汪盛明,余 侃,黄思思,段 炼,郑 倬,刘金龙,李良华,郑 威

(1.松滋市王家大湖农业经济服务中心,湖北 松滋 434221;2.英山县红山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湖北 英山 438700;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武汉 430064;4.湖北华龙西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英山 438700;5.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汉 430064)

硒(Se)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元素[1]。硒元素在人体内的总量少,但却在调节人体各项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有研究表明,硒元素在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缺硒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甚至会导致人体部分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3];若人体内硒元素含量过高,则会引起硒中毒。因此,人体补充硒元素应适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硒元素摄入量应控制在60~250 μg[4],2017 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台补硒标准WS∕T 578.3—2017,建议成人每日补充硒元素60~400 μg。

中国硒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且较为缺乏,除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陕西省紫阳县等地天然硒资源较为丰富外,其他约72%的地域均为低硒或缺硒地区,其中有30%为严重缺硒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匮乏,导致大部分地区食物中硒含量普遍较低,人体硒摄入量严重不足[5-7]。因此,硒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应加强对硒元素的补充。

硒元素补充方式主要有3 种,分别为无机硒、有机硒和纳米硒,其中,有机硒是指硒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硒蛋白、硒氨基酸、硒多糖及其衍生物等[8-10],依循蛋氨酸代谢途径代谢,参与蛋白的合成,容易在组织内储存、吸收;被人体吸收后可迅速地被人体利用,有效改善体内的血硒含量。从食物中获取有机硒是补充硒元素的最佳途径,因此,让食物富含有机硒,大力开发富硒产品是人体补充有机硒的最佳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居民对肉类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作为第一大猪肉消费国,猪肉在中国肉类消费中占比始终保持在60%以上,并且仍在不断增加[11]。有研究表明,猪在食用添加有机硒的饲料后,猪肉中的有机硒、总硒含量均显著上升[12,13],且猪的肉料比及肉色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4,15],有机硒对猪肉品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富硒猪肉对提高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杜长大商品猪(肥育猪),来源于监利县天牧畜禽有限公司。供试生物有机硒营养液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富硒研究团队研发,湖北省华龙西科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华龙西科牌5 000 mg∕L(以Se计)生物有机硒水剂。

1.2 试验方法

试验分预备试验和正式试验。预备试验阶段考察饲喂有机硒对猪只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体重基本一致的肥育猪,出栏前40 d 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有机硒进行饲喂试验。根据安全剂量确定安全合理的饲料添加量,饲喂持续时间为40 d,使商品猪每100 g 肌肉硒含量达20.0~50.0 μg 的富硒标准(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 42∕002—2021)。设置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杜长大肥育猪各30 头,对照组饲料不添加有机硒营养液,试验组全价粉料中按3 mL∕kg 的浓度添加生物有机硒营养液,饲喂前即时添加搅拌混合均匀,现配现用(当天用完),饲喂过程中观察猪只的采食与健康状况。试验结束后随机屠宰3 头肥育猪,测定其猪肝、背最长肌(LD)、股二头肌(BF)中的有机硒、总硒含量,验证肌肉富硒的可行性。试验3 次重复。

正式试验设置对照组、试验组,杜长大肥育猪规格基本一致,称重后随机分组,每组2 栏,16 头∕栏。对照组饲料不添加有机硒营养液,试验组饲料按3 mL∕kg 浓度添加生物有机硒营养液,饲喂前即时添加搅拌混合均匀,现配现用。试验期间猪只自由采食,观察采食与健康状况。连续饲喂40 d 后结束试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每栏随机选择1 头肥育猪进行屠宰,屠宰体重基本一致,测定其肉色和LD、BF、猪肝中的有机硒、总硒、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含量。

硒含量由湖北省地质矿产局恩施实验室测定,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由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肉色采用OPTO-STAR 型肉色测定仪现场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软件整理,利用SPSS 软件统计分析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预备试验结果

2.1.1 生物有机硒对猪肉、猪肝硒含量的影响 预备试验期间,猪只采食行为与采食量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可见添加有机硒未见对猪只采食产生明显影响。屠宰测定猪肝、LD、BF 中的有机硒与总硒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 可知,对照组有机硒、总硒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组(P<0.01),且猪肝中的硒含量远高于LD、BF,试验组猪肝的有机硒含量显著提高,比对照组提高了1.32 倍。结果表明,进食生物有机硒营养液能够有效提高猪肉、猪肝中的有机硒含量,且对猪只后期的肥育生长是健康安全的。

2.1.2 生物有机硒对猪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猪肉LD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试验组猪肉LD 氨基酸总量略低于对照组,必需氨基酸总量也略低于对照组,但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络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含量略有提高,尤其是对人体有益且自身不能合成的赖氨酸提高了0.09 mg∕kg,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硒对猪肉氨基酸的营养组成影响甚微,不会影响猪肉的营养价值,且部分有益氨基酸如赖氨酸含量得到了提高。

表2 预备试验有机硒对猪肉LD 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单位:mg∕kg)

2.1.3 生物有机硒对猪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猪肉LD 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试验组猪肉LD 中的游离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其中亚油酸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出22.53%。

表3 预备试验猪肉LD 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单位:mg∕kg)

2.2 正式试验结果

2.2.1 生物有机硒对肥育猪生长的影响 正式试验期间,猪只采食行为与采食量均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对照组因病淘汰1 头,试验组未有淘汰,生长试验测定结果见表4。由表4 可知,对照组ADG 为760.47 g∕d,试验组ADG 为723.04 g∕d,对照组数据略高,但差异不显著,差异主要源于夏季气温较高,喷洒液态有机硒营养液后采食剩余饲料气味可能发生了改变。但从料肉比测定结果来看,试验组比对照组低10.96%,表明有机硒具有改善饲料转化率的效果,机理可能源于补充了更易于吸收利用的微量元素硒。

表4 正式试验添加有机硒对肥育猪生长的影响

2.2.2 生物有机硒对肥育猪肉色的影响 肥育猪LD 肉色测定结果见表5。试验组LD 肉色吸收值为61.46%,而对照组为50.68%,提升了10.78 个百分点,试验组肉色更深更红润,表明有机硒能够有效改善肉色。

表5 正式试验添加有机硒LD 肉色测定结果

2.2.3 生物有机硒对肥育猪硒含量的影响 肥育猪猪肝与猪肉中的有机硒、总硒含量测定结果见表6。由表6 可知,试验组猪肝有机硒、总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D、BF有机硒、总硒含量也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达到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的要求》(DBS 42∕002—2021)。表明通过饲料添加有机硒能够有效达到生产富硒猪肉的目的。

表6 正式试验肥育猪猪肝、猪肉中的有机硒、总硒含量测定结果

2.2.4 生物有机硒对肥育猪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肥育猪LD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见表7。氨基酸总量与预备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对照组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略高于试验组,但试验组风味氨基酸Glu、Gly 含量略有提高。总体上来讲,氨基酸营养价值变化较小。

2.2.5 生物有机硒对肥育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肥育猪LD 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见表8。结果表明,游离脂肪酸含量与预备试验结果趋势一致,试验组游离脂肪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试验组脂肪酸总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试验组饱和脂肪酸略高于对照组,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则略低。

表8 正式试验肥育猪LD 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生物有机硒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硒是动物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其发病率,并对促进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15]。畜禽养殖业中,有机硒与无机硒相比较,其毒性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效果也更好[16]。

有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硒能够显著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猪肉品质[17]。硒是脱碘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补充有机硒能够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将甲状腺低活性转化为甲状腺高活性,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参与生长激素的合成[18]。朱翱翔等[19]在对湖羊生长性能的研究中发现,饲料中添加有机硒能够提高湖羊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蔡洪波[20]在有机硒对猪只生长性能的研究中发现,日粮中添加有机硒能够显著提升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本研究中,向饲料中添加安全剂量的有机硒后,猪只的采食行为及采食量均正常,但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即在饲料中添加有机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的转化率,该结果与朱翱翔等[19]的研究结果相符合。张少博[21]在研究日粮硒源对肉驴消化道的影响中发现,在日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有机硒能够提高肉驴的消化代谢水平,增加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该研究结果为本研究中料肉比下降提供了可能依据。此外,本研究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于试验组,这可能是由于夏季气温过高,干粉饲料中喷洒液态有机硒溶液导致饲料状态及气味发生改变,影响了猪只进食。因此,有机硒制剂需根据饲料状态进行改良,干粉饲料适宜采用有机硒干粉制剂,液态制剂则适用于湿拌饲料。

3.2 生物有机硒对猪肉硒含量的影响

硒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预防疾病、抗癌等重要医用价值,因此也享有“生命的火种”美誉。中国大部分地区硒资源缺乏,这也导致许多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硒症状。在食物中补充硒元素是最简便且可行的补充方法,猪肉在中国肉类消费中占比较大,因此,对富硒猪肉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人们补充硒元素提供新的途径[22]。

林长光[23]在富硒猪肉生产的研究中发现,饲料中添加有机硒能够显著提高猪肾脏、肝脏、背最长肌以及后腿肌肉组织中硒的沉积量。权群学等[24]在利用酵母硒生产富硒猪肉的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酵母硒能够显著提升猪肉硒含量,且饲料中硒添加量越多,达到富硒猪肉硒含量标准需要的饲养时间就越短。本研究预备试验中,肥育猪出栏前40 d 向饲料中添加安全剂量的生物有机硒,持续喂养至出栏,试验组猪肝、LD 以及BF 中有机硒及总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达到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的要求》(DBS 42∕002—2021),说明在猪只出栏前向饲料中添加生物有机硒能够有效提高猪肝及猪肉中硒的含量。湖北省食品安全富有机硒猪肉标准规定猪肉中硒含量的最高限量为0.50 mg∕kg,超过该限量则为硒过量,但国家标准GB 28050—2011 规定食品中硒含量只要大于0.15 mg∕kg 就算达标。

3.3 生物有机硒对猪肉肉色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硒元素是合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肌红蛋白或氧合肌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进而加深肌肉红度,具有显著改善肉色的作用[14]。罗文有等[25]在研究酵母硒对肥育猪肉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中发现,饲料中添加酵母硒能够显著提高肥育猪的抗氧化能力,明显改善猪肉肉色。本研究中,试验组LD肉色更加红润,表明有机硒能够有效改善猪肉肉色。

肉中氨基酸含量是评价猪肉营养品质的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风味氨基酸,是影响肉类风味的重要因素[26]。本研究预备试验与正式试验结果一致,生物有机硒试验组猪肉LD中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均略低于对照组,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距甚微,表明生物有机硒对猪肉氨基酸影响较小。而在饲料中添加有机硒能够增加猪肉中Glu、Gly 2 种风味氨基酸的含量,提升猪肉鲜味。除此之外,苏馨[27]在对硒锗复合添加剂对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硒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猪肉中脂肪酸的含量,本研究中预备试验与正式试验结果均表明,生物有机硒试验组猪肉游离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均高于对照组,有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酸作为风味前体物,对食物的风味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有机硒有利于提高猪肉风味[28]。此外,本研究中预备试验与正式试验关于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的测定结果相反,预备试验中试验组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略高于对照组,而正式试验略低于对照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小结

本研究表明,肥育猪出栏前40 d,持续向饲料中添加安全剂量的生物有机硒可以显著提高猪肉及猪肝中有机硒和总硒含量,进而生产出达到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的要求》(DBS 42∕002—2021)的富硒猪肉。此外,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有机硒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的转化率,进而降低生猪的养殖成本。并且,生物有机硒还能够改善猪肉肉色,提升猪肉的风味品质,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量,本研究后续将进一步探索不同生物有机硒制剂对肥育猪生长及肉质的影响。

猜你喜欢

肥育猪肉脂肪酸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肉牛育肥技术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猪肉卷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鳄梨油脂肪酸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