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30李小虎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
◎ 李小虎 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其具有丰富性、鲜活性、直观性的特点。本文即以七年级上册第1 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为例,以“云游博物馆,探秘古人类”为主题,充分利用周口店遗址数字博物馆开展情境教学,探索数字博物馆与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于本课内容的学习要求为“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1]。结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确定的具体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建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进化的时空顺序,能够利用考古文物获取、解读有效信息,并能辨析其价值,指出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特征,能够对苏州早期人类的活动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建立文化自信”。
一、创设情境,神入历史
吕思勉所言:“所以追求民族的起源,实当求之于考古学。”[2]在文字产生以前,原始社会的研究主要依托于考古文物,这点在教材史前时期的内容编排中体现明显。本课教材内容呈现了考古文物图片9 张,想象图3 幅,遗址分布地图1 张,篇目文字部分则是围绕考古发现的史学研究成果铺陈开来,从此可看出本课材料单一,陌生概念较多,平面想象图虽然典型但细节呈现较少,不够直观。这些特点使得学生较难理解某些重要概念,而周口店遗址数字博物馆藏品类型丰富,部分文物可以进行全视角观察,其中还有多处原始人类生活复原场景。本课教学设计就是利用周口店遗址数字博物馆,创设了贴合生活实际的情境,使情境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为“教”与“学”搭建桥梁,使学生在游览中观察文物细节,感受“活起来”的课本知识,进而神入历史。
具体来说,本课题为“云游博物馆,探秘古人类”,整合周口店数字博物馆,数字遗址公园中的文物、图像、文字资料、公园实景,创设了游览博物馆的情境。游览分为四个章节,“序言”、“第一展厅”、“第二展厅”,以及“结语”,以“游”联点,以“观”代讲,充分构建生本课堂,设计概要见表1。
表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概要
陈寅恪先生强调,要想真正意义上了解历史,“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3],即通过发挥想象力,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审视历史。本课即依托数字博物馆资源,通过复原场景、考古文物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使学生置身于游览博物馆的大情境之中,而大情境中也串联了若干微情境。如序言中学生通过游览古人类“进化阶梯”,观察古人类雕像,从外貌上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第一展厅、第二展厅学生通过观察“北京人生活场景复原”,“山顶洞人缝制场景”等,神入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时代,多角度理解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特征。再如在结束语环节,通过书写博物馆结束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学习评价等。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中以微情境贯穿大情境,为学生创设史前时空下的视角,变学生被动地获取为主动地观察,破解史前文明教学中史料类型少,学生兴趣低、知识理解难的困境。借助数字技术,呈现文物细节,鲜活教材知识,使学习发生在博物馆现场。
二、文物证史,提升素养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的态度和方法”[4],简言之,就是要抓住三个关键,即辨析史料,运用史料,并以之重现历史。
周口店遗址数字博物馆中考古文物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呈现方式多样,形成了一条完整清晰的证据链。与教材平面图不同,数字博物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考古文物、复原场景的三维立体化,学生可进行全视角观察,捕捉到更多的历史细节。如在“第一展厅”中,“北京人生活场景”可分为三个部分“北京人采集果实”、“北京人用火”和“北京人制作石器”,且几组镜头都能自由缩放,切换角度,另外,场景中还还原了当时的自然环境。游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分别观察并归纳北京人生活环境、生产技术上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北京人制作石器”场景及“石器墙”,教师进一步深化问题,展现3D 技术呈现下的北京人石器,并提问,“石器有着怎样的特征,结合‘北京人生活场景’,说明该石器如何被运用的”,“为什么说‘工具的使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而使学生归纳、理解旧石器时代的含义、特征。
结合考古文物与复原场景的教学设计推动学生一方面学会获取有效信息并辨析其价值,另一方面也学会建立教材知识与游览情境的联系,懂得运用史料,迁移知识。又如在“第二展厅”,学生参观“山顶洞人缝制场景”,观察“山顶洞人项链”,教师提问“判断该文物的时间早于或晚于北京人,并阐述原因”。这里将两者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山顶洞人的进步之处在于其已经掌握了打磨技术并具有爱美意识,从而理解早期人类进化的路径,也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
“史料实证即是要求学生习得的一种核心素养,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5]云游博物馆,拉近了学生与文物之间的距离,突破了原有的学习场域,使学生在观察中抽丝剥茧,对考古文物进行合理地联想,正确地辨析,学会运用史料开展有依据地判断、分析,进而学会文物证史,提升核心素养。
三、迁移现实,构建意义
如何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这是每个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源自内心的叩问。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育信念,让知识学习关涉个体生活世界。[6]借由数字博物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从多种视角切入,既是游客也是“当事人”,转换视角中层层解密,以知识迁移现实。本课尾声,结合本课主题设计了书写“结束语”的环节,以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具体设计如下:
结束语
我们美好的线上博物馆之旅就要结束了,请你为本博物馆设计一段游览结束语,要求结束语内容围绕本博物馆,能够激发游览者探索下一场馆的兴趣,字数不限。
现实中,博物馆展馆最后都设置有结束语作为本馆内容的总结、归纳。故本片段继续运用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游览所见,书写结束语,以现实问题联结学科知识。教师通过学生所完成的内容,对其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课堂评价,了解学生所处的学习结构层次。而开放性的任务设计用真实、有意义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思维水平的螺旋上升,实现向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的转变。
除此以外,在作业设计中,笔者关注到了苏州的史前文明遗址,要求学生将教材知识运用于生活,从书本回归乡土,实现视角的又一次转换,使学生关注身边世界,体会学习的现实意义。
作业设计具体如下:
课后任务
自行参观苏州博物馆数字展览“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中“文明曙光”部分,从中选出一件文物,说明其与早期原始人类相比有何进化之处,并用图文的形式呈现。
依托苏州本土数字博物馆,学生对比研究苏州本地原始人类,了解苏州原始人类进化,感受苏州历史的源远流长。该作业设计使学生在观察、对比、探究中回顾旧知,探索新知,实现学习过程的完整闭环,也突破了纸笔测验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评价,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摸清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学会将课本知识迁移到真实生活中来,最终实现用评价改善动机,让有意义的学习在课后发生。
博物馆资源可谓浩如烟海,加之数字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得以突破时空界限,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多种路径,让学生的学习场域得以延伸至校园外,在“教”与“学”之间构建有效互动,使学生在多样情境中神入历史,从而学会以文物证史,以教材勾连现实,使得有意义的学习在数字博物馆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