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思考

2023-10-30刘晓燕赵明池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经济学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刘晓燕,赵明池

1.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济运行部国有资产办公室,山东济南 250132;2.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山东济南 250132

我国卫生系统以公立医院为主体,属于非营利性服务机构。对于医院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与要点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疗机构非营利性职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可靠的医疗服务[1],加快构建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高素质人才队伍有重要价值,同时还对加快完善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机制,提高医疗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有积极意义[2],另外在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医院管理者还可全盘把握本单位运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更好地推进医院可持续发展[3]。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则在相当程度上对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提升医院整体水平,进而为公立医院赢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内部运营效率,确保医疗机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十分重要的价值[4]。为此本研究则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综述如下。

1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难题

1.1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意识薄弱

相对于经济学指标的快速发展,医院针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仍处于相对保守的传统管理,医院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意识[5],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等无法落实,而未能发挥实质性的管理效果,极少数公立医院尚未设立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而是在党委、院办领导下进行关于组织人事管理[6]。

1.2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现代公立医院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综合素质偏低,从业人员多由普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任或转任,未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与学习[7],进而无法形成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导致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低下[8]。

1.3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缺乏积极的绩效考核标准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参与者缺乏工作积极性、未能形成有效的竞争性。加之部分医院领导存在思想落后、理念未能及时更新等不足,进一步导致无法形成积极的绩效考核制度。此外,医院现有绩效评估尚未做到公开透明,导致医院职工缺乏科学激励意识,多以按部就班形式开展每日工作,不利于医院职工的个人发展以及医院的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

2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医护人员自身价值与主观能动性,更高效地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可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优化的现代化医疗人才队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工作的实际效率,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多种难题[9]。通过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更积极地激励医护人员的工作活力,从而顺利实现医院战略发展目标,实现医院的和谐、绿色可持续发展[10]。

3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公立医院的日常运作离不开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现代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竞争性的当前,其基础仍为人才之间的竞争,需要时刻做到以人为本。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则为医院员工,尤其以医务人员为主体[11]。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尚缺乏良好的激励政策,导致医院员工整体缺乏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同时吸引高素质人才是公立医院长期发展的重要措施,其可为医院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动力,故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切实完善并落实关于医务工作者的绩效评估制度。现代化公立医院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时刻以医务工作者的发展需求以及医院的整体发展愿景为出发点,以实现医院医务工作者和医院发展目标为导向[12],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指标,更好地满足医疗工作者个体化诉求,切合医院整体发展愿景,进而不断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归属感、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13]。在进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整和完善过程中,还需要设立一个合理的发展目标,以契合实际的考量评估标准对人力资源管理设定的目标进行评估。

在医疗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上,需要做到合法、合理、激励、灵活等多重原则。对医疗工作者的日常绩效考核应以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与规定为基础,针对绩效薪酬考核则应根据医院往年运行情况[14],结合社会道德体系标准进行制订,充分体现绩效考核政策的激励性、可行性,以系统化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对医疗工作者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主动性等综合评价[15-16]。

4 以经济学为基础在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学基础上,医院的整体经营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以经济学基础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多区分为周期性工作、日常性工作以及随机性工作3 类[17]。其中周期性工作主要为工资改革,以及涉及职称晋升后工资的调整等,其以每年定时为周期,同时还需要结合每两年的晋级工资,同时对于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行政职务等均需要作出绩效标准的调整,同时对于获得突出贡献奖、提前晋升等特殊情况,亦应形成定期报表进行总结[18];日常性工作,则以职工调入、调出、考勤时间等进行调整,同时还包括新进员工试用期工资以及转正定级工资的处理等,另外对于代扣费用亦作为日常性工作的组成部分;随机性工作,则主要包括不定时的政策性津贴处理、职工需要提供的工资收入证明办理等,协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工作。除此之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还应加强针对员工的考勤管理,从而更好地为财务部门绩效工资待遇的发放提供依据。在进行绩效考勤评估过程中,需合理调整员工的考勤机制,重点纳入员工日常状况管理,结合工作效率和态度,日常工作表现,评定月度绩效考核标准[19]。

5 以经济学为基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确保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关系到医院行政声誉以及医院的整体运营效果[20]。以经济学为基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通过对医务工作者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管理,实现医院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绩效考核效率,并根据不同员工的关联程度,实施等级排列,有效地减少以往由部门主管领导主观决定以导致下属员工绩效成绩不全面的弊端,从而更为充分地发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作用[21]。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医院人力资源考核结果,需切实体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需避免唯绩效考核成绩论,而单一的以薪资为标准,也需避免将其作为奖惩依据[22],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做好绩效考核成绩的及时、准确、公平公正,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医务工作者薪资晋级、评优评先的依据。同时在进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评估上,需时刻确保考核工作的理性开展,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其工作能力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顺利完成绩效考核目标,防止因绩效考核不理想而影响到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3]。

6 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公平的基石

以经济学基础上的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其基本要求是时刻保持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24]。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个体化员工所承担的责任重要性、医疗难度、专业素养以及业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估,医院对于医疗工作者的人力资源考核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医院协调发展,提高医院竞争力[25]。医院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协调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人员,定期进行相关考核结果的公开,形成公平竞争势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公正透明。另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需要做好相关记录文书的定时公开,加强监管,融洽氛围[26]。

7 结语

科学且合理地实施现代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医院医疗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保持工作活力,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基础。经济学指标是目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手段,现代医疗机构需积极提升竞争能力,做好学科系统与服务质量的建立与健全,制订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并督促其切实落实,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国内外医疗发展环境,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学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简明经济学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经济学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