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

2023-10-28北方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光机所原子弹中国航天

北方

王大珩(1915-2011),应用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等。领导开拓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主持制成首台激光器、首台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装备和多种国防光学仪器。

1964 年10 月16 日15 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这一历史性时刻被记录下来,传遍国内外,极大鼓舞了中国人,震慑了西方敌对势力,成为永远难忘的“国家记忆”。

那么,记录下来这一刻的人是谁呢?要知道,当天所有人员都必须撤离到爆炸点60 千米以外的地方。那么,在核爆区域内的第一手影像资料是由谁来拍摄的呢?

他,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科学家王大珩。中国第一朵“蘑菇云”照片,就是由他主持研制的光学仪器成功采集的。这些设备还记录了核爆火球直径与时间的关系,由此可以推断出原子弹的威力,为以后的中国核事业发展提供了珍贵信息。

1933年与父母弟妹合影(后排右一王大珩)

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生合影(前排左一为王大珩 )

来到神秘的罗布泊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被称为“死亡之海”。那里遍布戈壁荒滩,气候异常干燥炎热,人迹罕至,是人类禁区。正是由于这里远离人烟,地点隐蔽,便成为新中国进行核弹实验的首选隐秘之所。20 世纪60 年代初,中国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进行秘密核试验,担任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的王大珩带领一行人悄悄来到这里。

他来到这里究竟要干什么呢?有什么秘密使命呢?

还要从不久前说起。时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的程开甲找到王大珩,见到他就开门见山:“

老王,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组织光学机电研究所攻关,尽快拿出测试原子弹爆炸性能的光学途径方案!”

这一突如其来的重任,让王大珩一时有点发懵。虽然他带领刚成立不久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短短几年内,就自主研制出一大批突出的科研成果,也就是业界号称的“八大件”:电子显微镜、高温金相显微镜、多臂投影仪、大型光谱仪、万能工具显微镜、晶体谱仪、高精度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八种有代表性的精密仪器。正因为王大珩团队卓越的技术攻关能力,程开甲才找到他:国之重任,交给王大珩,让人放心!

就这样,王大珩第一次走进神秘的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基地司令员马不停蹄地带着他来到一间屋子,打开门的刹那,王大珩惊呆了:地上堆满了光学仪器设备!基地司令摇头叹息着:“看看吧,干得好好的,苏联专家突然扔下就走了。这都是钱堆起来的呀,看着真叫人心疼啊!说到底,国防上的事谁都靠不住,只能靠咱们自己!”

听到这话的王大珩非常难过,顿时觉得浑身热血上涌,他暗暗下决心:再难再苦,一定要完成任务!

整整五个月,王大珩带领大家没日没夜地干,硬是把苏联专家扔下的烂摊子捡了起来,把安装了一半的仪器设备全部装修完毕投入正常运行,指导改装了普通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瞬间永载史册的一幕。这一幕,也定格在王大珩心里,深深激励着他:中国光学,一定要为国家强大做出更大贡献!

年轻时候的王大珩

追踪火箭的“眼睛”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每每在研究落实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各项工作时,总要说上一句:“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光机所来做!”

这句话既是对王大珩的信任,也是对光机所的鼓励。王大珩在危难之际挑起国防光学技术的大梁,因为光学不但是常规武器的眼睛,在原子弹、导弹的研制中更有着独特的地位,王大珩身上的重担可见一斑。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每每在研究落实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各项工作时,总要说上一句:“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光机所来做!”

这句话既是对王大珩的信任,也是对光机所的鼓励。王大珩在危难之际挑起国防光学技术的大梁,因为光学不但是常规武器的眼睛,在原子弹、导弹的研制中更有着独特的地位,王大珩身上的重担可见一斑。

1980 年5 月,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中,在王大珩领导下,长春光机所等研制的激光、红外、电视、电影经纬仪及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蹤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稳定跟踪、定位、标校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为中国航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天文学会曾经将17693号星命名为“王大珩星”,这是“王大珩星”的运行轨迹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的王大珩

中国人在太空拍照啦

早在1965年,王大珩就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体制及地面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

除此之外,王大珩还是中国航天相机技术研究的开拓者。20 世纪60年代中期,他在长春光机所组建空间对地摄影技术组,并以这个组的技术骨干为基础,在北京扩建了中国首支航天相机研制队伍。在他的主持下,1975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首台航天相机。在初期的型号研制中,他极力主张采用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实现了大面积对地普查观测;主张采用同步对星体摄影作为定位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

老年王大珩

1999年,王大珩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猜你喜欢

光机所原子弹中国航天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运载历程
新中国之“光”
徒手“撕开”原子弹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长春光机所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基地建设进展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液晶光学研究团队
纳粹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