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教学中“时间轴”探究
2023-10-28殷健
殷健
关键词:时间轴;历史教学;高考真题;新课标Ⅱ卷
以今年的新课标II卷的选择题第33题为例,重点讲解历史教学中“时间轴”的重要性。
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B.拿破仑战争的局势
C.拿破仑帝国的覆灭D.英国推行绥靖政策
这道题考查的是漫画类题目,这种类型的题目往往通过动物、植物或者其他东西来反映出当时一国或者多国的历史现状。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让阅读者身临其境,更加容易引起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但这一题对于漫画的解读不是解答本题的重点。这题关键是看时间。题目中所给的时间1808年,通过时间可以去迅速判断出选项的对与错。首先A选项的维也纳体系成立的时间是1815年,当时拿破仑由于滑铁卢之战的惨败,导致1814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漫画中大蜘蛛所代表的法国依旧是比较强大的,所以应该是拿破仑还在法国统治的时候。所以B选项也是时间不对,所以排除。而D选项英法的绥靖政策是在二战前的20世纪30年代左右。当时德国纳粹党领袖希特勒不断制造摩擦,占领其他国家领土,妄想称霸世界。面对德国咄咄逼人的态势,英法为了自身利益,牺牲了其他弱小国家的利益。默许德国的扩张行为。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由于A、C、D选项时间不对,所以这道题只能选择B因此这道题解题的关键就是时间,如果时间把握不准,这道题目的错误率就会很高。
无论是日常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还是在真题的书写中,都需要有时空观念。同一时期时间的“横向时间轴”还是同一事件和人物的“纵向时间轴”都需要充分地记忆在学生的大脑里。所以,对于如何构建“时间轴”,下面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
凭借想象或者将“时间轴”虚拟化,这些均不有利于“时间轴”的规整。一定要有具体的案例。下面我以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为例,梳理他整个时间轴。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平民阶层,家境一般。后来当上了地方管理层的一员——亭长。
公元前209年,刘邦在芒砀山举起了起义的大旗。
公元前207年,刘邦占领了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刘邦去鸿门赴宴。
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韩信进攻赵地,韩信背水一战击溃了敌军,收复赵地。
公元前203年,趁着项羽攻打彭越的时候,命令韩信率军攻破成皋。
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同年,建立汉朝。
公元前200年,刘邦解除北方匈奴的问题,被围在白登。
从公元前202年到前194年,刘邦铲除异姓王。
以上是关于刘邦为典型案例的“时间轴”的基本梳理。我们在历史的教学中,不可能将某一人物面面俱到,毕竟历史人物太多,历史事件太多。那么就要挑重点时间去记忆。以“刘邦”为例,我们大概知道刘邦的存世时间是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刘邦具体哪一年起义,或其在建国后翦灭哪些异姓王,这个不是高中教学的重难点。所以记忆“时间轴”并不是囫囵吞枣的过程,还是要经过筛选,这样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2.“时间轴”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对于“时间轴”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晦涩难懂,又简单粗暴地让学生自己去记忆。很多同学面对这种作业是非常头疼的。两三天就要把这一单元或者这一朝代的时间对应的大事件记载,同学们苦不堪言。对于这种情形,作为一名资深的历史老师,会进行分段去让孩子去记忆。以“刘邦”的人生历程为例,可以将其人生划分为楚汉战争前、楚汉战争后两个阶段。以楚汉战争为界限,同学们去记忆去梳理,这样的方法既可以缓解学生记忆“时间轴”的痛苦,又有利于正常课堂教学的进行。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梳理。老师直截了当地将“时间轴”呈现给学生是达不到效果的。所以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箭头、表格、统计图等等形式去自己实践。這样虽然花费时间较多,但自己实践的印象深刻,有利于更好地记忆。
伴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历史教科书统一版的实施,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核心是新教科书素养的指导下编纂,高中阶段改变以往的专题史模式,代之以通史模式,拉近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过渡的方式将初中学习的通史内容与高中专题史内容更好地衔接起来。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措施,如建立时间线,突出历史时间纵向发展;建立对比轴,突出历史时空向性发展;历史情境化,突出历史事件的时空定位;引入思维导图,构建纵横交错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整体历史观,为传统刻板的历史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最终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凯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