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阳市委编办以高质量党建助力“拼经济”

2023-10-28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乡镇事业单位

近年来,安阳市委编办聚焦机关党建职能定位,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积极开展 “岗位建功”主题实践活动,以机关党建高质量助力机构编制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拼经济贡献机构编制力量。

一、突出学思践悟,夯实 “拼经济”思想之基。一是专题党课强党性。围绕全力打赢 “拼经济”十大攻坚战,市委编办主任为全办党员授课,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在 “拼经济”浪潮中扛起责任担当,成为在重大项目中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 “干将”,在 “拼经济”浪潮中尽显风采。二是理论学习夯基础。邀请安阳市社科联党组书记王培臣到编办作宣讲报告,系统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全体党员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四敢”精神的重要论述,为 “拼经济”打牢思想基础。三是研讨交流凝共识。组织青年干部开展 “弘扬红旗渠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大讨论活动,让青年干部就如何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进行深入讨论,激发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投入到全市 “拼经济”的大潮中去。

二、突出共建融合,掌握 “拼经济”成事之要。一是拓展 “三联一享”,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横向上丰富共建内容。紧贴 “拼经济”主题,和市乡村振兴局党支部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联建活动,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发党员干部 “拼经济”工作动力。纵向上突出上下联动。加强与县区党委编办党组织的联系,与林州市委编办党支部联合开展 “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悟红旗渠精神”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二是深化 “岗位建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 “学技能,提效能”活动。固定每月第二个周三下午为 “学技能,提效能”学习培训时间,重点学习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不断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加快成长为满足 “拼经济”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三、突出落地落实,保障 “拼经济”行之有效。一是调查研究解难题。深入乡镇调研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解决行政执法体制机制矛盾问题。赴五县四区调研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指导县区对事业单位进行整体重构重塑,为 “拼经济”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二是优化配置助增效。推动现代交通促进攻坚战提质增效。调整组建市公安局红旗渠机场分局,保障红旗渠机场顺利通航和运行安全。上下对接,积极论证,反复协调,推动设立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管委会,更好服务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安全生产夯基攻坚战提质增效。为市县核定行政编制29名,推动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实体化运行;为住建、应急等部门核增事业编制45名,充实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量;将市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收回的150名编制下沉到县区,专门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指导县区为街道设立独立的应急管理办公室,实现全市48个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全覆盖,健全了街道应急管理体系。三是志愿服务做奉献。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 “拼经济”结合起来,引导干部职工深度参与志愿服务;结合人居环境整治 “双百”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分包村开展 “全民清扫、提升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三门峡市委编办推出三项举措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 “后半篇文章”,确保涉改事业单位规范履职,三门峡市委编办推出 “转思路、强监管、增优势”三项举措,扎实做好涉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工作。

一、转思路,主动服务释放新活力。一是创新编制 “一本手册三张图”,全方位指导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工作。组织精干力量编制了《三门峡市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宣传手册》,手把手指导,提升办事人员业务能力。二是强化“窗口”意识,筑牢为民服务理念。年初在工作群公告中重点发布简易注销登记适用范围,将办理流程及材料做到一次性告知,在回答各单位咨询问题时做到 “一口清”。

二、强监管,动态预警激发新动能。一是坚持 “动态名录库”日更新。以中央编办网上赋码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系统为基础,不断完善三门峡市市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动态名录库,秉承实时更新、多元分析、异常预警的原则,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进行全天候动态监管。二是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多措并举破解事业单位法人应注销未注销 “老大难”问题。建立台账、拉出清单,按照 “先注销问题单位,再设立登记新单位”原则,压实举办单位监管责任,有效破解事业单位注销难点、痛点、堵点。

三、增优势,多方联动争取新突破。一是增强科室间横向协作,筑牢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一盘棋”思想。建立编办内部科室数据流转机制,由事业机构编制管理科提供涉改事业单位变动情况,审核统计科依据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提供涉改事业单位最新人员变动情况,形成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业务帮办催办良好氛围。二是创新部门联动,筑牢涉改事业单位高效运作工作合力。明确举办单位监管职责,督促所属事业单位及时办理相关登记业务,同时主动与市财政部门对接,要求按照改革后新设置的事业单位名称开设银行账户;与市公安部门联动,规范事业单位法人公章刻制;与市机关事务中心沟通,了解事业单位住址变动情况,共同做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 “后半篇文章”。

新密市健全三项机制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新密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事业单位机构职能体系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促进涉改单位职能、业务、队伍全面融合。

一、健全事业单位 “三定”规定落实机制。一是明晰功能定位。将制定事业 “三定”规定作为促进机构融合、实现功能再造的重要抓手,统筹考虑政策法规、历史沿革、职能调整等情况,准确界定事业单位职能定位,推动机构职能有机融合。二是突出党建引领。立足事业单位特点,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引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三是强化规范管理。在事业单位 “三定”规定中,突出强调 “行政主管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领导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要求”,把规范事业单位管理落实到各个方面。

二、健全责任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涉改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引领作用,把做好涉改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干部职工拥护和参与改革。二是夯实直接责任。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抓实改革实施具体任务,改革后设置的事业单位统一挂牌,领导任命和人员转隶顺利完成。三是推动协同联动。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及时研究解决涉改单位班子配备、人员划转、工资福利保障、资产划转处置等事项,推动改革有机衔接、协同高效。

三、健全日常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督促改革进度。明确责任部门和涉改部门任务清单,双向督促任务落实,对机构挂牌、事业法人登记、人员手续办理、档案移交等关键环节,建立周通报制度,倒排工期、明确时限,确保改革按图施工、扎实推进。二是加强事后评估。探索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调研评估,将涉改事业单位融合情况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评估、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部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将评估考核结果作为考量单位融合发展效果和机构编制动态调整的重要指标。三是抓实日常管理。持续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等工作,督促事业单位按照新职能、新定位、新机制开展工作,健全决策议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改革实现从 “物理整合”到 “化学反应”的转变。

长垣市委编办“四个聚焦”助力开拓“二次创业”新局面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委编办以改革为契机,统筹配置机构编制资源,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融入长垣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长垣 “二次创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聚焦基层治理,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明确主责主业。制定了《长垣市乡镇职责参考目录》,赋予乡镇112项社会管理权限,明确乡镇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为乡镇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规范行政执法。按照 “一办一队一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创建方案,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程序、执法案卷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提高执法公信力。三是夯实人员力量。通过 “减县补乡”将300余名工作人员全部充实到一线执法岗位,保障基层一线执法力量。

二、聚焦聚力蓄能,做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一是优化布局结构,大力精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整合撤并功能萎缩、分散重复设置、职责交叉重叠事业单位114个,精简事业编制1440名。二是围绕中心工作,系统重塑事业单位机构职能。跨部门整合机关后勤和公务接待、数据信息、检验检测服务职能;将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长垣分院与长垣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整合,实现强强联合。三是坚持民生导向,突出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将收回的事业编制向基层一线和重点民生领域倾斜,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增加编制90余名。

三、聚焦赋能增效,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是规范机构设置,构建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将长垣市产业集聚区整合为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由9个内设机构调整为6个;将5个县级专业园区调整为长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性质的园区管理办公室,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二是运用法治思维,科学确定开发区管理机构职能。积极推进开发区放权赋权改革,赋予开发区136项经济管理权限,实现开发区统筹发展规划、服务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

四、聚焦规范提升,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是理顺职责关系,构建精简高效新架构。按照 “建管分离、建管并重、权责一致”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将市住建局承担的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维护、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划转至市城管局,将市公安局承担的交通管理相关行政处罚权划转至市城管局,全面厘清城市管理部门与住建、公安、水利等部门职责关系。二是围绕民生重点,构建绿色发展新面貌。改革后,城市管理部门突出民生重点领域城市管理治理问题,先后开展了 “精修细护”市政设施管护、提升城市 “颜值”绿化建设等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开创改革新局面。

温县全力重塑事业单位发展新格局

2022年以来,温县紧抓改革机遇,将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一盘棋”思维推动改革跑出 “加速度”。

一、精细谋划改革,备好改革 “先手棋”。成立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形成改革合力。成立调研组,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理清改革的重点、难点、痛点,形成温县事业单位运行分析报告,呈县委主要领导参阅,为推进改革提供决策参考。紧盯改革时间节点,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 “温县方案”。将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各单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强化效能建设,下好改革 “关键棋”。成立县委党建研究中心,在符合规定的事业单位中设置专职党组织书记职务,全力推动温县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整合失业、养老等保险经办机构成立社会保险中心;整合疾控、公共卫生监督等机构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建设中心、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进度;整合组建农业产业服务中心,加挂四大怀药产业发展中心、种业发展中心牌子;设立人才专项编制池,调剂50名事业编制用于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通过改革,全县事业机构总数精减76家,机构精简率43%,事业编制精简率20%(其中全供事业编制精简11%)。

三、注重巩固改革实效,走好改革 “致胜棋”。开展单位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确保所有涉改单位限期整改。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严把关口,杜绝超编进人,将 “三定”规定执行落实抓在日常,实现监督检查协同推进。及时修订各单位机构编制台账,同步更新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持续开展机构编制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警示教育,提升机构编制法治化水平。

潢川县委编办“三向发力”助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见实效

今年以来,潢川县委编办持续做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后半篇”文章,在完善事项清单、优化基础设施、强化业务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助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见实效。

一、在完善事项清单上发力,着力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把完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作为基础性工作,印发《关于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规定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范围和有关要求;制定《潢川县人民政府交由乡镇人民政府行使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潢川县人民政府交由街道办事处行使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132项行政处罚权交由乡镇(街道)执行,上下贯通、权责明晰、运行高效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基本形成。

二、在优化基础设施上发力,着力强化执法保障。一是推行乡镇(街道)综合执法 “五统一”,统一执法流程、文书格式、场地标准、服装制式、执法标识。二是规范场所建设,全县21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按照 “三室一库”标准建立办公场所。三是充实人员力量,按照 “中心乡镇20人以上、一般乡镇(街道)15人以上”的标准选优配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目前全县基层行政执法力量达到370人。

三、在强化业务培训上发力,着力提升执法效能。紧紧抓住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这个关键,采取 “综合+专业”“培训+测试”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持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执法水平。树牢 “柔性执法”服务理念,将执法服务和普法宣传前置,通过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行动,乡镇(街道)私搭乱建乱挖、违规占道经营、随意乱扔垃圾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乡镇事业单位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机构编制实名制与档案管理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