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法兰西军事博物馆系列之七古代战争与盔甲武器(6)

2023-10-28陈传生张翼

轻兵器 2023年10期
关键词:火枪盔甲骑兵

■ 陈传生 张翼

17 世纪上半叶的战争

法国古代战争的历史,从远古时期一直延续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 世纪上半叶),即法王路易十三去世和路易十四登基的1643年,本部分呈现的内容即为法国古代战争历史的终结篇。

17 世纪上半叶,法国宗教战争已基本结束,但社会仍处于激烈动荡之中。1589 年法国瓦卢瓦王朝末代国王亨利三世遇刺身亡,亨利四世继承王位建立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任期间,颁布了第一部承认新教徒信仰自由的敕令《南特诏令》,实行宗教信仰上的宽容和解政策,化解新旧教教徒之间的仇恨,带领民众齐心协力重建历经多年战火遭受严重破坏的法国。不幸的是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终年57 岁。之后,亨利四世长子路易十三继承王位,成为波旁王朝第二代国王,因继位时年仅9 岁,由太后玛丽·德·美第奇摄政。

1617 年路易十三16 岁开始亲政,此后欧洲爆发了席卷全欧洲的宗教战争,即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参与这场战争的国家共有20 多个,投入兵力100余万人,造成军人和平民伤亡多达800 余万人。战争期间,路易十三在枢密院首席大臣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帮助下,实施了一系列于法国有利的外交政策。战争爆发初期,法国没有直接出兵,而是以金钱支持丹麦、瑞典进攻神圣罗马帝国,打击西班牙和德国哈布斯堡王朝势力。当丹麦,特别是瑞典在德国高奏凯歌时,法国又在外交上孤立他们,以维持中欧的平衡。但当瑞典战败,局势似乎朝着有利于奥地利的方向发展时,法国向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宣战,趁对方筋疲力尽之时,连战连捷,最终结束了长达3个世纪的西班牙和德国哈布斯堡王朝霸权,使法国成为新的欧洲霸主。1643 年5 月14 日,路易十三因骑马落水引发肺炎去世,终年42 岁。

博物馆展出的这一时期的盔甲武器展品和相关史料,着力展现了战争促使军事策略和武器装备发生的重大变化。

攻城盔甲和萨瓦头盔

17 世纪初,由于火枪火炮的广泛应用,一种专门在攻城战中使用的盔甲应运而生,其通过内部结构的特殊设计和加大盔甲钢板厚度来提升防护能力,以减少和避免枪弹造成的伤亡。

洛林公爵攻城盔甲(Armure de siège),由 头 盔、颈 肩 甲、胸背甲三部分组成,产自法国,约1630~1650 年。与常规盔甲相比,它的体积较小,高680mm, 宽390mm,防护部位仅限于头部和躯干,特别之处是胸甲带有特制的加强件,厚度超过10mm,整件盔甲质量达30kg 左右。很显然,披挂如此沉重的盔甲根本无法厮杀搏斗或骑马作战,它是为高级军官制作的攻城防护装备,用于前沿阵地查看敌军防御情况或指挥攻城作战。盔甲表面没有豪华装饰,看起来比较平庸,唯一的装饰性元素是固定在纺织品内衬的黄铜铆钉有规律地分布在盔甲部件边缘,铆钉衬垫为“洛林双十字”造型。该造型是法国洛林家族的纹章标志,自1099 年开始使用。据推测,展出的这件盔甲是为洛林公爵查理四世(1604~1675年)制造,后来被作为礼物赠送给色当公国领主布永公爵,在进入博物馆之前一直存放于色当城堡军械库里,存世量极少。

萨瓦头盔(Armets savoyards),是17 世纪初萨瓦公国军队装备使用的一种加强型头盔,配装骑兵和步兵部队,其中重型版本非常适于攻城。它因造型奇特而格外引人注目,还因承载一段著名的历史而扬名天下。

1602 年12 月11 日深夜,萨瓦公爵卡洛·埃曼努埃莱一世(意大利语Carlo Emanuele di Savoia)派遣一支2000 余人的部队对其邻国日内瓦发动突袭,当时日内瓦作为主权独立共和国,萨瓦公国对其觊觎已久不断骚扰侵犯,欲将其纳入本国版图。这次派出的部队由训练有素的西班牙雇佣兵组成,他们借着夜色通过云梯攀爬上城楼,守城士兵发现后立即开枪射击顽强抵抗。在城池即将陷落之时,日内瓦城内的圣彼得大教堂敲响了紧急动员的钟声,继而全城所有教堂的钟声一同响起,从睡梦中惊醒的市民们,无论男女都与民兵一起投入战斗,大家同仇敌忾,殊死抵抗,战斗持续至次日凌晨,最终迫使萨瓦侵略者在破晓之前仓皇逃离。自此以后,日内瓦将每年12 月12 日这一天定为“登城节”,并在日内瓦湖畔举行庆祝活动,纪念这场城市保卫战的胜利。同时,侵略者所佩戴的萨瓦头盔也一战成名。

各式各样造型奇特的萨瓦头盔,北意大利,约1620 年

长矛兵和火枪兵的装备

三十年战争促使欧洲军队在组织、装备、战术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荷兰,著名军事战略家拿骚的莫里斯为提升部队战斗力,重建常备军作战体制,从实战出发调整作战编队,改变步兵作战队形,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大大提高了作战实效。他将战斗单位从团调整为连,采用长矛兵居中、三排火枪兵居两侧的战术,避免了传统的“西班牙方阵”存在的兵员浪费现象,极大增强了作战灵活性和实效性。这些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军队战斗力,并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人的统治而获得独立,同时也对整个欧洲带来深远影响,促使欧洲各国都进行了所谓理性的军事艺术创新。步兵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长矛兵大为减少,火枪兵比例大幅增加。

火枪兵和长矛兵单兵武器装备,荷兰画家雅克布·德·盖恩《武器练习》插图,1608 年

火枪手4 个射击准备动作要领,荷兰画家雅克布·德·盖恩《武器练习》插图,1608 年

埃柏农公爵的盔甲,法国,1606 年

博物馆展示了一批欧洲17 世纪出版发行的图文资料,真实再现了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军队的外在形象和武器装备。《战争中的苦难和不幸》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亚克·卡罗特(Jacques Callot 1592~1635 年)绘制的系列版画,发表于1633 年,采用写实的手法直观地反映了三十年战争给欧洲社会造成的深重灾难,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幅描绘部队集结场景,可以看到骑兵、长矛兵、火枪兵等不同兵种的形象以及配备的武器装备。1608 年著名荷兰艺术家雅克布·德·盖恩(Jacob de Gheyn,1565~1625 年)绘制的《武器 练 习》(Les exercices d’armes),是欧洲有史以来最早出版的、最著名的武器图册和军训教材,它通过117 幅铜版雕刻细腻地表现了17 世纪各兵种单兵武器装备的标准配置,详尽介绍了各种武器的操作要领。从中可以看到,长矛兵的装备有胸背甲、腿甲、头盔、剑和长枪(长4~6m);火枪兵的装备有胸背甲、腿甲、头盔、火绳枪、火药壶、枪架和佩剑等。另有4 幅绘图,专门表现火枪手在操作使用火绳枪过程中的4 个标准动作要领。

博物馆的实物展品非常丰富,包括各式盔甲、长枪长矛、火绳枪、簧轮枪等步兵使用的武器装备。一件英式半身盔甲,由卡巴塞特式头盔、胸背甲和短裙式大腿护甲组成,年代约1610~1620 年,系17 世纪英国长矛兵盔甲的经典样本。一件来自瑞士的半身盔甲,匹配半敞面式轻盔,制作比较精良,是步兵军官的防护装备,手臂护甲上点缀的一对兽头浮雕,显示了与普通士兵盔甲的差异。一件法式半身盔甲,带有细腻的蚀刻、嵌金、镀金装饰,通过对纹饰的解读可以确定其为埃柏农公爵让·路易·德诺加来·德·拉·瓦莱特所有,他曾在亨利三世、亨利四世及路易十三执政期间担任法国步兵军官。

形状各异的战戟,法国,17 世纪上半叶

1 ~3 火绳枪,法国圣埃蒂安皇家军械厂,1680 年4 火绳枪,荷兰,1620 ~1630 年5 ~11 火绳枪,德国泽拉,1630 ~1650 年12 簧轮枪,荷兰,1660 年13 簧轮/火绳枪,法国,1625 年14 ~17 簧轮/火绳枪,荷兰,1630 年18 簧轮/火绳枪,法国,约1630 年19 ~20大口径簧轮枪,荷兰,1620 ~1630 年21 火绳枪枪机22 簧轮榴弹发射器

1 ~6 马克西米连一世卫队的火绳枪7 火绳枪,日内瓦,1600 年8 簧轮枪,德国?1610 年9 簧轮/火绳枪,德国,17 世纪初10 火绳枪,德国,1600 年11 火绳枪,荷兰,1600 ~1620 年12 火绳枪,色当的尼古拉-克拉斯,1630 年,为巴黎警卫队制作13 八响火绳枪,纽伦堡,1600 ~1620 年

一个较大的落地式展柜展示了形状各异的战戟,每一件都制作精良。在17 世纪,这些战戟虽然仍作为步兵武器在战场上使用,但更多的是体现其仪仗功能。

两个火枪展柜展出了30 余件火枪兵使用的武器,包括火绳枪、簧轮枪、簧轮/火绳枪以及火药瓶等,其中还有一支比较少见的小型榴弹发射器。这些武器产地主要集中在法国、德国、荷兰。

重骑兵和轻骑兵的装备

展示的两幅版画来自17 世纪欧洲著名军事作家约翰·雅格比(Johann Jacobi)编著的《骑兵的组成和原理》(Instruction des principes et fondements de la cavallerie)一书。1616 年出版,两幅版画插图详细描述了三十年战争初期骑兵的单兵配置,剑、长矛和全身盔甲仍然是当时重骑兵不可或缺的装备,簧轮手枪正式成为骑兵的标准配置。

展示的另外一幅插图描绘的是手持簧轮枪的骑兵与敌方步兵火绳枪手近距离交火的场景。

展出的骑兵盔甲有重骑兵全身盔甲和轻骑兵半身盔甲,制作精良。一件重骑兵全身盔甲,带有细腻的蚀刻镀金装饰,年代为1600~1610 年,来自法国贵族索克斯·塔瓦内家族(Saulx-Tavannes)。一件轻骑兵半甲,年代为1630 年左右,匹配的卡巴塞特头盔为17世纪法国贵族阶层流行的绅士礼帽造型,带有原始的天鹅绒里衬,体现了当时的服装时尚和盔甲所有者的贵族身份。

一件使用水牛皮制成的紧身束衣,被称为布夫坦(Buffletin),长1.1m,宽0.5m,约1630 年法国制造,匹配的是卡巴塞特式头盔和一副覆盖喉咙和胸口的颈肩甲,这种轻便的防护衣出现于17 世纪30 年代,与全金属的半身盔甲相比,增强了骑兵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三十年战争初期骑兵单兵武器配置标准,《骑兵的组成和原理》插图,作者约翰·雅格比,1616 年

骑兵与步兵火绳枪手交火,《骑兵的组成和原理》插图,作者约翰·雅格比,1616 年

重骑兵盔甲,来自索克斯-塔瓦内家族,约1600 ~1610 年

一件来自波兰的小型盔甲,年代为1640~1650 年,其独特的甲片形状和组合方式使之看上去好似动物的鳞片,这种风格的盔甲表现的是波兰贵族传统的“萨尔玛提亚式”(courant sarmate)文化。两个波兰轻骑兵头盔,带有鲜明的东方色彩,仿制于土耳其人的奇查克头盔(Zischagge)。

展出的骑兵簧轮手枪共计27支,另有6 个火药壶。手枪大多来自德国,另外还有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安特卫普、日内瓦、苏黎世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明在17 世纪簧轮手枪的制造和使用已经十分普及。按照单兵武器配置,一个骑兵配备一对手枪,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成对制造,在展品中可以看到成对的手枪居多。展品中还有一支复合型斧子手枪,约1670~1680 年德国制造,该枪为燧发式,是一件较为少见的复合型武器珍品。

“萨尔玛提亚式”盔甲,波兰,约1640 ~1650 年

轻骑兵半身盔甲,配有绅士礼帽造型头盔,头盔带有原始天鹅绒里衬,法国,约1630 年

骑兵牛皮衣与匹配的头盔和颈肩甲,法国,约1630 年

专门用于海战的舰炮

一门法国海军战舰火炮采用青铜铸造,长2.90m,发射8 磅炮弹,产地法国勒阿弗尔,1636 年制造,建造师让·德·金德塔尔(Jean·de·Guindertal)。这 门 大 炮是法兰西王国首席大臣红衣主教黎塞留为海军特别订制的战舰火炮之一,当时黎塞留制定了一项宏伟的海战武器发展计划,以建立强大的法兰西王国海军。这门专为海军建造的大炮第一次将其与陆战火炮区分开来,炮身除了带有路易十三的加冠首字母“L”之外,还有一个海军锚的标志,以示其专属服务对象。(全文完)

炮身上有海军锚标志,专属为海军建造

猜你喜欢

火枪盔甲骑兵
骑兵政委 邓永耀
身体的盔甲——皮肤
穿盔甲,慢慢爬
奥拉夫的盔甲
骑兵之败
穿盔甲的大蟀哥
千万别当火枪兵
蒙古骑兵,所向无敌
长距离爆震式点火枪设计
原始部落火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①——岜沙苗族人类学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