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的快乐小农夫
2023-10-28尚柯文睡大宝
文/尚柯文 图/睡大宝
我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村,家里有房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不过,听爸爸说,我们以前的生活可不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之前,大概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时候,那时候族人没有房子和田地,每天靠打猎和摘野果、采野菜生活。为了追逐野兽,他们经常搬家,在一个地方住不了多久就又要离开。遇到成群的凶猛野兽,族人们还经常受伤,挨饿也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不再在打猎的时候受伤,有聪明的族人想了个好办法,把从山里抓到的野兽用篱笆围起来,每天喂养它们,这样一来就不用每次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打猎了。一开始,族人们养了好多动物,有小牛、小狗还有小猪。渐渐地,族人们发现小猪吃得最杂、长得最快,性格也最温顺,于是就把猪当成“居家旅行”的“必备家畜”。
除此之外,聪明的族人吃完打猎得来的鹿、水牛等大型动物的肉后,还把它们的骨头也利用起来了。这些动物的肩胛骨被打磨、清洗干净后,再配上木柄,就能做成一把把骨耜(sì),挖起土来又轻巧又方便。过了不久,族人们就在荒地上开垦出了一片片能种粮食的土地。
有了猪,有了田,族人们终于不用总是搬家了,于是在田边盖了房子,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定居在河姆渡这个地方了。
你们看,现在我的生活比起他们好了许多呢,不管是田地还是猪崽都要多得多。哦,对了,族人还发明了烧制陶器的技术,采用“熏烟渗碳”(让窑中浓烟里的碳粒渗入坯体表面使之变成黑色)的工艺,烧出了许多人们喜欢的黑陶。这种黑陶器具又结实又方便,能煮饭也能盛水,我家里就有一件这样的陶缽(bō),可我总觉得它黑黑的不太好看,所以打算把家里养的最可爱的小猪的样子刻上去。小猪可是我家重要的成员,也是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不信你看“家”这个字,上半部分为“宀”,像屋顶;下半部分的这个“豕(shǐ)”,就是“猪”的意思。在屋顶下养了猪,也就有了家啦!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骨耜 浙江省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猪纹陶缽 浙江省博物馆藏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总面积40000 多平方米,距今约7000 至5000年。遗址的地下文化堆积埋藏深度大多在海平面上下,这样的环境十分利于有机物的保存。因此,那里出土了不少保存得很好的稻谷壳、橡子、树叶、动物骨骼等,这才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几千年前河姆渡人的快乐生活。
河姆渡遗址有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河姆渡人”会栽水稻,还会为了适应潮湿环境、防止野兽侵扰而修建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两层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建筑上运用了榫卯技术。此外,他们还会制造并驾驭舟楫(jí),活动范围从陆上扩展到了水上。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都是中华远古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因此在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