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施分析
2023-10-28张磊
张磊
安徽广电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88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BIM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计划编制的效率,减少施工现场管理的错误和漏洞,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此外,BIM技术可以协调不同专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减少误差和冲突,提高效率和质量。
1 BIM技术的定义与技术原理支持
B I M 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 u i l d i n g I n f o r m a t i o n Modeling)的简称,它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筑模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方法。BIM技术将传统的平面设计转变为三维建模,并将建筑模型和相关数据整合在一起,以便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进行信息交流和协作。其基础原理是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数字化建模,通过将建筑模型与各种工程数据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的建筑设计和管理。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优势和不足
2.1 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优势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BIM技术可以将建筑设计转化为三维模型,并将不同专业工程的模型集成在一起,实现全过程数字化设计。通过模拟和协同,可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了误差和冲突,提高了效率。②降低建筑施工成本: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材料和构件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浪费和重复工作,从而降低建筑施工成本。③提高施工质量: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和监控,实时了解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施工质量。④改善施工安全: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施工场景,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改善施工安全。⑤促进项目协作和沟通:BIM技术可以为不同专业工程提供一致的工作平台,促进项目协作和沟通,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效率。
2.2 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劣势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虽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劣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需要高昂的投资:BIM技术需要使用专业的软件和硬件设备,需要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和维护。②需要建立良好的数据协调机制:BIM技术需要对不同专业工程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协调,而不同工程专业的数据来源和标准不一,需要建立良好的数据协调机制,否则可能导致数据冲突和误差。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3.1 工程量清单和造价管理
重点一:工程量清单的BIM化管理。
工程量清单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是施工管理过程中计算成本和编制施工计划的基础,还是评价施工质量和监控工程进度的重要依据。具体实施策略如下:①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清单库。将BIM模型与工程量清单相结合,实现工程量清单信息的自动提取、自动计算和自动更新,从而减少人为误差和重复劳动,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②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清单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工程量清单管理平台,实现工程量清单信息的统一管理、协同共享和动态更新,为施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1]。③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清单质量控制体系。采用BIM技术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质量检查和分析,从而保证工程量清单的精度和可靠性。
重点二:造价管理的BIM化管理。
造价管理涉及整个施工过程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具体实施策略如下:①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平台。通过BIM技术对工程信息进行集成、协同和共享,建立一个统一的造价管理平台,实现整个施工过程中造价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实时更新。②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模型。通过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模型,实现成本估算和预算的自动化、精准化和实时化,从而为施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③建立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体系。采用BIM技术对施工成本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控制和分析,实现成本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反馈,为施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3.2 设计协调和碰撞检测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主要从设计协调和碰撞检测两个角度入手,具体如下:
重点一:设计协调策略。
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设计协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体实施策略包括:①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BIM技术的应用中,各专业之间需要共享数据和信息,因此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专业的设计数据集成在一起,方便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②制定设计协调流程:设计协调流程是设计协调的重要保证,其主要目的是规范设计协调的具体流程,确保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顺畅[2]。③指定专人负责设计协调:指定专人负责设计协调是设计协调的重要保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冲突解决,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重点二:碰撞检测策略。
在BIM技术应用中,碰撞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不同专业之间的冲突问题,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具体实施策略包括:①建立3D模型: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工程项目的3D模型,方便进行碰撞检测和协调。②制定碰撞检测流程:制定碰撞检测流程是保证碰撞检测的重要保障,其主要职责是规范碰撞检测的具体流程,确保各专业之间的冲突得以及时发现和解决。③指定专人负责碰撞检测:指定专人负责碰撞检测是碰撞检测的重要保证,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项目的碰撞检测和冲突解决,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不过,该部分由于技术性较强,所以工程施工管理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建立BIM技术培训机制,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掌握BIM技术的应用和操作;②建立BIM技术管理机制,包括建立BIM技术应用规范和标准、建立BIM技术数据管理规范等,确保BIM技术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③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应用BIM技术,确保其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3.3 进度计划和资源管理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现施工管理过程的高效、精准、可靠。具体分析如下:①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计划管理体系,实现施工进度计划信息的自动提取、自动计算和自动更新,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②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施工资源信息的自动提取、自动分配和自动监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管理精度。③建立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为施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优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④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对施工安全风险的预测和控制,为施工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4 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监控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从质量管理和验收评定角度入手,需要在实践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4.1 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建筑模型,实现对施工质量信息的自动提取、自动检测和自动修正。建筑模型可以将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材料规格、施工工艺等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建筑模型,这为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了全方位的依据。通过建筑模型,可以对施工质量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包括工程量信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数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检测数据等[3]。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质量隐患,提高施工质量。
3.4.2 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验收评定体系。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验收评定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建筑模型,实现施工成果的自动提取、自动评估和自动反馈。建筑模型可以将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施工工艺等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建筑模型,这为验收评定提供了全方位的依据。建筑模型可以对施工成果进行自动提取,包括构件尺寸、形状、位置、连接方式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施工成果的自动评估,提高验收评定的精度和效率。
3.4.3 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问题处理体系。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问题处理体系,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自动识别、自动定位和自动处理。建筑模型可以将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施工工艺等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建筑模型,这为问题处理提供了全方位的依据。利用建筑模型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动识别和定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通过问题处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问题处理效率和精度。
3.5 质量管理和验收评定
BIM技术还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BIM模型中的信息可以被多个相关方共同使用,如设计师、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等,他们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共同查看和编辑模型信息,实现协同工作。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可以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和传输,减少误差和风险,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比如在验收评定方面,BIM技术可以实现全过程的记录和跟踪,为后期的验收评定提供依据。BIM模型中包含了所有施工过程的信息,如施工记录、质量控制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等,这些信息都可以被记录下来并与BIM模型进行关联。在验收评定时,可以根据BIM模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工程是否符合要求。
图1 BIM技术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可视化应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和实际应用案例的验证,得出了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显著优势,同时也揭示了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未来,应进一步推进BIM技术的应用,优化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实现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