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高层医院建筑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以成都新华医院设计为例

2023-10-28段蓉强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0期
关键词:流线新华高层

段蓉强

四川省骏地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成都市新华人民医院是一家国家三级乙等的民营综合医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是城东片区最大规模的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由于项目位置重要,就诊人流量巨大,原有老门诊楼与住院部不能满足现有及发展的需要,现需进行原址新建扩建设计。

该项目医院总建筑面积为99778.18m2,高度为119.5m,床位为1000床,地上31层,地下3层。新华医院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性和示范意义。

1 新华医院的建筑设计创新点

1.1 尊重环境——平衡环境不利因素,综合利用环境条件

新华医院位于主城区的居住区内,用地十分紧张,但该地区医院缺口较大,因此地块规划条件的容积率较高。医院紧临主干道,周围既有建筑环境情况和交通关系非常复杂,所以建筑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场地的交通、日照与医院功能和流线的组织等问题,合理利用有限空间,使总图布局对周围住宅日照影响最小,又要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和后勤等功能有序组织,交通流线清晰合理,与原有保留医院用房以及城市环境协调统一,因此项目设计的难度非常大。

1.2 人性化设计——空间尊重人性

新华医院创造了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利用中庭组织空间,并在所需位置都细致的考虑了无障碍设施,将这一人文关怀落实到了具体设计中,例如医院的室外人行道均设置盲道,地下车库设置无障碍车位,医院门厅设置无障碍入口及坡道,上部设置雨棚,各层均设的无障碍电梯及无障碍专用厕所等,体现了医院空间对人性的尊重,让病患体会到温暖与关爱,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1.3 适用——建筑空间、功能、立面处理

设计采用现代化医院模式,布局紧凑,设计了多样化和具有未来发展性的医院功能空间,医疗流程高效,体现了医院的实用性及可持续性。建筑外观挺拔现代,细节进行了大量的推敲,利用白色竖向铝板和玻璃幕墙墙的对比,控制造价的同时也体现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如图1、图2)。

图1 新华医院外立面

图2 新华医院外立面

1.4 科学——建筑统筹,各专业紧密融合

该医院是高度为119.5m的超高层医院,具有一定设计难度。建筑专业紧密协调配合结构和设备专业。

本工程针对持力层为密实卵石层,承载力为850kPa。主楼采用筏板基础,裙楼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抗水板,基础变形和承载力满足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为了有效提高结构安全性,主楼13层以下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同时也节省了一定柱体面积。在抗震防灾方面进行了特别设计,本工程的梁、柱纵向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结构设计经济合理,充分满足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求,科学的结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项目在有限的平面空间内,设备采用智能化系统,专业高效的精密安排各类设备管线,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模式对设备进行监控;建筑专业科学统筹,设计严谨,很好地满足了医院建筑空间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1.5 生态——绿色医院

医院作为绿色建筑,节地、节材、节能,设计尽量在有限用地内考虑了医院的绿色环境,隔绝城市主交通的嘈杂,打造公共景观轴,在医院建筑中增加绿化休闲空间,利用架空层、屋顶平台绿化等,结合景观设计,给医患人员创造了可贵的室外绿色活动场所,并结合开窗位置的选择来引导气流,制造微气候,不仅节约能耗,使用环境也更舒适。项目流程中对医院污染水的处理、有害气体的处理、医疗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均能体现绿色、安全、环保的理念。

1.6 完成度——关注细节的设计及高完成度的控制

项目对空调百叶的设置作了仔细考究,巧妙地与外墙装饰进行统一设计,结合整体,美观大方; 通过材质细节对比,体现建筑品质,通过细化窗户及开启扇关系,良好解决了采光通风与视觉干扰的矛盾;在细节设计中充分体现无障碍的人文关怀;在室内设计中也关注空间细节设计,以较高的完成度实现与整体统一风格的延续。

1.7 影响——服务主城,地位显著

成都市新华医院人民医院住院部扩建项目是城东片区最大规模的民营非营利性医院,有1000床的病床配置,解决了老城片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项目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性和示范意义,本次设计打造高品质的医疗建筑空间,适应了医院未来的医疗服务和发展需求,体现了设计的社会价值。

2 高层及超高层医院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近年来医院的建设量逐步上升,同时由于医院便民和急救的需求,多选址于城市交通便利、功能配套齐全的地块。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使集中化的高层医院建筑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特别住院楼部分因为功能单纯,相较于门诊与医技部分,更适合设置于高层部分[1]。然而因为医院本身的功能特点,住院楼内存有氧气瓶等大量易燃可燃物,高层医院的人员众多、人流复杂,遇到送餐时人员疏散困难,送餐人员及家属与医护人员流线交叉, 所以消防疏散是高层及超高层医院建筑设计的最大问题[2]。

其次,高层医院在建筑上的通风设计也是容易忽略之处,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时期,通风不足,通风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在很多高层医院的使用中就暴露出来,容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室内空气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3 设计解决策略

对于高层医院在建筑上的消防疏散问题、易交叉感染问题,主要的解决策略为进行合理有效的流线设计与建筑通风设计,并为远期发展需要考虑病房的弹性设计并预留一定疏散尺度的冗余度。

3.1 合理有效的流线设计

高层及超高层医院人员众多,流线复杂,尤其是住院病区容易因电梯数量不足导致大量患者、家属、探视人群拥堵。设计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3.1.1 根据医院床位及门诊流量合理设置电梯数量并均衡布局,采用高、中、低分区电梯解决门诊、住院、办公等人员分流的问题。根据病床数和探视人流设置足够数量的探视电梯,以缩短探视人群到达的时间。 新华医院按照住院部预留床数1000床进行设计,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规定,诊床比为3∶1,即门诊人数为3000人。裙楼部分共设置了19部电梯,充分满足使用要求。

3.1.2 住院部电梯分组设置,以便合理引导和组织患者及家属、办公、洁物和污物流线,形成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清晰流线。医护人员使用专门的医生梯和通道进入医护区;患者和家属由公共电梯进入各个病区;药品由院内物流系统送达各指定区域;污物收集后经污梯送至污物收集点。

3.1.3 竖向交通位置明显,导视系统清晰,人员进入后可及时分流,避免聚集产生拥堵。新华医院门诊部分主要医梯有4部,并正对门诊大厅入口及导医台,位置明显易达。疏散楼梯为裙楼,有5部防烟楼梯间,主楼3部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总共4部,均可便捷的从负三层地下室到顶层,总运行时间小于60s。

3.1.4 主要疏散楼梯和走道宽度应留有富余尺度,合理组织二次候诊等候区、休息区,并结合中庭绿化,营造流畅的交通空间,疏散走道尽量减少较长的尽端[3]。例如新华医院围绕主中庭组织清晰的交通流线,高层的病房部分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疏散距离小于24m,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疏散距离不大于12m。

新华医院1~5层为门诊区,6层为手术区,8~13层与17层为医技部分,14~16层、18~19层,21~30层为住院部,7层和20层为避难层含设备层。门诊每层疏散人数约为500~800人,计算楼梯宽度为8m,住院部每层疏散人数约为200人,8~31层楼梯疏散总宽度为5.15m,不仅满足消防设计要求,也预留了一定冗余度。

3.2 高层医院的建筑通风设计

因高层医院建筑的自身特点和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较高,建筑上应充分考虑有效合理的通风设计,从而营造健康舒适的医院室内环境。例如在新华医院的设计中确保门诊区和住院区外窗有效的开启面积,引导城市主导风进入建筑内部,结合裙房中庭天窗及边庭开启扇形成室内通风廊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3 机电设备设计

除满足医院用电负荷和医疗设备的安全性以外,高层及超高层医院应重点以气流组织管理为出发点,解决室内空气安全问题,通过有组织的通风设计,划分洁净区、次洁净区、清洁区控制内部压差梯度,控制通风路径合理的风口位置,提高通风效率;设计应考虑通风彻底、安全稳定的独立送排风系统,杜绝新排风的交叉感染。

3.4 病房弹性设计

在满足病床数需求下,病房设置多种模式——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对于单人间、双人间等按三人间的模数设置,氧气带等设备设施都可按照三人间设置,这样可以在病床紧缺的情况下,灵活转换病房,满足病床缺口,同时电梯数量和疏散楼梯及走道的宽度也应同时具备一定冗余度,为高层医院未来的远期发展留有一定余地。

4 结束语

近年来高层医院建筑的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医院高层住院楼内存在易燃物较多、人员数量多、疏散困难且距离长、消防管理缺失等缺点,有严重安全隐患, 因此,医院建设在强调建筑形象标志性与功能综合性的同时,更应重点关注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同时由于高层医院人流复杂,更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建筑自然通风与设备机械通风应充分结合考虑,并充分利用设备的智能智慧化系统,提升医院的整体空间质量。

成都新华医院是超高层医院设计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其设计创优点的总结分析,提出高层医院建筑设计的关键策略,可作为未来高层或超高层医院设计思路的借鉴。

猜你喜欢

流线新华高层
踔厉奋进续写新华章
高层动态
几何映射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乱发脾气的小熊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遏制暴力伤医高层发力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
CO2混相驱五点井网流线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