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炼成的

2023-10-28张佳怡孙亚敏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别人家的孩子管教铁路

张佳怡 孙亚敏

《铁路边的孩子们》是英国作家伊迪丝·内斯比特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原本幸福甜蜜的家庭遭遇变故,爸爸被人陷害抓走,妈妈和三个孩子不得不离开家,搬到乡下铁路边一座破旧狭小房子里生活的故事。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刻画了三个个性鲜明的孩子。姐姐罗伯塔很有主见,细心谨慎,总是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弟弟妹妹,是妈妈最贴心的依靠。彼得调皮、勇敢、有担当、有正义感,时刻牢记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立志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妹妹菲莉丝人小鬼大,古灵精怪,有自己的是非观。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后,三个孩子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与懂事,从需要父母呵护的小娃娃逐渐成长为妈妈的得力助手,在妈妈痛苦的时候体谅并安慰妈妈,还彼此鼓励,互相陪伴,度过了艰难的时期。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别人家的孩子”呢?我认为,最大的促成因素是家庭教育,特别是母亲对孩子们的影响。

平等交流,适时示弱

开篇起,读者就能感受到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父母非常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尊重每个人的特性,与他们平等交流。孩子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内心。书中,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妈妈向孩子们求助。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妈妈第一时间郑重地告诉孩子,“家里发生了不幸的事情,我需要你们的帮忙,希望你们能够体谅我”;在自己感到难过时,也会主动向孩子坦白,不刻意在孩子面前强撑。孩子们感受到妈妈的辛苦,互相监督彼此的行为,尽最大的努力让妈妈少为他们操心。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田国秀说:“必要的示弱是父母的教育藝术,这样做意味着让孩子成为生活主角,培养他的责任感。”智慧的家长能够看见孩子的成长需求,将孩子看作平等独立的、有独特想法和感受的个体,并通过适当巧妙的“示弱”,来传递对孩子的信任,激发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积极乐观,热爱生活

书中,妈妈对生活的态度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家庭遇到严重打击时,妈妈决定暂时向孩子们隐瞒爸爸被抓走的真相,虽然此刻妈妈的内心无比煎熬,但即便这样,她依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情,用积极乐观、永远心怀希望的精神滋养着三个孩子。她会在闲暇时刻像往常一样给孩子们读自己写的故事,与孩子们交谈;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做坚强的后盾,给予他们建议;对孩子们的每一个疑问、每一个天真的点子,她都耐心地解答,营造了许多美好的瞬间。因此,即便妈妈多次提到“我们家现在已经很穷了”,读者依然会觉得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朴素而温馨,简单的生活中流淌着细水长流的幸福。我们会看到,即使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离开了豪华的房屋,孩子们依然乐在其中,对生活充满激情,并没有过多抱怨。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而不同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书中的妈妈乐观、积极,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和善而坚定的家庭氛围,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培养出自律、知足常乐、有责任感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童年的经验将决定孩子人生的底色和发展方向,良好的早期经验在孩子心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最终成长为不易被压垮的大人。

信任孩子,给予自由

书中叙述了三个孩子在铁路边发生的惊险故事,他们一次次用自己的英勇机智征服了读者。对于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妈妈给予了他们最大程度的自由和信任,不打压孩子的自信心,在安全合理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自由地实践他们的想法,不作过多的干涉,只是给出一些可以完善孩子计划的建议。也正因如此,三个孩子都阳光自信,创造力与实践力兼备。

如何在管教和与孩子做朋友之间找到平衡?书中的妈妈给我们做了一个优秀的示范。妈妈给予孩子自主的权利,并向孩子耐心地解释提出的限制,愿意与孩子合作、探讨。家长在与孩子交往的时候,不能仅是朋友这一层角色,否则就无法树立威信,在管教孩子时愈发困难。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事先定好规矩,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让孩子理解而不是盲目服从,在规矩之外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做他们的朋友,提供鼓励和帮助。

幸运的人一生都会被童年治愈。铁路边的孩子们虽然并不富有,但是我相信三个孩子一定会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尤其是这一段在铁路边的特别经历。在这里,他们收获了美好的友谊、惺惺相惜的默契、宝贵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同舟共济、彼此支撑,共同拥有的温暖记忆。

猜你喜欢

别人家的孩子管教铁路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印媒:中国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不要学“别人家的孩子”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别人家的孩子”
WHERE ARE WE GOING, 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