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野下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与推进
——2022 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2023-10-28安丽哲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类学艺术文化

安丽哲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100012)

2022 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热点,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人类与相关学科的理论探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艺术功能及风格文化史研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反思、关于艺术乡村建设及相关政策的研究。本文将对上述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状况逐一进行分析评述。

一、艺术人类学理论推进与相关学科的探讨

2022 年,艺术人类学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学科的特征与形态、中西方学科理论与批评等问题展开。近年来,新文科的综合性研究,成为各个学科发展的一个趋势。艺术人类学以艺术与人类学视角为共同切入角度,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广泛联系各个专业的人才优势,这非常符合新文科的文理交融,超学科或跨学科的发展理念。本年度的新文科综合研究,也成为艺术人类学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题目。方李莉指出“当人类社会面临重大危机时,不仅需要科学、哲学、人类学以及各人文社会学科的联合出场,也需要艺术参与拯救……艺术人类学应充分认识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其融入新文科理念中,努力发展新的研究范式,人类社会的未来提出新的思考,并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1](5)在关于艺术人类学的形态分类问题上,冯雪峰根据艺术和人类学不同的结合方式,将其分为“关于艺术的人类学”“与艺术在一起的人类学”和“作为艺术的人类学”(参阅冯雪峰《艺术和人类学的相遇方式:关于艺术人类学的形态学梳理》,载《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三种主要的研究形态。安丽哲则从新文科角度探讨了门类艺术人类学能为艺术学做什么的问题,即“门类艺术人类学研究群的兴起为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当代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艺术门类入手,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在具体的空间与维度中,实现对艺术本体与社会、文化、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探讨,并且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尝试结合所有相关力量解决复杂问题,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这无疑为中国艺术学在新文科视野下的‘超学科’建构探索出一条具体路径。”[2](67)

就中西方艺术人类学的理论研究来说,李修建在论文中对“艺术人类学经典译丛”中已经出版的4 部译著《原始艺术》《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进行了详细的归纳与解读,他指出这4 部译著集中于西方艺术人类学对基础理论的探讨,可以对国内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提供参考(参阅李修建《艺术人类学的经典译介与学科建构》,载《艺术评论》2022 年第7 期)。关祎通过对西方艺术人类学的梳理对中国艺术人类学进行反观与思考,论文内容涉及艺术人类学在西方学界以及中国学界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对象、理论与流派、研究现状与趋势等问题(参阅关祎《西方和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交流》载《青海民族研究》2022 年第1 期)。王永健以艺术人类学为关键词,梳理了中西方学术视野中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视域等问题(参阅王永健《艺术人类学》载《民族艺术》2022 年第4 期)。陈量通过梳理马林诺夫斯基到盖尔、墨菲和范丹姆等人类学家关于艺术与物品之间的关系的论述,重思艺术的社会能动性和“物的中心论”,探讨了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和文化意义实践的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参阅陈量《“魔法棱镜”: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艺术与物品》,载《美术大观》2022年第11 期)。本年度,有关重要的西方艺术人类学者评述文章有两篇,都是关于阿尔弗雷德·盖尔的研究。一篇主要阐述其艺术能动性的思想,即从符号学分析范式之外寻找途径,聚焦于艺术生产过程,将分析的重点从艺术“作为文本”到“作为行动”(参阅张晖《走出审美:盖尔的艺术人类学》,载《读书》2022 年第8 期);另外一篇则是对其生平、学术理论与思想做了详细的概述(参阅李修建《阿尔弗雷德·盖尔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载《艺术设计研究》2022 年第6 期)。

门类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探讨今年也取得了很多进展。罗易扉探讨了欧美影像思想史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欧美影像人类学出现多重理论取向,其中,人类学电影主张消解主位与客位的对立关系,以温和与朴素的态度处理影像的叙事与表达(参阅罗易扉《事物的回音:欧美人类学影像的“词”与“物”》,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 年第12 期)。音乐人类学关键词研究在本年度推出了“历史民族音乐学”(参阅赵书峰,肖志丹《历史民族音乐学》,载《民族艺术研究》2022 年第2 期)“城市民族音乐学”(参阅谈瀚镁,赵书峰《城市民族音乐学》,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 年第3 期)两篇。朱奕探讨了中国舞蹈人类学研究的“新文科”特性(参阅朱奕《中国舞蹈人类学研究的“新文科”特性》,载《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 年第4 期)。

设计人类学今年也有一本译著问世,《设计人类学:转型中的物品文化》(奥地利,艾莉森·J.克拉克 著,王馨月 译《设计人类学:转型中的物品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年版),该书主要从设计人类学的角度,以个案的形式将与设计相关的社会现象呈现出来,深入探讨了设计物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具体人群的设计实践。国内设计人类学还处于起步阶段,该译著将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国际前沿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的视野。

此外,人类学的理论对艺术研究颇有助益,同时通过艺术也可以探讨人类学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赵旭东强调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艺术,将不再是关注于艺术本身,而是在从一种权力支配的时代而转向于个人权利诉求的时代中,艺术背后体现出了权力与文化之间各种复杂而隐秘的,具有扩展性的人类学研究主题(参阅赵旭东《权力的时代及其文化的表达——一种政治人类学用之于艺术品创造的分析与解释》,载《民族艺术》2022 年第4 期)。

在著作方面,译著《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的内容涉及到全球多个地域,多种民族,多种类型的艺术创作,综合多学科理论探讨艺术所承载的民族记忆和其背后的文化功能(美国 A.大卫·纳皮尔 著,张嘉馨,牛忠光 译《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年版)。译著《审美人类学》(荷兰范丹姆 著.李修建,向丽 译《审美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在本年度进行了再版,增加了“序曲:美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第六章 功能美学:非洲社会文化生活中美与丑的融合”两章,此次再版既是作者范丹姆对上一版的补充,也是他对自己近些年学术研究及观点的总结。《中国艺术人类学述论1980-2020》(安丽哲《中国艺术人类学述论1980-2020》,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对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史进行了一个较为综合的描述,内容涉及中国艺术人类学兴起的背景,关键概念的探讨,全国性组织机构的作用,与西方学者的互动与影响以及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未来方向等问题。《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2020》(李修建,安丽哲 主编《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2020》,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包括七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办的“当代艺术人类学论坛”,文中的讨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关于乡村振兴实践的梳理与讲述;二是关于民间文艺学的学术史和方法论;三是从人类学视角研究社会、文化发展。书稿中所涉内容都与当下社会密切相关,通过该书可以了解与艺术人类学有关的学科中较为前沿的研究。这些探讨对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国内的美学、艺术学研究多有助益。

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也是近年来艺术人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本年度这个方面的研究聚焦于日常生活的文化形象研究、美学探讨以及视觉形象的社会功能探讨,如视觉形象如何促进跨民族交流以及构建民族认同感等。

在构建国家、民族共同体文化形象层面,学者们不止将眼光聚焦于带有民族特殊性的文化形象,也提出了立足于日常生活的文化形象。如巴胜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塑造,不仅要融合进中国人的生活中,更需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参阅巴胜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三境:“入眼悦耳”“身体力行”“无象入心”》,载《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有学者从传统乡村美学中探索民族家国文化形象。如谢旭斌、李雪娇认为“在传统村落的乡村社区向现代乡村社区转型的时期……探究传统乡村景观中的空间特性艺术审美、家园共栖意识等社区精神的现代延续与话语转型,是培育现代乡村社区文化的重要路径。”[3](32)孟凡行通过对国庆视觉形象形成机制的多层面分析,阐发了如何运用国庆的视觉形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与方法(参阅孟凡行,傅国群《国庆视觉形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文化遗产》2022 年第5 期)。

有的学者选取多民族间或民族跨地域间共同的视觉形象与艺术符号,研究民族交流交融下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记忆。如季中扬探讨了视觉形象的作用,认为其可以激活人们共同的情感,将破碎的记忆和经验统一起来,这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参阅季中扬《民族民间视觉文化的共享性与文化认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唐白晶通过一个圈舞的个案,分析了其文化符号中深层的文化记忆与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民间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遗产(参阅唐白晶《藏彝走廊多民族圈舞及其中华文化认同功能论析》,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 年第2 期)。肖志丹。赵书峰通过对乳源过山瑶“拜盘王”仪式音声这一个案的详细分析,论证了其作为一种族群文化记忆所承载的集体认同,并梳理了其形态在当前时代条件下所产生的变迁(参阅肖志丹,赵书峰《作为展演的族群文化记忆——广东乳源过山瑶“拜盘王”仪式音声考察研究》,载《北方音乐》2022 年第4 期)。

叶笛认为长江流域民族舞蹈在持续、渐进、双向、再造、一体的“区际文化互动”过程中,文化共性逐步增加,差异性日益缩小,为长江流域文化共同体理论的建构提供支撑(参阅叶笛《长江流域文化空间的民族舞蹈区际互动研究——兼论民族舞蹈学研究的流域人类学范式》,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5 期)。王艳通过对傩面具的考察,重现了上古先民迁徙流动,频繁互动的族群历史,指出这样的民族文化文本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互渗的物证(参阅王艳《面具之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图像叙事》,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6 期)。张应华则通过选取东南亚瑶族作为研究对象,给出突出文化认同的课程思维方案,继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从认知到认同,从习得到对话,从体验到理解,从表演到创新的跨文化共建的教学目标转换(参阅张应华《“一带一路”向度中跨界族群音乐课程思维研究——以东南亚苗瑶族群为例》,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 年第3 期)。

总之,中华视觉形象往往集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符号,方李莉则非常清晰的探讨了这个问题,她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实体,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本土文化符号体系被碎片化破碎化,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包括整个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一个重要实践(参阅方李莉《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再建构》,载《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 年第3 期)。

三、艺术功能以及风格文化史研究

2022 年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有关艺术的功能与风格文化史的研究,出版了不少著作与译著,这里的艺术也分为传统艺术文化以及风格史的建构以及当代艺术的文化与社会关系探讨。

首先,在关于传统艺术文化以及风格史建构方面的研究,2022 年度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具体的图像风格变化入手,专注于研究其背后的发展脉络与复杂的关系问题。如《手艺深描-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荣树云 著《手艺深描——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 年版)一书,就是通过对杨家埠木版年画这一图像形式的分析,从多个研究纬度分析了不同力量与语境对民间传统手工艺与审美的影响。金少萍的《绞缬的世界:白族扎染缝扎技法和纹样图案研究》(金少萍 著《绞缬的世界:白族扎染缝扎技法和纹样图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除了挖掘探析纹样图案的艺术审美以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之外,并且特别关注以下几种关系:关注白族扎染缝扎技法和纹样图案与古代传统绞缬工艺文化的渊源关系;关注白族扎染缝扎技法和纹样图案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融入的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因素;关注白族扎染缝扎技法和纹样图案的现代变迁。译著《绘画文化:原住民高雅艺术的创造》(美国 弗雷德·R.迈尔斯 著,卢文超,窦笑智译《绘画文化:原住民高雅艺术的创造》,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 年版)是美国学者迈尔斯针对以绘制丙烯绘画而闻名的澳大利亚中部重要土著群体之一——平图琵社群的研究。该著作详细描述了当地的土著画家创作的丙烯绘画在自身的努力下,经过不同族群以及力量的干涉,最终发展成为高雅艺术的复杂过程。

其次,关于艺术的文化功能以及社会关系探讨,本年度这部分的研究同样主要集中于当代艺术事项或者现实中的艺术表征变化所蕴藏的文化涵义与其背后的复杂关系。如尹翔从粤东海陆丰地区的吹打乐人及其音乐活动切入,探讨“走江湖”现象背后反映出的“吹打乐”“戏曲”“仪式”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着重剖析了乐人的“走江湖”现象在建构与整合地方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参阅尹翔《“走江湖”——广东省海陆丰吹打乐人“习乐”与“作乐”研究》,载《中国音乐》2022年第5 期)。

臧颖以抚宁单家班鼓吹乐所服务的丧葬仪式活动为例,观照仪式中人的行为方式和音乐扮演的角色。通过关注“人”在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试图阐明仪式音乐的双重意义,以及个案研究与整体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参阅臧颖《死音活曲——河北抚宁鼓吹乐单家班仪式行为解读》,载《中国音乐》2022 年第2 期)。

在著作方面,韩国学者金纹廷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艺术区比较研究:以北京798 艺术区和首尔仁寺洞为例》(金纹廷 著《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艺术区比较研究:以北京798 艺术区和首尔仁寺洞为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以不同的方式比较了中韩两国的两个艺术区。两个场所在视觉上呈现的是场所图像,即其具有的建筑、历史、物理环境等场所具有视觉形象的特殊性,如798 工厂旧址的破旧建筑和机械设备,仁寺洞街道的韩屋和古董艺术品等视觉图像等在当代社会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的著作《时尚及其社会议题》(美国 戴安娜·克兰 著,熊亦冉 译《时尚及其社会议题》,江苏:译林出版社2022 年版)通过对比19 世纪到20 世纪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服装变革,深度探究了服装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涵义,同时该书还探讨了不同阶级之间对服装选择的互相影响,多层次多方向的时尚流通,体现的是时尚选择的背后是人们对社会身份的认同与选择。

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反思

艺术人类学研究者,每年在田野调查中,对各种非遗项目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大量的个案样本与理论总结。在2022 年度艺术人类学角度进行的非遗研究,研究焦点主要聚集于非遗语境下文化与技艺传承的规律总结与反思,非遗活态传承与传承人能动性的相关议题,非遗的保护实践与新技术应用等问题。

首先,是非遗语境下文化与技艺传承的规律总结与反思。学者们从非遗传承者的主体视角和非遗群体外的“他者”视角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总结与反思。刘姝曼以台东地区卑南人南王部落年祭歌舞的田野调查为例,探求卑南人在本土文化焦虑中从内到外的转型之路(参阅刘姝曼《“圆圈”内外的“卑南人”——从年祭圈舞的多重表演面向看社群形象的当代重塑》,载《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平锋以广昌孟戏为个案,从历时性角度对其传承中的悖论式困境进行分析,他认为广昌孟戏应顺应现实社会环境和当下民众生活需求,从而拓宽孟戏传承渠道,增强其生命力(参阅平锋《民间祭祀戏剧的仪式化悖论及其反思——广昌孟戏的田野研究》,载《艺术探索》2022 年第4 期)。施艺从以京西柏峪燕歌戏班社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当代传承的样态,作者认为该班社在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时候,通过对自身艺术传统基础之上的改良,逐渐适应时代发展,从而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参阅施艺《京西柏峪燕歌戏班社发展与艺人研究》,载《中国音乐学》2022 年第4 期)。这些案例呈现了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面对社会发展进行积极调适,适应文化变迁与转型,寻求发展的过程,对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具有启示意义。王若光的《鼓车道:乡愁记忆与传承保护》一书通过田野资料与既有的学术观点展开学术对话,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不足与局限,并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实现理念与实践的同步转向;“人在艺在,人亡艺绝”[4]的文化保护逻辑需要重新被审视;“地方民众生活的稳定延绵”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

其次,是关于非遗活态传承与传承人能动性的相关议题。学者们指出非遗保护并非是要保护凝固在某个时空中“原汁原味”的实践行为,而是要尊重人与时俱进的能动性创造,接受非遗在发展与变迁的必然过程。荣树云《非遗语境中的传统能动性与本真性建构——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例》通过对杨家埠灶王年画的研究,指出民间艺术的“本真性”[5]是一种扩大文化的象征维度,是延续文化基因、增强地方文化认同、重构生产者身份以及艺术再生产过程。安丽哲的《潍坊风筝》(安丽哲 著《潍坊风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除了对潍坊风筝的人文地理环境、制作工艺的整理与记录、地方性文化阐释与分析等一般意义上的非遗研究之外,还以潍坊风筝为个案,深度分析了“情境”塑造对于传承人所起的作用,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具体制定提供了参考。

五、关于艺术乡建及相关政策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中,较为集中的热点问题,各个门类艺术的田野民族志为艺术赋能乡村提供了各种参考的样本,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我国当前农村中的现状与问题,就像方李莉指出的“在艺术人类学视野中,中国手工艺的复兴和乡村复兴实则是一套文化样态和审美哲学的复兴。艺术家介入乡村建设可以让乡民重新感知乡村的美,从而引领新时尚和社会革新。乡村是中国文化之根,不是我们拯救乡村,而是乡村拯救我们。我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今后的社会发展是去中心和多中心的重构。在这样的社会转型中,我们更需要迈向“生态中国”,需要新的看世界的方式和生活样式,从而真正在艺术层通达美美与共之境。”[6]

在相关政策方面,为了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本年度,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将主要从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艺术人类学的艺术乡建研究通过大量的田野个案以及国内外艺术乡建的对比研究,非常具体的对该意见中所提到的各项艺术形式在赋能乡建中的在地化实施并提出了反思。

张颖对日本艺术乡建的理论渊源,社会背景以及实践路径、价值向度等展开详细探讨,从而为我们的目前国内艺术乡建提供参考(参阅张颖《隔岸观“我”:中日艺术乡建的田野考察反思》,载《民族艺术》2022 年第5 期)。张犇对艺术乡建的本质和要义做了界定,他指出艺术乡建的本质是对当代乡村的文化精神、情感需求、乡俗秩序等进行综合性的系统化治理(参阅张犇《论艺术乡建的本质与要义》,载《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6 期)。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三》(方李莉,安丽哲,汪欣 编《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紧跟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涉及的学者与艺术家长期关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其对艺术乡建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为乡村建设提出艺术学和人类学的在地方案。《摩登田野:艺术设计助力新海派乡村振兴实践》(参阅程雪松,葛天卿,崔仕锦《摩登田野:艺术设计助力新海派乡村振兴实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2 年版)一书以上海奉贤江海村的公共艺术活动为载体,邀请一批设计师、艺术家进行在地性的公共艺术创作,力图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挖掘当地潜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文化潜能,并组织学术论坛,对大都市近旁的乡村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艺术激活乡村的路径和可能性,增强文化自觉,构建文化自信。该书收录了论文、论坛发言、活动叙述文本和作品图片等形式。

方李莉在研究艺术乡建的基础上,发表系列探讨有关后农业文明概念的论文,她所提出的“后农业文明”概念是在“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主要是指围绕着知识和创意组织起来的文化性生态经济,其中轴原理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推行创意优先,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生态化和知识化的社会发展模式。”[7](11)

此外,还需要提及的是,2022 年度,新成立了3 个艺术人类学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这些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机构成立,表明艺术人类学研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力,这将进一步促进艺术人类学研究在全国的发展。

结 语

2022 年度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涌现出不少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成果,现总结归纳如下:

第一,在新文科研究潮流中,艺术人类学本身所自带的跨学科性乃至超学科性特征得以彰显,为艺术学实现建构本土的一般性的艺术学理论提供了基础。在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越来越注重问题意识,淡化学科边界,尤其是在新文科建设的理念统领下,跨学科的交融,甚至超学科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第二,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得以继续引进,其中,英国人类学家盖尔的艺术人类学理论以及审美人类学方面的研译著述,更多地受到普遍的关注。这些,都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国际视野;与此同时,门类艺术人类学的相关译著的陆续推出,也为国内门类艺术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学术的参照系和研究的基础理论;

第三,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已经有足够的个案,许多学者已经能够逐渐由个案上升为理论总结,这个学术含金量的提升,在2022 年度较为明显;

第四,艺术人类学深度参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讨论,仍然比较火热,其中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讨以及艺术乡村建设的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的研究,也逐渐从对于非遗项目的变迁、涵化等问题的关注,转移到对传承人能动性调动政策的反思;艺术乡村建设方面的研究,展现出更多的研究者深入田野的实证研究路径,不同专业,不同身份的“利益相关者”们,共同参与了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并推出了大量成果,这些都将对国家层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政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人类学艺术文化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