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创新实践路径研究与探索
2023-10-27王蕾李哲张东伟王鹏尚耀波
王蕾 李哲 张东伟 王鹏 尚耀波
摘 要 从理论溯源角度,研究德育发展历史,归纳课程思政含义的界定;从外延角度,分析其响应时代需求的创新特质;从方法论角度,结合当前思政教育推行中的困境积弊,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未来任重道远,创新信息化教学方法,构建思政大体系,形成协同育人大环境,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
关键词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13-0070-04
0 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旋律。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从教育思想的高度正确辨析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德育思想的历史沿革
课程思政的理念虽然近几年才正式提出,但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中就已有萌芽,在不同的朝代教育理念的呈现又各有特色[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绽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肯定了道德教育的意义,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德”与“才”,为国家服务。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强调宁静淡泊、物我两忘的人生观和道法自然的价值观。汉代,孝德教育成为德育的核心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家礼教式微和再起。唐代开创科举制度,兼容多元思想。宋元时期,民间书院兴起,强化伦理道德教育。明清时期,强调知行合一,两者不可偏废。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沿革,我们可以看出,注重德育培养一直是我国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正式提出。思政教育元素是传统思政课程德育理念的深化和拓展,既源于历史又基于现实,既传承历史血脉又体现与时俱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围绕课程思政展开的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由理念走向实践,从雏形走向体系,从试点走向全面的发展格局。
2 课程思政含义的界定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在坚持传统思政课程为核心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实践,扩展德育教育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他课程,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理念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途径,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承载着推动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从理论溯源上来看,包括“德育”“学科教育”,到现阶段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从外延来讲,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思政课延伸扩展为全部课程。课程思政是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通过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课程为载体,以丰富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适时融入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活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師人人讲育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教师的教育行为要求更明确,目标更具体,过程更规范。紧密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
3 课程思政的创新特质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不仅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而且也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本身作为有机的整体而存在,是教育理念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组成部分,自身也具备以下几项创新特质。
3.1 潜隐性
课程思政是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展开的、不为受教育者关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3]。所以说,课程思政强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的、潜在的。而“课程思政”的潜隐性要求教学融入时如盐入水、润物无声。
在教学当中,先显性和浅隐性是彼此对立而统一存在的,其各自对应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知识要点传授中,在课堂讲述、实际操作中,以直观的、客观的、先显性为主。 而课程思政在系列教育培养体系当中是以潜隐性的特征表现的。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往往隐含在专业知识、实践内容之中。这就需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融会贯通,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3.2 融合性
课程思政具有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即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由“课程”和“思政”二词组成,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两个词合成的有机整体,实现“1+1>2”的作用,是一个高度凝练的词汇[4]。 课程思政赋予思政课程的延伸,强调发掘专业课等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同样也应用于思政课的外围拓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构建出完整的教育体系。
3.3 全局性
教育不存在于真空之中,它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中,从来不会存在纯粹的知识。整个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类比于大系统,系统中的个体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不同的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呈现出点、线、面的特点,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局的、整体的课程观念,将这些元素有机地串联起来,串联出“点—线—面—整体”的组织结构,完成全方面、全体系的人才培养[5]。
4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和积弊
4.1 各学科间课程思政融合程度不高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基本设置在思政课程当中。长期以来,思政课程和其他的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各司其职,在人才培养中各自发挥其重要作用。各学科教师专注于自身领域的教学研究,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甚少,逐渐形成了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另外,部分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尚须加强,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不高,使得各学科课程思政的融合程度不高[6]。
4.2 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契合度不高
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中,普遍存在知识点梳理不够紧密、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与课程知识点结合不够紧密、教学设计融入不够、教学方法生硬、课堂讲述生搬硬套、教学策略创新点不够突出、课堂思政生硬过度等多种表现。所以,提高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契合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价值导向,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4.3 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课程考核和教学评价是课程建设的检验环节。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包含三大类:教学结果、学生学的行为、教师教的行为。
在教学结果的评价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量化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积极程度;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些元素的评判准尚未明确,考核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4.4 课程思政工作实践检验时效尚短
目前,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和探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学实施需要根据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结合实际教学环境,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有序开展。
教学效果的呈现,需要不断地反馈、更新、迭代,需要经历很长的实践检验,去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以,课程思政工作需要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行,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偏差,最终实现期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7]。
5 课程思政教育融入路径探究
创新思政教育是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重要方法。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特征要求和发展现状,要取得较好的成效,既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又要遵循基本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本文从多个融入路径进行探究,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5.1 深化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等院校完成高水平人才培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最基础的手段,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素[8]。
高等院校教育的两个根本任务,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二是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不断优化思政教育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明晰思政教育建设者的责任,找准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教育中融入协同育人理念,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德智體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高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技能和运动技能,承担着培育学生价值观和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职责。
课程思政强调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教师要勇于担当,敢于站到育人第一线,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需要提升育人意识,激发内生动力,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队伍体系,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体系。发扬学生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励学生将思政内容转化为自身理想信念,并最终外化于行,达到教书和育人高度统一的目标。
5.2 明确教书育人目标,践行知行合一体系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重要使命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实现人才培养和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高校的教书育人培养体系当中,尊重学生主体,提高学生参与度,以形成完整的课程育人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从专业发展沿革、现状应用和前沿前景的探究,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探寻职业舞台和发展机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意义,理解爱国主义的价值内涵,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3)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结合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专业课程和“德、能”要求的契合点,引导学生积极践行。
4)引导学生培养奋斗精神。通过学习党史、军史等深刻理解奋斗精神的实质,通过专业科研的攻坚克难案例引导学生不懈奋斗、勇攀高峰。
5)通过以上多角度、多层次的聚力合力,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形成。
朱熹讲“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知识传授是育人的重要基础,学用结合是育人的重要目标。高等教育育人过程经历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问题解决和创新发展,知识反馈和检验提高,知识与实践的循环迭代过程,最终实现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端人才。
5.3 优化教学评价环节,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教学活动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活动系统,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教”和“学”两个主体,是师生共同参与而产生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在教师教的行为中,思政环节的考核评价包括多种实现途径,主要通过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来实现。
1)领导班子通过听课、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和考试,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全方位开展督查,考查课程思政的执行质量。
2)教师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和专业知识,有实践教学经验,易于对同事的教学效果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3)学生为教学的课程思政环节提供满意度调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身处教学环境当中,能直接感受教学效能,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学水平。
4)自我评价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潜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学生学的行为中,思政环节的考核评价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学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两个主要的角色。
在传统的评价基础之上,可以尝试引入实作性评价、动态化评价、直接性评价等方法。例如,实作性评价要求教師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问题,引发学生构建答案,提取思政元素,引起情感共鸣。
动态化评价当中,教师运用“前测—后测”的模式,提供知识结构框架,制造困境以求突破的方式,进而提供发展或改变所需的教学介入的评价方法,更好地协同课堂内容,完成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
5.4 注重信息手段应用,优化教学实施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科技高速发展,海量资讯和先进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教师要在教学时配合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注重信息化手段应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课前,搭建知识体系与网络平台之间的桥梁,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制作慕课、微课、短视频等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建立知识框架。
课中,运用虚拟技术、智慧教室等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课堂效果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查漏补缺,对知识体系形成闭环。
信息化手段的引入,优化思政教学实施策略,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同频共振点,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
6 结论
课程思政理念自提出以来,在顶层设计和逐步推动下,高校积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增强素质教育环节,践行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党中央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高等院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战略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重要方法。
课程思政是在继承传统的“德育”思想基础上的历史继承,是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需求的创新研究。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课程观,是一种教育活动。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坚守时代“主旋律”,抓住教员队伍“主力军”、围绕课程建设“主战场”、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坚持“学为中心、教为主导”,聚焦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不断提升学员的课程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合力育人新模式,铸就坚定的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德,全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7 参考文献
[1] 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2] 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4]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5]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与教育,2017(7):10-14.
[7] 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专业课为视角[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8] 张东良,周彦良.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