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一部骑士团的英雄史诗
2023-10-27顾健
顾健
马耳他拥有许多非凡的景观,从瓦莱塔的上巴拉卡花园可以俯瞰大港和炮台对面的圣安吉洛堡。
马耳他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被誉为“地中海的心脏”。这里气候温和,海滩上经常躺满来自北欧和西欧的有钱游客,港口更汇聚了大量豪华游艇。据说很多好莱坞明星和欧洲政要选择度假目的地的时候都会青睐这里。
马耳他共和国是欧洲排名第五小的国家,三个岛面积加起来只有316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无论自然风光还是历史古迹,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主岛上仅联合国世界遗产就有三处,包括多个公元前三千年前的史前巨石文明庙宇和地下宫殿,主岛马耳他岛和西北的戈佐岛上还有好几处中世纪堡垒和炮台,整个国家可以说处处都有景点,哪里都有故事,呆个十天半个月也不会觉得枯燥。
马耳他的地理位置孤悬于地中海正中:北距意大利西西里岛80公里,向南284公里就到了北非的突尼斯城。这里是地中海正中心海面最狭窄的地方,任何沟通东西两半地中海的船队,势必要在马耳他和西西里岛的监视下横穿这一带的狭窄海面。马耳他的地中海核心位置得天独厚,自古任何帝国要想称霸地中海,必须占领马耳他和西西里,从罗马和迦太基的争霸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莫不如此。如果要理解马耳他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还有它为什么能够独立,这个地理位置实为其中之关窍。
“绑定”骑士团
马耳他最重要的景点是首都瓦莱塔城,在主岛东海岸向东伸出的狭长半岛上,半岛根部是瓦莱塔的要塞城门,城门、城墙、堑壕组成了复杂的中世纪防御体系。进城一条直路沿着半岛中心地势最高的龙脊伸向尽头的圣埃尔莫堡,街道两侧的大教堂、博物馆、总统府等建筑全部用当地浅黄色的石头搭建,古色古香而且整齐划一,这是因为瓦莱塔全城是马耳他骑士团在1565年围城战胜利以后建设起来的新城,几乎所有建筑都兴建于同一时期。半岛地势窄长,中央大道两侧再向外围的建筑会顺着地势逐渐下降,直到海边。这座瓦莱塔城的老城区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除了总统府等少数特许机构之外,没有汽车能够自由进出。
1608年,卡拉瓦乔在马耳他的一座教堂画了这幅《被斩首的圣施洗者约翰》,这也是他唯一签名的作品。
马耳他主岛的公共交通很发达,环岛公路将很多城镇、旧都姆迪纳城、岛内机场、岛北去戈佐岛的渡口等地连接起来,几乎所有公共汽车线路的总站都在瓦莱塔城门广场上。瓦莱塔所在的半岛左右是两道深深刻入内陆的峡湾,隔着峡湾和对面的半岛相望,其中右侧的峡湾就是马耳他自古以来最重要的深水良港“大湾”,大湾对面的陆地向港湾再伸出三条横向的半岛,中间的半岛叫比尔古,尖端有座圣安吉洛城堡,最靠里的森格莱阿半岛尖端有座圣米迦勒堡。在中世纪,三座半岛上的这三座炮台构成了隔海相望、互助守护的铁三角,拱卫着停泊在大湾里的舰队。这里就是马耳他这座骑士团岛屿在1565年奏响英雄史诗最强音的舞台。
其实马耳他在古代绝大多数时间并不是独立国家,因为它扼守地中海航道中央,沟通北非和意大利,这里和西西里岛一样号称“历史上被征服次数最多的地方”。最初是地中海航海民族迦太基人占领这里,后来罗马战胜迦太基征服马耳他。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正统继承者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成了马耳他的主人,后来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在9世纪征服马耳他和西西里,不过阿拉伯人的统治在这里只延续了两百年左右,1091年源自北欧维京海盗的诺曼人征服了马耳他和西西里王国。又过了大约150年,拜占庭帝国已经衰落,无力过问意大利和中地中海事务,西西里、马耳他的诺曼王国也绝了后。马耳他和西西里岛从14世纪起属于阿拉贡王国,1492年后,西西里和马耳他顺理成章地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直到153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把马耳他租借给医院骑士团(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从此以后,马耳他島就和骑士团缔结了牢不可分的关系。
欧洲的骑士团是一个武装的僧侣军事团体,诞生于中世纪基督徒和穆斯林争夺耶路撒冷圣地的十字军运动时代,最早的圣殿骑士团和第二古老的医院骑士团成立的时间都在12世纪,前后相差不过二三十年,最初都以保护和救助去耶路撒冷朝圣的基督徒为职责,后来才渐渐拿起武器担当起跟穆斯林作战的角色。骑士团正式成员来自欧洲各国,都是贵族武士,身份都是出家的修道士,所以不能结婚生子。骑士团直接听命于罗马教廷,不隶属于任何国王,他们从全欧洲虔诚的贵族那里接受地产馈赠,财富遍及整个欧洲。十字军运动式微后,骑士团没有了立足之地,三大骑士团当中的条顿骑士团转移到北欧的波罗的海,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暂时撤到塞浦路斯岛。仅仅十几年后,法国国王勾结受他控制的教皇克莱芒五世,以莫须有的罪名消灭了圣殿骑士团,倾吞了骑士团的财产。医院骑士团则后撤到罗德岛。
152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苏莱曼御驾亲征围攻医院骑士团总部罗德岛,围城战打得惨烈而又旷日持久,最终土耳其大军攻陷罗德岛,可是代价极为惨重,苏丹也被迫让步,放剩下的骑士们一条生路,让他们离开罗德岛,医院骑士团又一次无家可归。神圣罗马皇帝兼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把自己的领地马耳他交给医院骑士团,让骑士团以这里为基地,继续充当抵御穆斯林西进的海上堡垒。这个举动奠定了日后马耳他成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基础。
惨烈的围城之战
自古以来马耳他的首府就在内陆地区的姆迪纳城,这个词来自阿拉伯语,意思是“老城、旧城”的意思,阿拉伯地区很多古城的中心都有一片叫“姆迪纳”的区域。但医院骑士团以航海和海战见长,他们搬到马耳他之后立即看出了大港的战略意义,把全岛的防御重心改成以大港为核心,以港湾东西两面的三座堡垒为支撑点,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圣埃尔莫、圣安吉洛、圣米迦勒三座炮台要塞。1565年,土耳其苏丹苏莱曼派出大军围攻马耳他。马耳他的围攻战打了四个多月,骑士团当时的正式成员大约有500名骑士,辅助他们的100名军士、外加仆人,来自意大利各地的雇佣兵,西班牙帝国驻西西里总督派来的1000多名援军,战斗兵力大约2500人。马耳他当地人也踊跃支持骑士团,提供了3000—4000名民兵和骑士团并肩作战。骑士团总兵力大约6100人,分散在大港的三个堡垒和岛中央的旧都姆迪纳城收缩防御,统一由大团长法国人让·帕里索·德·瓦莱特指挥。瓦莱特从20岁加入骑士团,在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里一步一步升迁,当时已经70岁了,仍然精力充沛,头脑清醒。他当年作为低级骑士亲历了罗德岛围城战和搬迁马耳他的全过程。土耳其登陆大军拥有379艘大小战船,总兵力48000人,是骑士团的8倍,按照惯例,随军的另有大量的仆妇、商贩等非战斗人员进行后勤保障。这支大军的核心是6300名土耳其步兵近卫军。当时土军对欧洲军队的优势在于拥有更为精良的火炮和工兵,1453年土军攻陷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之战就是依靠大量火炮轰击和工兵挖地道、埋雷爆破,突破坚固城墙防御的。
瓦莱塔这座“骑士之都”是每位来到马耳他的游客必打卡之地,这里也是十分适合漫步的城区之一。
瓦莱塔的街道保留着精美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夜色中的灯光与绵长起伏的街道相映成趣。
1565年马耳他围城战中的总指挥大团长瓦莱特的画像。
土耳其大军的兵力不足以占领全岛,所以他们没有围攻内陆仅有少量兵力防守的姆迪纳城,而是倾全军兵力围攻大港周围的三座要塞,只要拿下三座堡垒,也就等于全歼了骑士团。四个月围城战中,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规模最小的圣埃尔莫堡。当时还没有今天的瓦莱塔城,土军就扎营在今天瓦莱塔半岛中间位置,展开24门攻城炮日夜轰击圣埃尔莫堡的城墙,堡中守军有800人,其中包括66名骑士。从5月24日开始炮轰到6月23日最终攻占圣埃尔莫堡,一个月之内土军发动无数次冲锋,炮击日夜不停,同时以优势火力轰击大湾对面的圣安吉洛堡和圣米迦勒堡,以阻絕骑士团主力的支援。城破之时,最初的800名守军和后来陆续从对岸两座堡垒偷越大湾海面进入圣埃尔莫堡的援军总共1500人几乎全部阵亡,只有少数马耳他当地民兵趁夜暗泅渡撤回圣安吉洛堡,还有9名骑士在身带重伤的情况下被俘。土军付出了6000人阵亡的代价,其中一半是精锐的近卫军,占近卫军兵力的一半,三名土军统帅之一也在炮战中阵亡。此后两个月,土军继续反复突击大湾东面的圣米迦勒堡和圣安吉洛堡,从夏至秋,战斗无一日停歇,骑士团的城墙被炸出缺口,大团长瓦莱特负伤,土军最高统帅穆斯塔法帕夏也负伤,双方都伤亡惨重,几乎打到弹尽粮绝的地步。经过三个多月激战,驻西西里岛的西班牙总督终于派出8000人的援军在马耳他岛北部登陆,9月13日,土耳其陆军被迫撤围上船离开马耳他。
位于瓦莱塔城中段的上巴拉卡花园的海边柱廊。
马耳他大围攻是历史上最为血腥和激烈的围城战之一,也是整个16世纪欧洲最值得称道的史诗式事件。圣约翰骑士团的500名骑士阵亡超过半数,总数6000多名守军到战役结束时只有800余人还有战斗力,两座未被攻破的堡垒几乎被土军炮火夷平。而土军的近5万战斗部队也有近3万人阵亡。这是骑士团的一场惨胜,但也是他们离开罗德岛之后最伟大的胜利,打破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奥斯曼帝国不败的神话。此后奥斯曼帝国的势力再也无法染指西地中海,骑士团的这一战拯救了欧洲,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教之盾。骑士团从此赢得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崇敬,以“马耳他骑士团”的响亮名字彰显于世界历史。3年之后的1568年,大团长瓦莱特在马耳他病逝,在他生前的最后几个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城在圣埃尔莫堡废墟所在的半岛上动工,瓦莱特大团长亲手埋下了第一块奠基石,这就是直到今天仍是马耳他首都的瓦莱塔城。
二战下的英国烙印
这段骑士团的传奇岁月里,马耳他实际上是西班牙租借给骑士团的一块地方,骑士团承认西班牙国王的宗主地位,并接受西班牙驻西西里岛总督的指挥。所以马耳他只能算半独立的国家。到了近代随着西班牙势力衰落,备受尊敬的骑士团国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主权地位。不过马耳他的地中海枢纽位置太重要了,注定无法永远保持独立国家的地位。1798年拿破仑在远征埃及途中占领马耳他,驱逐了骑士团。但很快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就消灭了法国地中海舰队,控制了地中海,不过骑士团也没能恢复对马耳他岛的控制权,马耳他成为英帝国治下的一个自治领。骑士团最终在1834年搬回罗马托庇于教廷,不再具有军事职能,又回到最初在耶路撒冷成立之时所履行的医药卫生、救死扶伤的职责。直到今天,马耳他骑士团已经不再是一个拥有领土的团体,只是一个慈善组织,但由于历史上的威望,马耳他骑士团以“其他实体”的身份,在1994年成为联合国的观察员。
19—20世纪英国统治马耳他的这段时间给当地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比如直到今天英语仍是马耳他的官方语言,汽车靠左行驶。在二战期间,英国驻马耳他的舰队和航空兵在阻断轴心国向北非战场运送补给的海空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知道整个地中海战区的焦点是隆美尔指挥下的德意联军和英军在北非的较量,隆美尔的后勤基地突尼斯和的黎波里就在马耳他以南的北非中部。马耳他以北是意大利和西西里岛,所以英国占领的马耳他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住了德国本应顺畅无阻的从意大利至北非的运输线。在德军先后攻占南欧的希腊和克里特岛以后,轴心国以优势海空兵力对英国占领下的马耳他基地进行狂轰滥炸,发起了历史上第二次围攻战。
从1939年6月意大利参战持续到1943年5月盟军取得北非战场的最后胜利,历时3年,马耳他岛上的居民和英国驻军一起经历了饥馑、奋战和牺牲, 1942年5月英王乔治六世授予马耳他全体居民圣乔治十字勋章,这是英帝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向一个地区的全体人民集体授予军功勋章。
在战后全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1964年马耳他从英国独立,正式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当时它仍是英联邦成员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女王派出总督。1974年马耳他改变宪法,成为共和国,选举总统为国家元首,同时仍保留英联邦成员国地位。马耳他成为共和国的历史,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关系不大,而是二十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物,这一点和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卢森堡的成因有很大的区别。
古代马耳他岛上土地贫瘠,物产匮乏,是海盗和行商往来的窝点,因此马耳他岛民也养成了吃苦耐劳,不畏强权的坚韧性格,1565年和二战期间两次大围攻战的历史正是这种强硬的民族个性在史册上谱出的最强音。笔者对这里的人民有一份特殊的敬意。但是每次去马耳他旅行,在当地人身上看到的是朴实、快乐的性格,却从未见识到他们强悍的一面。我喜欢在这里的海滩远眺水天一色的蔚蓝地中海;也喜欢在姆迪纳旧城和戈佐岛的城堡上购买当地匠人自己设计,手工打造的银饰;更喜欢用英语和当地人毫无障碍地聊天、开玩笑。
每次去马耳他旅行,我都会重复地去两处最喜欢的地方缅怀1565年那场史诗般的围攻战的遗迹:一是纵贯瓦莱塔全城,走到半岛尽头的圣埃尔莫堡。当年土耳其人攻占堡垒的时候已经轰平了城墙和塔楼,现在的堡垒是围城战之后重建的。今天在圣埃尔莫堡里有一个马耳他围城博物馆,内容以二战中当地军民的战斗事迹为主。第二处我每次必去的地方在瓦莱塔城中段的东面临海高处,叫“上巴拉卡花园”,就在大教堂背后。这里有俯瞰大港的花岗岩海景大平台,平台上两列柱廊,一列铜炮在平台边缘遥指着大港海面。这里隔着水面和圣安吉洛堡、圣米迦勒堡遥遥相对,左侧城市尽头就是圣埃尔莫堡,站在这里,仿佛仍能听见当年两军炮火的喧嚣和战斗的呐喊声。
(责编: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