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于说理等2篇
2023-10-27
妙于说理
文/王充闾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始建于北周。楼高三层,视野开阔,登临此地,前可眺望中条山,下可俯视黄河,为当时游观赏景的登览胜地。唐人留诗者甚多,此诗为其佼佼者。
诗人登高望远,即兴抒怀,运用由景及理、景入理势的手法,阐明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思妙蕴,值得深思。
上联登楼所见:一轮白日傍着远方起伏的群山,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西沉;流经楼下的黄河,滔滔滚滚,奔腾而去,景象壮阔,气势雄浑。通过简练、朴素的语言,对长天秀色、万里河山的勾勒,令人胸襟为之一快。
下联即景抒怀,把理念、意趣巧妙而自然地融入景物、情事之中,使诗的蕴涵进入更高的境界。可是,读起来却又觉察不到诗人是在着意讲理,只是阐明登楼的切身体验罢了。而这种体验,恰恰彰显出一种至真至上、具有哲理品格的人生感悟,使广大读者饱受壮怀激烈、豪情四溢、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当代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指出:“这后两句诗还有更深刻的含意。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如何,它实际上体现了这样一种哲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做任何事情,要从高处看、远处看,才能看得广阔,看得全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原因就在这里。”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本诗具有独特的地位。除了意境高远,内蕴丰富。在艺术技巧方面也极具特点:其一,统摄力强,缩龙成寸。仅用二十个字,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全般景物,悉数收拢到笔端,状写出山河大地雄浑浩荡的气魄,反映了主观上胸襟的博大、视野的开阔,客观上空间的浩渺、宇宙的无限,把诗人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进取不止的精神境界,一一衬托出来。其二,景意相兼,妙于说理。本诗的最大长处,恰恰在于說理。像本诗这样天衣无缝地把道理融入到景物和情事里面,使读者不觉得是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就臻于妙境了。
不是春光 胜似春光
文/王充闾
诗人一向是情感丰富,多思善感,又兼少达而多穷,因而,悲秋几乎成了诗人的职业病,“自古逢秋悲寂寥”,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其时,刘禹锡正遭贬朗州。一般地讲,情随境迁,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在诗文中流泻出悲凉、凄苦的意绪。可是,他大异其趣,此诗未现丝毫愁苦衰飒之气,也没有跟着古人去咏唱悲秋的常调。相反地,倒是通过凌云直上的白鹤意象,来咏赞晴明壮美的秋天,唱出了昂扬奋发的励志高歌,读了令人心胸开阔,意兴盎然。
诗言志,诗情与意趣、志气、情怀同构。在这里,鹤成了不屈志士的化身,也是诗人自己的昂奋精神的形象体现。
两首诗都在秋色、秋光上做文章,主旨也基本一样,但写法上别出心裁,同中有异,各臻其妙。不同的是,前一首开头两句,通过议论,陈述观点;后一首则是描绘秋天的景色:山明水净的夜晚,寒霜降落,几树红叶摇曳在浅黄色的秋林之间。两首诗的后两句,均是由景入情,抒写形象化的寓有深刻哲理的诗句。仰望“晴空一鹤”,或者登上高楼远眺,一则荡引诗情,心神为之一快,一则面对苍凉萧瑟的秋光,顿觉清爽入骨,思想澄净,心境深沉,精神振奋。而那千娇百媚、姹紫嫣红、繁华浓艳的春色,却只会挑动、嗾使你沉酣迷乱,浮躁轻狂。
诗人把清澈入骨的秋光和惹人迷乱的春色加以比较,形象地说明了艰难的境遇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而处于闲适逸豫的生活,如果缺乏足够的自觉,便很容易壮志消磨,沉湎迷乱。
就艺术表现来说,两首诗都运用了即景抒怀技巧与拟人手法,值得很好地赏鉴。诗评家倪其心有言:“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这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