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铁民:为国捐躯死无憾
2023-10-27朱敏南
朱敏南
1944年4月,承德水泉沟一个向阳的山坡上又添了一座新坟,坟前的墓碑上写着“宋德之墓”。其实,这里埋葬的是辽宁人民的优秀儿女——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姚铁民。他牺牲前告诉儿子:“我死后不要把尸体运回老家,我要亲眼看看这里最终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支队“副官”
姚铁民,原名姚广凯,化名宋德,1898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夺望台村的一个长工家庭。早年曾参加东北军,亲见国民政府毫无抗日之念,遂毅然离开东北军到平津一带寻求抗日救国之路。
1937年,姚铁民在中共冀东党组织活动的重点区域——河北省迁安县洒河桥烈马峪一带积极投身爱国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因参加北平爱国人士的请愿活动而被捕,被投入北平第二监狱。不久,平型关大捷的喜讯传到了北平第二监狱,难友们受到极大鼓舞,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狱中三四百人组织暴动,成功越狱,姚铁民跟随暴动队伍一起投奔了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姚铁民被编入八路军第四纵队第三十一大队第一营第十一连第一排,任排长。
1938年4月,姚铁民随部队开赴冀东,以配合中共冀东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大暴动。他们一路打南口,经怀来,过昌平,克密云,下平谷,直抵长城以北的伪满热河省兴隆县城。6月18日,第四纵队包围了兴隆县城,姚铁民带领全排战士,好似一把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伪县政府。战斗胜利后,为保存有生力量,支援冀东大暴动,第四纵队撤出兴隆县,而姚铁民所在的部队则留在兴隆县半壁山一带活动。9月,敌人加紧“扫荡”,部队减员严重,人数最少时,只剩27人。部队的人员虽然减少了,却更加精悍了。他们依靠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帮助,经常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后来,第三十一大队党总支书记包森到此,组成了“包森支队”,这28人便成为蜚声长城内外、被当地百姓称为“二十八宿”的传奇队伍。“二十八宿”多次以少胜多,重创日本侵略者,令敌人闻风丧胆。
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姚铁民被支队长包森抽到支队部协助工作,从此大家都称他为“姚副官”。不久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花子”县长
1940年元旦,中共冀東区党委在遵化县葛老湾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地方抗日政权,创建小块根据地。3月,姚铁民被任命为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县长。初期的县政府工作人员只有3个人,县政府地址不定,县长走到哪里,县政府驻地就安在哪里。姚铁民不畏困难,常年走村串户,艰苦细致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迁、遵、兴地区很快建立起13个行政区,下辖200多个自然村。
姚铁民虽然是旧军人出身,但他家境贫寒,当过长工,能体恤民众疾苦,而且衣着朴素,说话和气,平易近人,又经常背着褡裢或粪篓活动于长城内外,所以人们称他是“花子”县长。姚铁民无论走到哪儿,进门不是扫院子、担水,就是垫圈、起粪,很快就与群众建立起鱼水般的情谊。一天,姚铁民住在遵化县般若院村徐德奎家里,遇“扫荡”敌人前来盘查,徐妻急中生智,赶忙走上前说:“这是我的娘家爹,看我来了。”敌人问来问去,没发现破绽,便走了。
当时,因为敌人的“三光”政策,群众生活极为困难,不得不用老倭瓜或红薯菜粥来“招待”这位县长。每当这时,姚铁民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也很好吃嘛!吃大米、白面的日子会有的,把小日本赶跑了就会过上好日子了!”他成天东奔西走,为抗日工作忙碌,经常忍饥挨饿,风餐露宿。每当群众遇到困难时,总会发现他的身影。有一次,遵化县般若院村群众的房屋被敌人烧光,群众流离失所,正当男女老幼啼饥号寒的时候,姚铁民火速赶来,立即召开了群众大会,安抚大家不要发愁,要鼓足勇气,树立信心。“敌人烧了草房,咱们盖瓦房;烧了杨木的,咱们换松木的……”他的一番话说得大家破涕为笑。会后,姚铁民与村干部共同商议生产自救的办法。没过几天,全县各区大车小辆地把粮食、木料送到了般若院,还来了很多帮忙的人,100多户人家很快就建起了新房。
联络科长
1940年7月25日,姚铁民被调到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任联络科科长,从此,他集中精力投入到瓦解敌人、扩大抗日武装的斗争中去。
一天,姚铁民带着警卫员在迁安县烈马峪与洒河桥据点内的十几个特务见了面。特务们腰别手枪、心怀鬼胎,虎视眈眈而又谨小慎微地观察姚铁民的一举一动。姚铁民从容自若地让警卫员给他们一个个倒上茶水,点着了烟,然后像拉家常一样同他们谈开了。姚铁民语重心长地给他们上了一堂政治课,在讲到“你们帮助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难道没有一点中国人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祖宗吗”时,有的人羞愧地落下了眼泪。姚铁民最后说:“我相信你们中绝大多数是不会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卖命的,你们是不会忘记自己还是个中国人的。”一个姓张的小头目说:“我们对中国人有愧呀,姚县长,以后有用着哥们儿的地方,您尽管吩咐,只要能办到的绝不含糊!”从此以后,洒河桥的特务活动收敛多了。第二次与这些特务见面时,这些人还给姚铁民带来了几支大枪和一些子弹。不久,姚铁民又到迁安县的大河山召集一些农户开“起枪”(动员有钱人家出钱买枪)会议,因汉奸告密,洒河桥据点出动一队伪军前来抓捕。伪军大队离他们尚有二三里远的时候,那个姓张的特务小头目提前赶来通报,姚铁民迅速结束会议,立即转移,结果使几十个伪军扑了个空。还有一些敌伪人员在姚铁民的感召下弃恶从善,在敌人内部从事抗日工作,掩护营救抗日被俘人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3年2月,姚铁民为掩护战友转移不幸被捕。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刑讯逼供,他就是闭口不说一句话。1944年4月30日,姚铁民在狱中牺牲,时年46岁。1962年,姚铁民的遗骨从承德被迁葬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人民没有忘记这位叱咤风云、浑身是胆的抗日英雄,他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