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 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2023-10-27王难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居管护村庄

王难俊 胡 楠 王 珏/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强化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农村环境全面改善,农民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力乡村的基础,把健康元素融入村庄设计中,挖掘特色资源,避免“千村一面”,打造各具特色的村庄品牌。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样板”

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和美乡村“溧水蓝图”

完善村庄规划。先后启动63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健全“区级乡村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规划”乡村规划建设体系,引导村庄分类发展和整治提升,建设整体风貌协调的自然村庄。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时,预留农民住宅建设用地空间,实行农民住宅建设用地指标单列,专项保障村民住宅建设用地需求。强化村庄规划约束管控作用,严格依规实施村庄建设管理,确保规划落地不变样。

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突出溧水特色和地域文化风格,最大程度保护乡村原有风貌,最大限度体现传统文化根脉和民俗生态风情,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按旅游景区型、配套服务型、文化休闲型、产业特色型等类别进行设计,确保打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有个性亮点的和美乡村。

注重集思广益。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确保讲好村庄故事、描绘村庄蓝图。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有机结合,把产业发展作为活巩固“三大革命”成果。聚焦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关键环节,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大力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垃圾分类全覆盖。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行动,推动污水管网与农村改厕有效衔接,逐步提高农户受益率和覆盖面。全区已完成667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区整治提升类村庄和美丽宜居类村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全部移交区水务集团运维。高质量落实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推动户厕由室外向室内转变、由厕所向卫生间转变。深入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全区共建成农村公厕1100多座,满足实际需求公共厕所的行政村比例达100%,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9.99%,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达100%。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创建中国传统村落2个,省、市级美丽乡村37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3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街道1个,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8个,实现规划发展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先后被评为江苏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突出 “一部”“四沿”“五旁”垃圾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回收体系建设,推进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和肥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推进农业领域白色污染治理。截至2022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5%,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9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人居环境治理积分管理机制,为每家每户划分卫生保洁责任区,遴选有威信的村组干部、本村村民组成考核小组,对目标网格住户进行考核,评分结果予以公示,排名靠前的给予物质激励。全员参与长效管护,党员干部带头整治环境,群众参与“门前三包”,乡贤出钱、出智、出力参与环境整治提升。积极推动专业化、市场化运营管护和村集体运营管护共存机制,加强对运营管护单位考核监督。区、镇街定期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考核打分,考核结果与专项补助资金挂钩,推动人居环境实现长效管理。

抢抓发展机遇,助推和美乡村“再上台阶”

突出工作重点,提升建设品质。坚持“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拓片成面”,重点建设和美乡村示范点、串联道路景观改造、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打造,做到点有精品、线有美景、片有特色。一是“点”上突出精品打造。李巷、石山下、山凹、曹庄等村,特色鲜明,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全区建成一批配套完备、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点。二是“线”上突出沟通串联。建成305公里“大环套小环,小环串末梢”全域旅游综合服务环,配建90公里健康绿道,配置多个高等级旅游驿站。开通3条复古“铛铛车”旅游线路和16条公交旅游线路,开通和美乡村溧水直通车。三是“面”上突出特色发展。以现代农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景观特色塑造、乡土文化重塑等为重点,加快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李巷红色教育游、无想学校研学游、石臼湖堤观景游等亮点频现。有序开发红色李巷、诸家村、石山下等古村落古遗址,挖掘保护骆山大龙、打社火等民间风俗、民间技艺,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

强化特色品牌,延伸建设内涵。一是围绕精品线路做特色。加快全区旅游环线建设,结合沿线自然资源特色、旅游产品类型,打造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将“名山、湿地”等景区和美丽乡村“盆景”串成“风景”。二是围绕休闲农业做特色。依托白鹿园、丽山农场、石山下等一批农业观光景点,提升草莓文化节、杨梅采摘节、玫瑰节、蓝莓节、农耕节等农业节庆活动档次和品质,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新型业态,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发展良性互动。三是围绕农民自主创业做特色。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鼓励扶持有条件农民和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创业,投资盘活闲置房屋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特色小吃、特产工坊、特色民宿、农业电商等特色产业。

加大招商力度,促进多方参与。通过土地确权入股、村民房屋转租、入股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城市资本和人才到和美乡村进行投资,积极探索“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的合作模式,有效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实现合作共赢,推进和美乡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人居管护村庄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村庄在哪里
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