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抗战:《抗战画刊》特色研究
2023-10-26韩洪影
韩洪影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抗战画刊》是抗战时期持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抗战美术刊物,自1938年10月创刊至1941年1月,发行了34期,主编是著名画家赵望云。刊物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938年10月20日在武昌创刊,出版至1939年12月,共29期,此则画刊的第一卷。第二阶段自1940年1月始,出版第2卷第1期,由原来的旬刊改为月刊,停刊于1941年第2卷第5期。见表1《抗战画刊》编辑方针为:“面向大众、面向现实、坚持宣传抗战”,其艺术形式主要有木刻、连环画、漫画、写生画等,内容通俗易懂,起到了抗战动员的作用。
表1 《抗战画刊》发展历程
目前学界对于抗战时期画刊的研究成果较少①,《抗战画刊》作为抗战时期特殊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战斗性和感召力,起到了抗战动员的作用。分析《抗战画刊》创办特色、内容特色、出版特色,进而分析其为抗战做出的贡献。
一、创办特色:以抗战救亡为宗旨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南京告急,求和声浪正甚嚣尘上,11月30日冯玉祥到达武汉时到处演讲、宣传必须抗战和坚持抗战到底的意义。为了使民众坚持抗战的信念,冯玉祥出资请文艺界创办了《抗战画刊》。冯玉祥说:“打仗不但要外部健康,还要内部健康才能和敌人拼命,而文艺是有助于人的内部健康的。”[1]他希望用文艺的方式动员整个民族进行抗战,《抗战画刊》在他的影响下确立了抗战的宗旨,方针是:“面向大众,面向现实,坚持宣传抗战”。[2]
主编赵望云主张“绘画下乡”“绘画入伍”,画家要走向农村、工厂、军队,从事大众化取材的创作,“即画家通过画笔参与抗战,描写现实,积极发挥美术宣传、教育和鼓舞士气的社会功能”。[3]他提倡以笔当枪,“因为在这个时代,一切的艺术,都要随着救亡的工作变为杀人的武器了!”[4]“国画是地道的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它应该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加倍的关心,在外敌侵入的时候,它为了报效民族千年来对它培养的恩惠而有所努力,以笔当枪,在宣传上尽力发挥斗争精神才是。”[2]主编对于刊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抗战画刊》的内容都是宣传抗战,动员民众。《抗战画刊》汇聚了一批美术工作者,主要编辑团队有赵望云、高龙生、汪子美、黄秋农、江敉、王卓等人。《抗战画刊》在武汉时只有六个人,由于是旬刊,又没钱买外稿,所以每期都由编辑几个人分配去做,“为了保证及时出刊,就是在严冬,也要连夜画稿,白天抽空休息”。[2]
《抗战画刊》曾辗转武昌、长沙、桂林,由于冯玉祥的政治庇护,也避免了很多检查,发行较为顺利,编辑汪子美曾回忆到:“冯先生对我们充分信任,从不干预编辑工作,总是鼓励我们更充分地发挥工作活力”。[2]抗战进入第三期后,许多宣传刊物因战事及环境关系,纷纷停刊,唯有《抗战画刊》还在苦苦支撑,编者不断鼓励大家,“用我们的笔同敌人作更有力的掴掌,以我们的呼声向我们的民众作更激烈的鼓励!我们同时希望凡执笔的同志朋友们,都不要在这时放弃自己,那一枝‘文化武器’,而慌慌张张地跟着难船去‘投笔从庸’,须知我们以文化抗战的使命,并不只是为‘台儿庄胜利’喝彩,而更应在‘徐州放弃’后叫阵,暴日热风,我们用流汗工作的精神完成我们后方的最后责任吧!”[5]
二、内容特色:以农民为主要创作对象
中国百分九十以上之人口为乡农。[6]随着抗战的深入,农民成为争取抗战的重点对象,但中国农民大多未经开化,并非具有天然的革命性质,大部分农民是处于无组织、无号召的状态,因此对农民的开化动员十分必要。《抗战画刊》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将农民作为创作对象,主要作品都是围绕农民抗日和流离失所的难民展开。在查阅的24期《抗战画刊》,有403幅图画,其中涉及农民的有178幅,讲述了前线与后方抗敌的故事。
唤起农民的抗战情绪,图画是最有力的宣传方式,要使一般农民能够看懂图画,题材和作风都要接近农村,把抗战的主题融入到图画中才能动员农民,使农民成为抗战的力量。如赵望云创作的连环画《铁牛抗敌记》,讲述了普通农民铁牛遭遇家破人亡,他带领全村壮丁不断偷袭敌人,宣誓抗战到底的故事。为了动员民众自卫、扩军支前,《抗战画刊》塑造了榜样的形象,这些榜样都来自“平民英雄”,画报将平凡的小人物塑造成楷模,这样的情感宣传更具有动员力量。这些普通群众的事迹容易引起农民的共情,选用相同身份的角色对于民众的动员更具有说服性。
《抗战画刊》把发动农民、动员农民抗战作为目标,着力塑造了一个个由逃避战祸到起而反抗侵略的农民形象,如《农民在前线》《民间英雄》《农村民众起来》《农民游击队之集议》《好男儿要当兵》《欢送出征》等图画,鼓励农民参加兵役,到前线杀敌。抗战进入第二阶段以后,陆军征募事务暂行规则中,规定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壮丁,全部参加自卫团,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动员所有民枪,武装民众,参加各种战时工作,以保障主力部队的补充扩大。《抗战画刊》也对壮丁进行动员,如《用省的壮丁岗位》《壮丁都是好汉》《快乐的壮丁营》《武装壮丁》《红枪会》《红枪会的头目演讲》《守卫的壮丁》等图画。《抗战画刊》还有大量妇女的形象,这不仅因为农村妇女在全民族中占了相当大的成分,而且因为组训农村妇女,足以减少动员壮丁上前线的困难,甚至给以非常大的鼓励,如《妇女识字性》《劳动的妇女》《一个女孩子在演讲》《农妇刻像》《女军人》《女哨兵》《女壮丁训练》等,动员妇女识字,提高她们的政治觉悟和培养工作能力。
《抗战画刊》也对苗民进行动员,苗族作为西南人口最多的民族,曾被划为“五族”之外,随着抗战后方的西南移动,边疆防御和少数民族动员被重视起来。《抗战画刊》将苗族作为动员对象,一则让读者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增进苗汉间的感情。二则动员苗民抗战,抗日战争需要全民族统一抗战。《抗战画刊》刊登了赵望云的《苗女英雄》《苗贵乡勇士》《苗民壮丁武装》《群苗妇听训》《苗市一角》等作品,记录了苗民的生活状态。在《出履苗区速写记》中写到:“此次初到苗区,使我发生一些感想,就是据闻散居西南山中的苗人,为数不下千万,虽然他们僻居山野,文化落后,然其体格之健强,以及勇于担劳之善良风尚,我们万不可忽视的,这一部分巨大的力量,在抗战建国的大时代中,我们应否重新估价?希持政当局妥善良策尤以导之。我问文化人也应以赴前线劳军的精神,到苗区去仔细观察一下,庶几对抗战更能增一分力量”。[7]
《抗战画刊》也极力建议苗族兄弟要读书、要当兵,“一个人不当兵、不努力,还不和草一样,青一青,黄一黄,到秋天就完了,只好作柴火烧掉了,将起多起于行间,提镇多起于率伍,所以一个人要有长进,不但要读书,还要去当兵,还要送儿子去当兵,送弟弟去当兵,送丈夫去当兵,这不但为国家,这不是为自己,为祖宗和我们的子孙。”[8]冯玉祥在日记中也写到:“又谈苗民问题,我觉得此时最重要的是设法调整苗汉的感情,提高他们的知识,过去那种错误的大汉主义的政策和观念,每一个官吏和汉民都应当根本抛去才是”。[9]他提出苗汉应该民族联合,“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改善苗汉关系,促进两方感情,此事宣传最为重要,对汉民应使之勿轻视苗夷,对苗夷应使之勿歧视汉民,官府方面尤应改革态”。[9]
三、发行特色:积极宣传与低价发行
为了扩大影响,《抗战画刊》借助了报纸方式宣传,《中央日报》《大公报》都为其做过宣传。
名画家赵望云、汪子美、高龙生、侯子步等人为普遍发扬抗战精神,特集资刊行画报旬刊一种,定名为抗战画刊,并约请冯玉祥、老舍等二十余人为特约撰稿人,文字绘画并重,该刊己于日昨出版,内容新影,读者称快。[10]
赵望云先生主编抗战画刊,向系三十二开本,曾出版至二十九期,最近该刊由华中图书公司出版,出版扩大为十六开本,内容较前充实,编排尤见新颖,其第一期已于一月底出版,第二期已经付印,内容有写生画选集、苗区访问画记、版画、选画园地、战时艺术论坛、以及细画漫谈等,执笔者皆为国内负盛名之画家云。[11]
冯玉祥也借助行政和军事权力宣传画刊,如他在日记中写到:“[晚]八时,沈钧儒先生介绍之青年救国团,智体洁、袁口镰,报告组织青年救国团之经过。谈毕,即赠以《抗到底》及画刊数册,并给题字“新青年”,以作该团刊物之用”。[9]抗战画刊编辑部还将图画编发多种小册子进行宣传,“本社为使图画宣传深入下层,拟编行连环故事画小册子多种,装图通俗、简便,均用木刻或石印”。[12]《抗战画刊》也发行过精选本,其中精选本主要以赵望云的画作为主,“抗战画刊于二十七年春,曾出过三十二版本的二十九期,每期均能销售一空,兹由汉运湘、桂林来渝之大部铜锌版,木刻,重新精选得百余幅,另用瑞典纸精印成一巨本,于上月出版后,倍受读者欢迎,现已为许多学校采用图画课本,足见本画内容之充实”。[13]
为了能够使普通民众看到画刊,《抗战画刊》采取低价发行,定价五分钱,同一时期的《抗战漫画》定价是一角钱。编辑高龙生回忆道:“ 当时赵望云主编的《抗战画刊》与叶浅予主编的《抗战漫画》在唱对台戏,结果,由于我们的东西‘通俗’又具有‘战斗性’,在销路上,我们占了上风”。[14]抗战之时物价飞涨,《抗战画刊》价格调动的幅度很小,第20期后加价二分,“本刊近来因作版印刷纸张等,最近两期已赔累不堪,是故不得已由本期加价二分,读者诸君对本画此次加价之苦衷,定可原谅同情,在此抗战期间,读者诸君每期多用二分钱,牺牲虽微,但对于抗战力量增强颇大,而于抗画本身得以继续生存,是以表示出读者的抗战决心”。[15]第22期又调整了价格,“本刊因制版纸张印刷等价格昂贵,自本期起每册售洋一角,特请原谅”。[16]第二卷时由于扩大版本,价格再一次调整,“而自三十期起,扩大版本为十六开本,定为二卷一期,内容增加一倍有余,编制尤感新颖,作品之丰富,将开国内画刊之新纪录,纸张照旧用新闻纸,定价每册二角五分”。[15]为了能够使外埠读者买到画刊,还可以函购,“本刊因时局影响所致,发者感到相当困难,凡外部读者,最好能直接向本刊函购最妥善,函购一概原价,不另取邮费”。[5]
四、结语
《抗战画刊》是抗战期间发行最久的一本画刊,聚集了一大批艺术家,如赵望云、高龙生、汪子美、黄秋农、江敉、王卓、梁鼎铭、梁中铭、黄茅、张光宇、鲁少飞、叶浅予等,几乎包括了抗战时期著名的漫画家、木刻家。这些文艺工作者,虽然民族不同、党派不同、地域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抗日,他们以笔当枪,向全世界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又用图画不断动员后方农民,提高民众抗战情绪。
《抗战画刊》采取低价发行的策略就是要让贫困民众可以看得到,在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汪子美回忆到:“每出一版,很快销售一空。除了后方,也发行到前线,甚至流传到延安,在抗日宣传工作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画刊出版到十四期的时候,“销数达到5000册”。[2]依靠着强有力的宣传下,《抗战画刊》逐渐走向大众视野,画刊中部分画作成为学校图画课本。赵望云回忆到:“在随军旅行中看到了各城镇的壁报画,十之八九是采摹于《抗战画刊》的作品,原来每期数千份的销售,是在这方面起了作用呀!我心中极为愉快。”[2]
赵望云曾说:我们不能拿枪,纸弹如能在抗战宣传发生点功效,就算尽了我们一些职责[2]。《抗战画刊》为艺术家们提供以笔墨为刀枪的抗战宣传阵地,使得他们得以有效地传播救亡火种和抗战信心,充分实现了艺术的价值担当。
① 对《抗战画刊》的研究多从美术史角度,分析其图画特点,如张鑫《〈抗战画刊〉的美术大众化研究》,四川美术学院,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