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潮涌逐浪行
2023-10-26张倩旭
文/图_张倩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基础,以突破瓶颈,疏通大电网“卡脖子”技术原理为关键,以“技术攻关+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守正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创新工作量质双升的良好局面。
瞄准“特而精”,让创新勇攀高峰
近年来,国网河南直流中心着力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计划,深化开展多项前瞻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9月15日,在直流控制保护仿真分析与智能诊断实验室,几位科技攻关团队的成员正依托全链路仿真平台开展动态分析,研究抑制换相失败的方法。多年来,直流系统的换相失败频繁发生,严重时将带来重大电网事故。如何能更好解析换相失败产生的原因、提出对应的抑制措施,一直是直流人的“心病”。“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成功研制了换流站换相失败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搭建智能分析系统平台,能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换相失败产生、发展和恢复过程实现可视化,分析效率提高98%。”实验室副主任王闪雷满怀骄傲。在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的道路上,国网河南直流中心科技创新走的每一步都很扎实。
聚焦“小而美”,让创新更接地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国网河南直流中心以“人才+成果”为目标,统筹员工创新“金点子”汇集,创客空间、QC攻关小组等科创平台纷纷搭建,直流中心的“创客们”迎来更多发展空间。
2022年8月,位于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的国内首台首套新型户外GIL被检测出4号气室二氧化硫超标,探究其故障是由机械缺陷造成的。“机械缺陷缺少有效检测手段,我们何不研制个装置,能精准检测GIL的潜伏性机械缺陷?”该站运维专责汤会增的想法得到了单位的支持,历经一年研制成的“GIL机械缺陷检测装置”使GIL机械缺陷正确识别率达到89.97%,有效提升了带电检测效率。而这个来自一线工人的“草根”创新一路过关斩将,荣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QC成果一等奖,创造了国网河南电力系统近5年来的最好成绩。
发挥“传帮带”,让创新动力不断
青年员工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带动。今年,国网河南直流中心创新提出“进出站”培养模式,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请劳模工匠“挂主帅”,让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唱主角”,发挥“传帮带”作用,把好员工进站、过程、出站、成才“四道关”,推动创新发展“从1到100”“从100到无穷大”的转变。
6月16日,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高级专家王海龙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员工申宏扬和他的师傅王海龙正在钻研他们的新发明—换流阀本体控保系统试验平台。申宏扬将TCU光纤和导线连接在控保系统试验平台上,扭动加压旋钮,开始对TCU进行加压测试。
对他而言,今年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和他的师傅一同研发了这个试验平台。以往,现场没有有效的手段对TCU进行检测,特别是换流阀一次元件故障后,传送信号不能判断具体是哪个原件的故障。“别看这小小的创新,让我们摆脱了对厂家的依赖,能够自主检测晶闸管的TCU原件,精准定位故障点。”说到这个发明,申宏扬满眼是光,该试验平台将TCU故障研判时间由8小时压缩至5小时,每次可避免电量损失 225 万千瓦时。
牵引数字化,让创新更添质效
蓬勃开展的科技创新不仅带来了生产力,而且也真正提升了生产质效。
8月15日,中州换流站值班员郭铁通过数字化换流站平台监盘发现换流变压器状态分析诊断应用的告警信息。值长方彪立即安排人员分工,启动处置流程。
自河南首个数字化换流站——±800千伏中州数字化换流站投入试运行,国网河南直流中心构建起“灵敏感知、智慧决策、精准控制、身临其境”的新型智能运检体系。数字化换流站通过多维信息呈现、智能巡视系统、表计识别等功能叠加,场站巡检效率大大提升,之前需要3至5分钟才能确认的告警信息,现在通过智能摄像头就可以完成后台告警确认,全程只需要不到1分钟。
国网河南直流中心依托6个特高压核心设备实验室开展专项培训。
“之前,站里巡视运维依靠一些‘子系统’,产生了系统间界面分散、接口协议多、互不兼容等问题,常常出现某一系统数据无法与其他系统互联、协调,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存在片面性。”中州换流站副站长刘天翔说,“把数据放在一个‘池子’里,采用同样的标准,建设、应用、处理肯定会更方便。”数字化换流站的建设解决了数据融合难的问题,实现了不同产品的数据系统采集、集成应用,设备关键运行信息在一个界面集中呈现,不需要运行人员来回切换系统监盘,大幅提升设备监视效率,还可以自动分析全系统数据并生成报表,将工作生产效率提升至原来的两倍。
新潮涌动逐浪行,奋楫扬帆正当时。国网河南直流中心从科技攻关团队到一线班组成员,如大潮奔涌、细雨润泽,创新的基因融入发展全局。他们将继续筑梦前行,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河南电网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