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市场监管“五大工程” 为全面落实“十项行动”添秤添彩
——访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戴东强
2023-10-26
本刊记者 张 莙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等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十项行动”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戴东强。
记者:聚焦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锚定天津“十项行动”,请问市场监管委计划如何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戴东强:实施“十项行动”,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化、具体化、实践化的重要抓手。为落实好“十项行动”的决策部署,市场监管委党组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制约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一线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调查研究,认真谋划贯彻落实“十项行动”的具体工作措施。围绕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矛盾,经过系统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决定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整体性推进“企业开办标杆城市建设工程”“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知识产权引领创造工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工程”和“保安全惠民生工程”等市场监管“五大工程”。可以说,这“五大工程”既是市场监管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果。
市场监管委虽然不是“十项行动”的牵头部门,但落实“十项行动”,市场监管部门责无旁贷。市场监管委要当先锋、做主角,以市场监管一域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市场监管之为为“十项行动”添秤添彩,推动“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津沽大地扎实实践贡献市场监管的力量。
记者:请问刚刚提到的市场监管“五大工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戴东强:第一个是“企业开办标杆城市建设工程”。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充分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是推动落实“十项行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组织实施“企业开办标杆城市建设工程”,目的在于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让经营主体充分感受到天津温度、天津速度、天津效率。一是进一步打通审批流程,实行“证照联办”准入即准营,推行企业设立“掌上办”、个体工商户“智慧办”,真正做到“一件事一次办”,让市场主体实实在在感受到在天津办事的“痛快高效”。二是针对政府部门之间数据信息不连通的堵点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实施政务服务“桩基工程”,实现部门之间数据连通、共享应用,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负担。三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关联涉企许可相关信息,实现“一企一照一码”,一照通行全域应用。全面推进电子证照数据归集,不断扩大电子印章在市场监管业务系统中的应用,真正为企业降成本,让群众得方便。
第二个是“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工程”。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公共产品,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质量变革、建设质量强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就是要从科技创新、技术保障、集成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服务保障的公共产品,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一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在射频大功率校准装置、管道冲蚀数字孪生示范平台、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控制芯片、石油石化产品检测设备等领域实现突破。二是全面提升技术保障支撑能力,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汽车)建设,实施“优质乳”认证工程,搭建充电桩在线监测平台,推进温室气体核算认证,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保障。三是提升集成服务支撑能力,打造市、区两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石油石化技术创新中心作用,建设开放共享的焊接材料技术创新平台,为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成长提供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三个是“知识产权引领创造工程”。知识产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强化知识产权的引领作用,对于“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实施、推动发展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引领创造工程”,就是要通过开展专利导航,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前做好创新路线规划,引领企业创新创造,规避专利陷阱。一是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计划,开展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车联网、绿色石化、轻工重点产业链专利导航分析。扩大高质量专利创造试点工作规模,设立10 家产业(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0 家,组织不少于1000 家的企业参加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服务惠及10000 家企业。二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区计划,围绕天开高教科创园和滨海新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全方位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支持。三是实施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能力提升计划,支持10 家以上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专利转化,联合组织开展大学生知识产权双创大赛,持续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第四个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工程”。生物医药产业是天津的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特色企业,培育了一批优势药品品种,打造出享誉中外的“津药”品牌。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工程”,就是要构建优良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开展中药传承创新振兴行动,组建“中药传承发展振兴专家委员会”,开展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加快中药品种创新,支持已上市中药的二次开发和复产,推进中药制剂工程建设。二是开展创新药品孵育转化行动,打造“一平台、四创新”的工作模式,搭建药物研发合作创新平台,实现天津药物门类创新、品种创新、临床创新、疫苗创新。三是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引领行动,举办医疗器械创新大赛,大力提升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搭建医疗器械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建立天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实践基地。四是开展津沽美业共享提升行动。搭建化妆品共享平台与指导通道,提升化妆品备案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助力新品快速上市。
第五个是“保安全惠民生工程”。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施“保安全惠民生工程”,就是要坚持以保证人民安全为宗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筑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一是建设更高水平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水平。二是开展药品安全护民行动,开展高风险产品专项治理,实施全过程监管,防范药品领域风险。三是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整治重点工业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开展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综合整治,实施电梯安全筑底行动。五是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聚焦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严惩重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市场监管“五大工程”已经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
戴东强:自市场监管“五大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埋头苦干,“五大工程”全面开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
实施“企业开办标杆城市建设工程”,市场活力持续激发。政务服务“桩基工程”大见成效,全力打通数据堵点,促进电子证照扩面提质,“一网通办”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共享交换平台获取企业登记信息的部门由20 个上升为35个,电子证照发放种类从69类上升为146类,24个场景实现应用电子印章。“证照联办”加速推进,各类经营主体在天津充分感受到办事的便捷与高效。组织开展第二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若干措施》,开展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自实施“企业开办标杆城市建设工程”以来,天津经济复苏活力明显增强,经营主体信心提振明显,全市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15.6 万户,同比增长15.4%;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71.8万户,同比增长9.2%。
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工程”,质量强市建设深入推进。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市计量院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套)大功率射频校准设备,市特检院完成管道数字孪生平台算法研发,市质检院实现成品油十余项指标5 分钟出具检测结果的技术能力。着力提升技术保障支撑能力,市特检院联合焊材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共同组建焊材行业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充电桩在线监测平台正式启动试运行,中优乳奶业研究院成为全国首个“优质乳”自愿性产品认证机构。发布京津冀计量技术规范7 项、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3项,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8 项,公布市级企业标准领跑者11 项。整合完善集成服务支撑能力,市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区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加速,全市已建成21 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机构,实现了16个区全覆盖。
实施“知识产权引领创造工程”,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知识产权强企计划深入推进,围绕天津12 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专利导航,引导产业链企业优化知识产权布局,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海河工匠”中英文商标在7 件15 个类别注册成功。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滨海新区获评北方唯一一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引进国家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入驻天开高教科创园,为园区企业提供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能力持续提升,组织全市高校参加10 期知识产权培训,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发明与设计大赛,开展大学生知识产权培训交流项目对接,促进成果实施转化。
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工程”,生物医药产业焕发新活力。成立“天津市中药传承发展振兴专家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签订《现代中药网络靶标技术应用评价研究》合作协议,会同天津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研究,由全国名中医陈宝贵经验方研制而成的“补肾安神胶囊”成为天津首个完成现代中药开发并获准备案的中药制剂,推动天士力之骄丹参成为全国首家符合中药材GAP 的产品。搭建“天津市药物研发转化协同创新平台”,产学研用全环节“握手通道”高效畅通。公布首批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药检院滨海实验室一期竣工交付,合源生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成为首款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国产细胞治疗药物。成功举办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近百位行业领军人物和资深专家齐聚天津,已吸引12 家企业到天津落户。组织召开天津市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推进化妆品共享实验室对外开放。
实施“保安全惠民生工程”,牢牢守住“四大安全”底线。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对全市20.25 万户在产在营食品主体的督导覆盖率达到100%。深化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建设,开展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实施乳制品、肉制品、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提升行动,全市52 家校外配餐企业全部通过管理体系认证。高位推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控风险、保安全”“药品安全执法‘利剑’”专项行动,确保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强化,集中整治10 类危险化学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对燃气灶具、软管、调压阀及燃气报警器等重点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展不间断排查,坚决防范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行动,成功保障了重大活动期间的特种设备安全。有序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办结各类案件10472 件,罚没款5942 万元,集中曝光典型案例3 批64 件,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