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3-10-26张凯歌山东省济南中学济南25010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生涯体验式课程

◎ 张凯歌(山东省济南中学,济南 250109)

一、问题提出

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职业迭代更新加速,个人生涯也随之呈现出多元性、多样化、不确定性等发展趋势。应社会发展之所需,开展生涯教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且紧迫的工作。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主动开始为自己今后的升学、专业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初步探索的重要阶段。然而受认知发展水平和经验等限制,初中生往往存在自我认知不清晰、理想信念不明确、自我发展不和谐等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很多学校开展了生涯教育课程,在生涯启蒙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方面,在实践中发现,学校生涯教育目标模糊, 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评估,人际交往的技巧与方法等,而社会实践、生涯咨询等活动开展得比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涯体验机会。

另一方面,开展生涯教育的方式简单,实施路径单一,多数学校的生涯教育课仅局限于课堂和开展较为简单的活动,缺乏系统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另外,在教学方式上,多数学校倾向于采取“知识灌输”与“直接指令”的教学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与抵触心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学校“体验式学习”生涯课程的缺乏,教育者必须采取措施,将能够反映学生现实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验式学习”纳入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初中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体验式生涯教育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在体验式生涯教育中,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进行认知、体验和感悟,并通过反思、分享和交流实践过程中的疑问与心得,将书本知识与自己切身的生命体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生涯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

以情景为载体是体验式生涯教育的显著特点。学生在富有情感色彩的生涯场景或者氛围(包括真实场景与模拟场景)中“触景生情”,可以通过意义建构和反思性表达,了解真正的自己,逐渐明晰生涯发展方向,发展生涯管理技巧和能力。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在开展生涯教育时,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探索的活动比重非常大,极其强调体验式生涯教育的价值和地位[1]。

(二)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

生涯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生涯知识,不是刻板的职业规划,也不是要学生确立稳定长远目标的过程,而是一个终身持续调整和适应,灵活做决定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生涯适应力[2]。体验式生涯教育的目标与此一致,但更加注重“体验”,强调学生通过对自身行为、周围环境和相关事件进行观察和感悟,在与情景的互动和与人的交流中唤醒内在的自主发展意识,了解外部世界,提升自我觉察、反思和抉择的能力,激发主动探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动力,建立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从而获得生涯适应力的发展。

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初一年级生涯教育任务主要是培养生涯意识和自我认知,目标是认识自我;初二年级生涯教育任务主要是尝试外部探索,初步了解社会、学科与职业,并尝试进行个人生涯规划;初三年级生涯教育任务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学业规划和升学规划,围绕生涯目标进行生涯管理,为初中毕业后的个人发展做准备。

体验式生涯教育的三个具体目标是逐层递进的,生涯规划与管理是在学生自我认识和生涯探索的基础上形成,贯彻始终的是初中学生在对内部和外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业规划与管理。

(三)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初中生涯教育的研究”课题组围绕初中生涯教育的目标,研发出六册体验式课程教材《生涯探索》,课程内容包含以下的四大领域。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指的是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我,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价值观等特质与生涯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以学生“我想成为怎样的人”为中心,围绕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自身形象和自我管理等发展主题,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反思性体验,认识“已知我”(课程:“揭秘性格密码”),探索“潜在我”(课程:“探索自我,挖掘潜能”),开发“未知我”(课程:“我的生涯蓝图”),逐步形成完善的自我概念系统(课程:“价值观大拍卖”),并对“未来的我”形成初步的预期(课程:“能力与素质”等)[3]。

⒉生涯探索

生涯探索主要是指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外部世界的探索活动,通过探索活动实现对未来社会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面认识。学生需要了解高中阶段(包含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技校)的升学录取要求与途径,以及未来发展情况;初步了解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学科与职业的关系,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在此阶段,如果采用传统的生涯知识灌输讲述外部世界的运行和变化,学生将很难融入角色,也很难带来知、情、意、行等方面的改变。

体验式课程通过职业体验、角色模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逛‘职业’超市”“家族职业树”),让学生感到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背景中,甚至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可以尝试在不确定性中相机抉择,灵活应对[4]。

⒊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是学生在认识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的基础上确立其人生阶段性发展目标、学业路线和发展路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计划,获得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的行动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业规划和升学规划。

体验式课程通过指导学生经历基本学业体验(课程:“学科学习大扫描”),培养生涯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课程:“我的生涯彩虹图”),建立良好生涯习惯(课程:“目标管理我能行”),进而解决提升学习成绩的问题(课程:“学习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升学规划(课程:“升学直通车”)。

⒋生涯管理

生涯管理是在自我认知、生涯探索和制定具有适切性生涯目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决策方法做出生涯决策和围绕生涯目标不断调整个人行为与方法,以期顺利实现生涯目标的过程。

由于初中生认知发展水平和经历有限,很难平衡个人、家庭成员、社会公民和休闲者等各种角色,在做相关决定时,往往会出现矛盾与混乱。因此,仅仅指导他们制定目标、做出规划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其管理行为和排除干扰、实现目标的能力。

体验式课程融合了理论与实践,从情绪、人际、挫折等非认知层面管理(课程:“情绪管理伴天涯”)和认知行为管理(课程:“合理归因,积极成长”)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在行动中获得有关自我与个人发展、自我与职业、自我与社会的直接或替代性经验,帮助学生在不确定的复杂环境中做出适切的生涯决策与管理。

四大领域的内容有机贯穿于初中生涯教育的全过程,学生在“知己”“知彼”“抉择”和“行动”中,观照自己,认识他人,明晰方向,管理目标,参与社会,思考未来,逐步建立起稳定的自我价值和发展价值。

具体课程设计如表1。

表1 初中体验式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生涯教育“体验式”学习贵在“知行合一 ”,强调“在做中学”。以服务学生为主线,充分挖掘潜藏于课堂、教材、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生涯资源,高站位推进生涯教育课内课外衔接,学科优势融合,学校社会协同,理论实践互补,体验反思并行。

学生在学情、校情、社情、国情和世情的纵横交织中、在课内外生涯体验学习的纵深联动中,在探寻生命意义,找寻独特自我的反思性行动中,获取多元、优质的学习经验和体验,促进内在的“意义生成与建构”,获得解决生涯实际问题的“真智慧”,做出适得其所、各得其宜的生涯决策与选择。

山东省济南中学在持续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构建了基于校内课堂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生涯教育顶层设计,推出“1+1+2”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运行模式。

第一个“1”指的是由专职生涯教师负责开展的通识课程。学校成立了生涯教育教研组,教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通识课程围绕“自我认识”“生涯探索”“生涯规划”和“生涯管理”四大领域的内容,开展生涯教育专题活动课、专题讲座、“一对一”个性化生涯辅导、生涯体验日、团体辅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以及生涯测评等工作。

第二个“1”指的是由外聘导师开展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外聘导师是从社会职业人士、高校教师、往届校友中邀请而来,通过现身说法,讲述职业故事、开展志愿服务、指导社会调查、参观高校、公司与企业等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真实运作状况的了解,为他们将来的职业选择打下直观经验基础。

“2”指的是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开展的体验性课程。学校鼓励班主任从班级特点出发,大胆尝试,打造班级生涯教育特色,如班会课“成就生命成长——ECM班级管理与生涯教育的耦合共建”,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组建和制度化管理,锻炼领导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场发展、创业以及家庭管理奠定基础。

学科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和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学职信息,借助学科典型人物角色模拟、价值辩论、实验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职业、行业之间的联系,了解相应职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培养及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明生涯之智”“启生涯之慧”的目的。

(二)在生涯教育理念下开展社团活动

生涯教育指向学生的自我成长和终身发展,而社团是学生探索自我、管理自我和体现自我成就的地方。比较二者,会发现很多相同的地方:以兴趣为起点,以培养能力为追求,以互动体验为重要媒介,在兴趣与学习中学会恰当取舍和资源分配,在活动参与中探索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职业价值观,在小组合作中锻炼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责任意识和自信心,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活动后的反思中学会自我调整与评估。因此,学校可以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将生涯教育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使社团活动成为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依托和载体。

山东省济南中学将“有信心”“有素养”“有提升”“有未来”“有大爱”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组建了包含学科拓展、体育艺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社会实践五大类近20个社团。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发展自我、探寻天地,在自助与助人的过程中展现风采,砥砺品格。

比如,学校“七彩”漫画社每学期举办一次“我理想的校园生活”漫画展,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对当下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能更恰当地规划初中生涯;

“金话筒”社团外出采访社工、商场售货员、程序员,开展“职业故事”系列报道,不仅增加了自身对职业世界的认识,还将结果反馈给身边的同学,深受学校同学的欢迎;

“模拟政协”社团连续五届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获得“优秀社团”“优秀提案”“优秀调研报告”等多个奖项,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自身公民身份的体认,锻炼了综合素质;

国学社编排的节目《诗经·采薇》,在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上大放异彩,获得“十佳双语传颂人”荣誉称号。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天然优势

诚如马卡连柯所说:“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家庭是学生生涯教育最初级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学生生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意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与子女平等沟通、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尝试以自身的生涯经验,帮助子女分析相关的生涯问题,利用家族资源、人脉资源给孩子提供开阔生涯眼界的机会。

山东省济南中学每学期定期举办家长培训会,就生涯教育的理念和辅导方式进行科学指导与互动交流。

在寒暑假安排了富有特色又便于操作的“家庭生涯教育三个一”活动,分别为:“一次生涯访谈”,请家长在带领学生走亲访友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访谈目标人物的机会,学生完成生涯访谈报告;“一次岗位体验”,带领学生参观自己或亲友的工作单位,进行岗位体验,增加对现实工作世界的了解和接触;“一周生活会计”,让学生掌管家庭财务一个周,制定预算,分配资金,制作财务报表,锻炼学生规划、执行的意识与能力。

此外,学校还面向家长编写了《家庭生涯教育辅导手册》,供学生家长参考使用。

四、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评价

活动的效果需要评价和总结。对体验式生涯教育的评价应从多个方面来把握。

一方面,应以目标为依据,评价体验式生涯教育的达成效果。

这里所说的“效果”不仅仅是生涯教育的结果,更是生涯教育的过程,可以从参与态度、获得体验、方法掌握和能力发展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如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有积极参与的态度、是否积极与他人合作、是否主动提问等。

另一方面,评价应多元化。

一是在评价主体上,除了学生本人的自评外,应融合同伴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家长辅助评价。具体地,学生对自己和同伴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体验、感悟等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自评和互评过程中的事件和感受做引导性和鼓励性评价,家长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提出适切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在评价方式上,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考核。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涯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合作表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形成记录单,反映学生在生涯发展方面的细节变化。

在初一学生入学时运用生涯测评系统对他们的兴趣、能力等进行测评,并在三年的时间里动态施测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生涯适应力等问卷,考查学生职业兴趣、生涯好奇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此反映学校体验式生涯教育的效果。

此外,由于不同学生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同一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也具有差异性,教师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可按照学生的参与态度、体验深度、能力水平等,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五、反思及展望

在生涯教育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跟学生讲人生理想,讲自我认知,讲行业特点,学生的行为不会有多大改变,必须通过相应的体验学习来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和世界,这是开展生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此外,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不断冲击和影响着教育生态,生涯教育要充分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支持,积极搭建个性化和仿真化的体验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应对不确定性的综合素养和生涯适应力[5]。

总而言之,初中体验式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综合性发展过程,教育者需要把握时代发展特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好学生发展需求调研,统筹各方力量搭建生涯发展平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中产生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从而将活动体验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成长。

猜你喜欢

生涯体验式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吐槽退役生涯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