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不想失去“唯一”的朋友
——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初中同伴交往个案辅导

2023-10-26孙心悦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昆明湖校区昆明6502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来访者小林小张

◎孙心悦(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昆明湖校区,昆明 650204)

一、个案概况

小林(化名),女,12岁,初一年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前两次辅导过程中一直不愿意摘口罩。她老家在禄劝,她从小和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她上二年级时离开爷爷奶奶,她随父母搬到昆明市区生活,目前就读于我校初一年级。

小林与父母关系很一般。据她描述,自幼儿园有记忆时父母经常在家吵架,搬到昆明后吵架次数有增无减。在父母吵架时她会跑到阳台,关上玻璃门蹲在花盆边,不敢哭泣,因为自己一旦哭泣,父母双方的吵架会转移并牵连到自己,从而导致自己被父母责骂。小林说:“每一次父母吵架,我都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小学时期她有一个玩得非常好的朋友小马,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同小马交流和见面次数减少,她也一直不太适应初中生活,在班上没有什么朋友。初一上学期期中阶段认识了一个朋友小张,她说自己愿意付出一切让小张同自己在一起。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总感觉自己在同伴关系中一直是“付出者”,而对方一直在享受自己的“付出”,她有了不平等的感觉。但是如果她不再“付出”,对方就不会和她保持友谊关系,甚至会把她的联系方式拉黑。

她说“我不想失去唯一的朋友。”看到下课后别人都成群结队的时候,她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小林认为,如果没有了小张,自己在班上就不会有朋友了。而且自己无法忍受小张去结交新的朋友,认为她有了新的朋友就会抛弃自己。之所以无法完全和小张断开关系是因为感受到对方身上有一股“忧郁的气质”,感觉像另一个自己,因此,会再一次选择“付出”,因为不想失去小张这个好朋友。

二、个案分析

(一)个人原因

学生所处的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该年龄段的学生呈现出敏感和易情绪化的特征。在同伴关系中尤其在意他人的评价与行为,容易极端化看待问题。

(二)家庭原因

生活中父母双方经常性吵架成了来访者的主要负性事件,在老家时小林可以寻求爷爷奶奶的安慰,但是搬到昆明以后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因此来访者经常会感觉到孤独。进入初中后她和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沟通,也不愿意将学校里的事情和父母说,此时小林将所有的情绪和期待转移到了同伴关系上,所以同伴对于她的反馈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来访者会通过不断地迎合他人,而获得他人关注。

(三)心理原因

小林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尚欠缺,并且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此阶段自我同一性混乱导致其不清楚或回避考虑自我的品质、目标、需扮演的角色及价值观等问题,从而导致小林自我评价偏低,通过不断地“付出”寻求外界支持,通过“占有唯一的朋友”而获得满足感。

三、辅导目标与辅导方案

(一)辅导目标

1.合理宣泄因童年和目前重要生活事件造成的大量负性情绪;

2.帮助小林去识别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面对和处理有关同伴交往方面的自动化思维和不合理的信念;

3.帮助小林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提升人际交往方面的自信心,改善交往环境。

(二)辅导方案

第一阶段:在一开始与小林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了解小林童年的重要事件,和当前的负性事件,帮助小林合理宣泄负性情绪;引导小林谈论自己对于这些事件的感受、情绪和看法,允许小林通过诉说、哭泣等合理方式来宣泄负性情绪。

第二阶段:与小林一起探讨所有具体事件的细节,利用认知行为疗法中苏格拉底式提问技术引导小林描述其情绪及强度,从而使来访者考虑其思维是否具有不准确性、无意义性和歪曲性,提高小林对于自身自动思维的识别和评价,寻找自动思维背后的不合理信念,并进行矫正;向小林科普有关心理咨询中认知行为疗法的简单理论,鼓励小林做自己的认知行为治疗师。不断探讨和修正小林的自我认识,提高其人际交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第三阶段:帮助小林回顾前期的分析、探讨和练习“家庭作业”,引导其进行总结,巩固改变和成长。来访者对此阶段咨询进行反馈,结束咨询。

四、辅导过程

(一)建立咨访关系,倾诉负性事件

向小林简单地介绍了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和注意事项后,她点点头表示理解,但是就算天气很热,小林依旧不愿意摘下口罩。并且在初次咨询过程中,她双手一直紧握,姿势端正但是动作僵硬,可以明显察觉到来访者不安和紧张的情绪。

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选择直接询问小林来咨询的原因,而是从小林平时日常生活习惯、爱好等入手开启一些话题。在与小林初步建立了信任关系后,小林从一开始比较拘束的状态慢慢开始变得愿意多说一些话。

小林:我来到初中以后,周围的同学和我在小学的时候不一样。

心理教师:怎么不一样?

小林:我觉得昆明人很复杂,不像我们禄劝那边人很善良。

心理教师:你的意思是昆明人不善良?

小林:没有,老师,我觉得您就很好。

心理教师:所以,你看,可能人的好坏和地域没有太大关系。

小林:但是,老师,现在班上的同学确实不和我玩,我努力想成为她们的一员,但是没有成功,可能我不配有好朋友。

心理教师:学校这些情况你有没有和你爸爸妈妈说过?

小林:我不太想和他们沟通,感觉父母特别不理解我,我会和爷爷奶奶说。

说到这里,小林开始哽咽起来。

小林:小时候我爷爷奶奶对我特别好,但是他们现在都不在我身边。

这时,小林的眼神变得悲伤,因为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去看望老人。

小林自从进入初中以来,随着自我意识提升,在很多事情的观念上同父母不一致,加之平常不太与父母沟通交流,甚至常常爆发争吵。而父母非但不会理解她,反而以训斥、命令的态度回应她。这也是导致小林与父母之间亲子关系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爷爷奶奶对于小林而言是一个“好”的客体,而父母成了“坏”的客体。当好的客体消失,坏的客体一直存在,更加巩固了小林不合理的信念,“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没有人喜欢我。”

(二)适度情绪宣泄,调节自动思维

对于小张这个让小林感到“需要迁就”的朋友,我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心理教师:你每次迁就她的时候,自己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吗?

小林:我其实心里面挺不舒服的,因为我和她的想法有时候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怕我说出来她会生气,所以我会假装很认同她的观点,但是其实我不这样认为。

小林此时语速很快,思路也很清晰,因为她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压抑心中的情绪也终于宣泄了出来,虽然语调平淡,但是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力量。

心理教师: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你不去找其他和你想法一样,让你相处起来舒服的朋友呢?

小林:(低下了头,小声)小张人还是很好的,她有很多朋友,不像我没什么朋友,我觉得是我自己的原因,所以我想少说话,她不生气了我们就会关系特别好。她愿意来和我做朋友我已经非常开心了,而且她身上有一种忧郁的气质,我觉得很像另一个自己。

我一直坐在一边默默关注着她,此时,我的视角里小林是一个自卑、敏感、降低自己、讨好他人、渴望同伴关系的女孩儿。

进入初中,又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周围一切都是陌生的,身边没有特别值得信赖的人。所以只要有人愿意和小林聊天,带着她一起玩,小林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愿意委屈自己去换取他人的关注,即使这段友谊可能会让她感觉到不舒服。这种矛盾的状态让她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而她同父母关系不好,也没有其他合理宣泄的渠道,因此就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所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都是因为自己的问题。

(三)重塑合理信念,挖掘内在资源

在之后的辅导中,我让小林在1~10分之间,给小张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打分,小林打了9分。

心理教师:看出来她对你很重要。

小林:是的,她是我唯一的朋友,我真的可以为她做任何事。

小林的眼神很坚定地看着我,仿佛在寻求我的认同。

心理教师:看起来好像是这样,她提出的所有要求你都会无条件答应她,满足她吗?

小林:(犹豫了一会儿)其实我也并不会事事都听她的,比如有一次我确实很累,想大课间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没有陪她一起去书店买东西。

心理教师:那她当时有说什么吗?

小林:好像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我确实趴着睡着了,好像她就找了另外的同学陪她一起去的。

心理教师: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拒绝她的要求,而且看起来你也并没有因此失去她的友谊。虽然小张对你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但是“你们是好朋友”和“你能拒绝她”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我每一次的回应都刻意引导来访学生去关注自己的能量和资源。当然,在之后的辅导过程中也是如此,不断发掘来访者和朋友之间的互动细节。也是在我的不断提问和澄清下,小林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从一开始的“我不会拒绝她”到后来“我可以尝试拒绝她”;从最初来访者不断重复“我只有小张一个朋友”,到后面来访者意识到“我也可以有其他的朋友”。

以下是对小林的认知模式的梳理。(见图1)

图1 小林的认知模式

自动化思维是来访者在所处的情景下脑海中自然而然出现的想法或者念头,这些想法或者念头有时只是一闪而过,却在潜移默化来访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式。

我在咨询的过程中帮助小林寻找她自动化思维背后的不合理信念,并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矫正。这里“家庭作业”可以根据来访者的特点去布置,比如对于小林而言,家庭作业可以包括每天列自我肯定清单并执行、适当的正念训练、写日记等,并且在之后每次咨询的开始部分首先由小林反馈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

每一次的辅导和反馈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小林重塑不合理信念。与此同时我向小林科普关于心理咨询中认知行为疗法的简单理论,鼓励小林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做自己的认知行为治疗师。

(四)建立支持系统,促进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一方面为来访者提供每周一次的认知辅导,另一方面不定期与班主任及来访者的父母进行线上或线下沟通。

首先,与班主任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小林除了小张以外,在班上也有其他好朋友,大家也会一起聊天。只是小林主观上太过于重视与小张的关系,所以可能在心理辅导中没有说太多和其他朋友的故事。另外,小林在班上成绩属于中等偏上,也可以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或者正面强化、鼓励的方式让来访者增加其自我效能感,提高自信。

其次,与小林父母沟通中也发现,其实她父母并不像小林在前两次辅导过程中表述得那么冷漠,母亲在沟通中也承认自己有时忙于工作确实会忽略女儿的心理需求。母亲表示在之后的生活中会更加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去理解和包容孩子。心理教师也为父母提供了一些方法,比如在和小林聊天时多询问她对于这件事情的感受,也就是父母需要关注她的情绪而非她做事的行为;父母可以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比如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小林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等。

(五)反馈效果,结束心理辅导

在最后一次辅导中,小林主动提起自己的近况,表示现在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前几次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但是后面觉得这个方法还不错,而且写日记让自己在每次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有了宣泄的地方。小林表示现在在班上除了小张又有了另外两个好朋友,关系也都还不错。她父母反馈,现在慢慢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虽然偶尔还是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但是能感受到亲子之间的双向沟通变多了。

与班主任的沟通中也发现,小林从一开始不太爱说话,到现在变得开朗了很多,而且还经常主动帮忙老师处理班上的事务,感觉她是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五、辅导反思

可能因为过往的经历、个人特质、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人们会被自己的自动化认知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认定了一件事情好像就不可改变,从而将矛盾和攻击转向自己。曾经的小林就生活在这样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心理教师通过运用CBT技术耐心地引导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制定家庭作业和计划,一步步打破原有思维。在建立新认知,尝试新事物的同时形成正向循环,帮助小林意识到自己是“被爱”的,是可以有很多朋友的。本次辅导改变了来访者对于同伴关系的不合理信念,同时家校联合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来访者小林小张
特别怕冷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为梦孤独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高考前与高考后
别来无恙
巧妙的奉承
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