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花生高产种植技术管理要点
2023-10-26徐绍文翁玉飞何贵超
●徐绍文 翁玉飞 何贵超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 鹤壁 456250)
河南是我国的粮食大省,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南部。境内地貌以平原为主,山岗、平原、河渠错落分布。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花生是浚县的重要特色农业产业,善堂花生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县内有优质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浚县种植花生主要集中在善堂镇,常年种植面积在20 万亩(每亩约667 m2,下同)左右。花生果实或其加工品可被用于工业纺织、机械制造润滑用油、疾病治疗和膳食保健等诸多重要行业范畴,经济价值极高[1]。探讨浚县花生种植技术,对浚县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选地整地
花生适宜在排水条件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的土地上种植,土壤宜为砂壤土,土壤pH 值6.5~7。花生种植应避免重茬和迎茬,也应尽量避免在马铃薯和豆科植物栽培过的地方种植花生,避免出现严重的病虫害[2]。花生是深根性植物,并且根量大,种植前要对土壤深翻30 cm 左右,以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透气性。去除土壤中的杂质,将土壤整平、整细、整碎。整地的同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每亩地施入2000 kg 左右的腐熟农家肥,平整土地后起垄,一般在播种前15 d 进行,垄高8~15 cm,垄宽因地制宜,垄沟宽30~40 cm。
2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饱满、无霉变、无机械损伤、无病虫的优质种子,将小种、发芽种去除。选种后将种子平铺在地面上晾晒1 d 左右,期间需要翻动种子,均匀晾晒,以消毒杀菌。但不能直接平铺到水泥地上,以免晒伤种子。种植前4 d 再用30~40℃温水浸种,待种子吸饱水分后,用药剂进行拌种。为防止土传病害,每30 kg 种子用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 拌种[3]。
3 播种方法
花生种子发芽需有充足的水分,土壤干旱时,播种前2~3 d 可灌足底水。河南浚县春季花生播种时间为5 月下旬,一般采用双粒种植法,花生的株距为2~3 cm,播种的深度为5~6 cm,播种结束之后立即覆盖沙土,保证种子能够良好发芽[4]。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花生出苗期应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在60%左右,过多会引起种子的腐烂缺苗。花生出苗后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小,这时田间水分达到最大持水量的40%即可。花生进入花针期,需水量逐渐增加,当花生花量减少,中午叶片萎蔫时,需及时浇水。花生进入结荚期,需水量最大,当田间大部分植株叶片发白时,需要及时浇水,以促进荚果饱满。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植株的根系活力逐渐衰退,若遇干旱年份,应及时浇水,以提高饱果率。花生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应及时排水,以免田间积水引起植株腐烂。
花生出苗15 d 左右若植株较为弱小,可每亩追施8 kg 左右的硫酸铵,花生进入花期,可每亩追施钙20~25 kg、草木灰50~100 kg,以促进花生生长[5]。花生生长期还应叶面喷肥。花生在初花前,可喷施1 次安稼利叶400~600 倍液;盛花后3 d 将果针灵400~600 倍液与黄金露250~500倍液充分混合喷施1 次;花生收获前30 d 左右将果针灵400~600 倍液与黄金露250~500 倍液充分混合喷施1 次。
4.2 补苗、清棵
花生出苗后应定期到田间查看,若发现田间出现缺苗问题,应及时补苗。发现病虫苗后应及时拔除,再进行补苗,以保证苗量充足。管理花生还应进行清棵,将花生幼苗周围的土壤扒开,将花生幼苗埋在土壤中的2 片子叶和子腋间侧芽从土壤中剥离出来,促进花生幼苗健壮生长,促进幼苗多开花多结果。清棵应该在花生幼苗出齐后进行,清棵以2 片叶子露出地面为宜[6]。
4.3 中耕除草、培土
花生出苗后应及时除草,可与清棵同时进行。花生植株为矮丛,在阴雨天小叶会闭合,因此,田间的杂草会与植株争夺养分。花生生长期间要进行3~4 次中耕除草,第1 次结合清棵进行,促进根系下扎,第2 次在团棵时进行,将杂草锄净,同时将花生茎枝基部减少一些。第3 次在花生下针、封垄前进行,这时除草应浅锄, 避免损伤花生的果实和根系。
花生生长期需要培土,以缩短果针和地面的距离,促使果针尽早入土,增加花生的结实率和饱果率。花生培土需要在花生开花后15 d 左右的傍晚或阴雨天进行,也可在最后一次中耕除草时进行,培土深度为2~3 cm[7]。
4.4 病虫害防治
花生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质量,应重视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花生的品质和产量[8]。花生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褐斑病、青枯病、锈病、蚜虫等。
4.4.1 褐斑病
4.4.1.1 发病症状及危害花生褐斑病是由花生尾孢菌侵染引起的发生在花生叶片上的一种病害,叶柄和茎片上产生黄褐色或铁锈色的小斑点,之后会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严重时病叶上布满病斑,叶片受损,花生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导致花生提前落叶,茎秆枯死,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轻者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少40%左右。
4.4.1.2 防治方法可将花生与其他作物轮作,因为花生褐斑病菌仅侵染花生,与其他作物轮作,可减少病菌。收获花生后应及时将田间的花生植株清除干净,可制作堆肥,充分腐熟,以减少田间病源。种植花生时可选用抗病品种,如“豫花4 号”和“豫花7 号”等。种植花生应加强管理,科学进行水肥管理,提高花生植株的抗病性。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连喷2~3 次,两次间隔10~15 d。花生的叶片较为光滑,喷药时可适量加入0.2%洗衣粉,防治效果更为理想。
4.4.2 青枯病
4.4.2.1 发病症状及危害花生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花生的维管束,发生在花生根部。该病发生后大量花生植株会迅速枯死,一般在花生开花前后发病,发病盛期在盛花期。病株根短并发生变色软腐,维管束组织变为深褐色,并自下而上扩展到植株的顶部。
4.4.2.2 防治方法轮作倒茬可有效地控制青枯病的发生,如与红薯、玉米等作物,轮作周期达3~5年。发病初期可用25%的敌枯双1000 倍液灌根,或用20%噻菌铜悬浮剂300~500 倍液、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500 倍液喷施,连用2~3 次,两次间隔7~10 d[9]。
4.4.3 花生锈病
4.4.3.1 发病症状及危害花生锈病是由花生柄锈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病情严重时也危害叶柄、茎枝、果柄和果壳。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针尖大小的白斑,叶片正面为黄色小点,之后叶背面病斑逐渐变成淡黄色并扩大。严重时,叶片变黄枯干,全株枯死。
4.4.3.2 防治方法防治花生锈病应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病性。发病初期,可用50%的胶体硫150 倍液、敌锈钠800 倍液或75%百菌清800 倍液喷施,连续使用3~4 次,两次间隔10 d 左右,需轮换用药。
4.4.4 花生蚜
4.4.4.1 发病症状及危害花生蚜是花生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发生花生蚜虫害,容易引起花生病毒病。花生蚜群集在花生的嫩叶、嫩芽等幼嫩部位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缩,导致花生生长受限,植株长势衰弱,花生减产。
4.4.4.2 防治方法花生蚜虫害也会发生在苜蓿、豇豆等植物上,因此,在花生地附近不能种植花生蚜寄主植物。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花生的抵抗力。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周边杂草,破坏蚜虫的生存环境。当天气干旱、田间虫口率达30%,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 倍液喷施,连喷2~3 次,每次间隔7~10 d,可轮换用药。
5 适时收获
保证花生质量和产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要及时进行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花生的质量和产量。当花生植株上部叶片变黄,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步脱落,茎枝转为黄绿色时,应及时收获,收获后,其含水量较高,要做好晾晒工作后再进行储藏[10]。
6 总结
花生产业是河南鹤壁浚县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是保证花生的产量的关键。花生的高产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在于应科学选地整地;选择优质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消毒拌种,防止土传病害;科学播种;加强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收获,以提高花生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花生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