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旧小区的交通微循环改造研究

2023-10-25周楚

艺术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老旧小区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交通问题。一方面,当前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变化,人车冲突、停车难、道路拥堵等问题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配套设施的要求不断提高,老旧小区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车辆侵占绿地和人行道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民生建设工程,大量老旧小区正在开展改造工作,在一些老旧小区的交通改造中,交通微循环的概念逐步得到推广。文章以济南市佛山苑小区为例,调研小区基本发展情况、静态交通组织以及居民出行方式,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佛山苑小区的交通组织情况、停车现状、设施配件以及居民需求,利用交通微循环的原理,从路网结构、慢行交通梳理、交通设施配件、静态交通组织等方面对佛山苑小区交通组织优化提出意见,为济南老旧小区交通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旧小区;交通微循环;旧城更新;静态交通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0-0-0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旧城更新逐渐提上日程。当前老旧小区存在建筑质量差、基础设施不齐全、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绿化环境差、管理运营缺失等一系列问题[1-2]。蔡云楠提出利用微改造的方法,从建筑、交通、管理、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3]。成芳等指出应从基础设施、生活便利设施等方面入手,通过有机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4]。邬樱强调应从老龄化的角度出发,改造老旧小区环境[5]。

当前,交通问题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老旧小区交通问题,许定源指出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老旧小区停车空间供需问题已成为热门民生话题[6]。黄拯指出,当前老旧小区的交通环境降低了居住者的通勤效率[7]。殷敬敬通过模型测算发现老旧小区停车位缺口巨大[8]。针对这些问题,有不少学者从人车分行、人车共存的居住模式[9-10],交通设施优化[11],停车系统[12]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针对愈发严重的交通问题,“交通微循环”这个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可以通过整合路网结构、合理分配交通流量[13-14]、疏通末端道路、路口引导[15]、完善慢行系统与停车设施、加强规范管理[16]等方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本文以济南佛山苑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交通微循环概念研究佛山苑交通问题。佛山苑小区建于1987年,位于济南市老城区,区位条件优越,小区总面积11.38萬平方米,小区被小区干道划分成不同的组团,交通组织较为复杂。

1 济南老旧小区交通环境现状

1.1 交通组织现状

佛山苑的交通组织模式为人车混行,主要道路宽度为6米左右,部分双向道路已转为单向车道,部分路段有划线停车。次要道路与主要道路情况相似。宅前路的宽度约为4米,未规划停车位但多数空间被机动车侵占。同时佛山苑小区为开放式小区,部分道路承担城市道路功能。小区内有7个车行出入口,通过主干道和城市支路直接接入城市道路,原本作为内部道路的朝山街、佛山街都作为城市道路使用,而作为内部道路的丁家场街和广胜街也有非本住区的车辆穿行。这些道路较为狭窄而且设有停车位,虽然有利于减轻城市道路压力,但是也使小区内部的道路不通,引发人车冲突。居住区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处没有缓冲,提高了交通危险系数。

1.2 静态交通现状

佛山苑小区建成年代较早,早期并没有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只设有少量非机动车停车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小区的部分道路设置了路边停车位。目前小区内部的机动车停车方式为路边停车为主、宅前停车为辅。而非机动车的停放方式比较自由,不过近年来小区在内部设置了部分停车棚供电动车停放。

小区内部虽然缺少机动车停车位,但其地处商圈,周边停车场地较多,如银座商城、CCPARK的地下停车场、南侧商业设施地面停车场、济南热力公司地面停车场以及沿朝山街和佛山街设置的双侧路内停车场等。

1.3 居民出行情况

佛山苑小区的居民偏老龄化,而且年龄断层较大,出行方式以机动车、电动车和步行为主,共享单车、公交车为辅。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出行偏好略有不同,其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多选择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中青年人出行方式较为多样,抽样调查中青年通勤方式发现,自行车(含共享单车)出行占28.6%,汽车出行占15.5%,电动车出行占19.3%,步行占27.1%,公交车出行占9.5%。通勤机动车比例低并不代表机动车保有量少,调查发现,小区有1/3以上的居民有机动车,其中每日都开车的人占35%,每周开车3~5天的占20%,每周开车0~2天的占45%。

1.4 居民交通满意情况

调查发现,72.3%的居民对现在的交通情况表示不满。首先,来往车辆混杂,道路十分危险,尤其是儿童外出玩耍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在外出时也时常被快速行驶的车辆惊扰。其次,商场的地下停车场收费过高,部分本不属于该社区的车辆进入社区内部停车,导致社区内部的停车位更加紧张。最后,佛山苑小区中存在部分独立小院,这些小院的居民认为自己不需要参与交通微循环,影响了交通改造的成效。

2 济南老旧小区交通环境问题

2.1 交通组织不顺畅,存在断头路

佛山苑街区道路密度一般,但是在小区内部存在大量断头路,影响了交通的通达性。佛山苑的街区宽度约为280米,道路密度约为7千米/平方千米,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但是前期规划设计对机动车通行问题的考虑不足,且被不同家属大院分隔,同时存在私搭乱建的情况,导致小区存在大量断头路,道路网络连通性差,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

2.2 停车位不足,改造方式固化

小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忽略了建设机动车停车位,导致静态交通设施极少。据调查,有76%的居民反映下午5点之后停车异常困难。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根据多日观察测算,小区仅能提供300个停车位,但该小区有2 000余户居民。而目前解决停车问题的主要方式是路内停车,或者直接设置栏杆将车辆阻挡在外,改造方式固化。

2.3 车辆占用街道和绿地,妨碍居民日常生活

老旧小区由于停车位紧张,所以在解决停车位问题时,多采用路內停车或者将绿地改建为停车位的方式。在停车位极度紧张时,居民只能见缝插针地在空地停车。这侵占了绿地和居民活动场地,楼前的院落也会变成停车场,可供居民活动的空间明显减少。而且由于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停放较为灵活,所以很多居民将其停放在单元门前,阻碍了其他居民的正常通行。这提高了儿童和老人被磕碰的概率,影响出行安全。

2.4 配套设施不足,道路完整性差

佛山苑小区主路较为狭窄曲折,路面和路侧未设置引导标识和其他交通配套设施,车辆和行人在小区内部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线路,产生大量无效交通流。同时现行的街道微循环措施都是针对机动车的改造,没有充分考虑步行者、骑行者的需求,这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交通环境,进一步加剧了人车矛盾。

2.5 交通管理不到位,存在管理漏洞

佛山苑小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各自独立管理,管理力度不一,且存在过多死角,导致一车停两位、“僵尸车”、乱停车等问题频发,使得通行能力不足的道路更加拥挤。不仅是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也存在侵占逃生通道等情况,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交通通行管理不严格,大部分小区内部没有限速,或者超速也无人监管,车速过快影响行人的出行安全,不利于建立慢行交通系统。

3 济南老旧小区交通重构策略

3.1 梳理道路结构,打通道路末端

在老旧小区交通环境改造中,最重要的就是系统梳理道路。交通微循环就是打通城市交通末端,使城市道路能够像毛细血管一样循环流通。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最实用的就是局部拆除围墙或违章建筑,以循环连通车行道路。例如,济南乐山小区就采用打通围墙和拆除违章构筑物的方式,使小区内部道路连通城市道路,形成顺畅的交通网络。改造后,小区交通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3.2 串联慢行路径,完善生活场所

除了交通结构重构外,优化生活场所也是居住区环境改造的重要一环。梳理交通系统,在打通断头路和围墙之后,利用步行通道串联宅前绿地、组团以及小区公园绿地,扩大小区居民的交往互动空间,提高小区活动场地的利用率,实现局部地段的人车分离,提升小区居民外出活动的安全性。

3.3 完善配套建设,建设完整街道

利用“完整街道”的理念,贯彻“三线融合”的设计理念,一起设计红线、绿线和建筑退界线。佛山苑小区的道路与周围的绿化往往以冬青等灌木隔离,红线和绿线相互封闭,导致街道和交通功能与景观、公共空间功能脱节。而引入“完整街道”的理念,将步行出行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可以合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整治道路断面,建设完整街道。一是缩窄机动车行车道宽度,将双向行驶的车道改成单车道。二是增加道路功能,合理利用单一的道路绿化带和建筑退线,将其改造成步行通道、文化走廊或者健身游憩场所。三是消除消极空间,拆除围墙和违章构筑物,或者打通绿化带,使其成为居民活动空间。

3.4 梳理停车方式,改善交通环境

现阶段,解决济南老城区机动车停车问题的关键在于基于现有条件进行可持续改造。可以利用现有的活动场地进行改造,利用高差设置部分停车位,将现有的停车场改造成简易停车楼,增加单位面积的停车位数,腾挪部分公共用房,设置停车场地。

交通问题不断变化,需要寻找短期和长期动态解决办法。短期内可以设计错时智能停车、分时段停车,利用电子眼等监控系统和云平台,动态监控车辆停放,提供车位信息;同时可以与周围商厦建立共享机制,商厦将多余的停车位提供给周边住区的居民使用。长期解决方案为鼓励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定期清理小区内的“僵尸车”。

除了机动车停放,非机动车停放也存在严重问题。针对非机动车,一方面建设更加完善的慢行道路系统,充分利用畸零空间打造非机动车停车棚;另一方面加强对非机动车的管理,设置非机动车禁停区。

3.5 加强交通管理,鼓励公众参与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的政策效应,离不开管理和公众的参与。可以参考上海社区微更新模式,引入社区规划师和社会团体,形成由政府牵头,街道、居委会领导,社区规划师引导,社会团体改造,社区居民参与反馈的多方联动的交通微更新机制。

针对缺少管理的佛山苑小区,可以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指导,由一名或多名社区规划师负责一个小区,及时反馈该小区出现的新问题,采取专业的问题解决措施,最终形成动态的治理机制。除此之外,可以实行“楼长制”或者“路长制”,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制止不文明交通行为。

4 结语

本文以济南佛山苑小区为例,通过调研梳理老旧小区存在的交通问题,并利用交通微循环的方式,提出了梳理道路系统、提升道路完整度以及加强道路管理等建议。研究发现,当前解决老旧小区交通问题的重点在于完善交通设施、打通大院围墙、改善停车方式。本文仍存在一定不足,以济南市单一小区为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而且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二维平面的问题和整治方法,缺少对三维空间的探讨,希望未来交通微循环能够在三维空间甚至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耀林,王承华,李琳琳.走向有机更新的老旧小区改造:江苏老旧小区改造技术指南编制研究[J].城市规划,2022,46(2):108-118.

[2] 李灿林.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老旧小区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21.

[3] 蔡云楠,杨宵节,李冬凌.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4):29-34.

[4] 成芳,付璐.老旧小区有機更新策略. 研究:以株洲市渌口区老旧小区改造规划为例[J].建筑经济,2022,43(11):45-52.

[5] 邬樱,李爱群.北京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政策梳理与柔性化策略研究:双重老龄化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5):73-79.

[6] 许定源,李迅.既有城市住区停车问题、趋势及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25-28,33.

[7] 黄拯,郭磊贤.居住类城市更新对通勤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41(6):68-74.

[8] 殷敬敬,孙小端,贺玉龙.北京市老旧小区停车耗费时间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32):302-307,313.

[9] 叶茂,过秀成,刘海强,等.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师,2009,25(6):47-51.

[10] 匡力勤,陈茜.城市老居住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实践: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交通,2015,13(3):41-49,40.

[11] 彭忠益,王艳.城市老旧居住小区交通环境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J].运筹与管理,2020,29(7):144-155.

[12] 何慧蓉.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交通与运输,2015,31(4):46-47.

[13] 陈群,赵玉楠,潘双利.城市交通微循环交通组织优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3):110-114.

[14] 史峰,王英姿,陈群.城市交通微循环网络设计优化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2):1795-1799.

[15] 戢晓峰,李忠燕,成卫.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优化设计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35(4):61-66.

[16] 李光一.中小城市交通微循环改善方式研究:以丽水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9(S1):241-248.

作者简介:周楚(1998—),女,山东日照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猜你喜欢

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改造设想
城市燃气安全隐患问题分析研究与解决对策
河北省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建议
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权责划分和资金筹措机制
沈阳市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现状调查研究
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的必要性及方式建议
城市老旧小区治理的三重困境
戈壁荒漠老旧小区环境改造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