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留美学生群体的历史演进看教育全球化

2023-10-25张明明

西部学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学生

张明明

(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 050024)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跨境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市场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而留学作为最突出表现形式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是当今最大的留学生源国,而美国作为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始终占据着国际教育输出的主要地位,在全球留学生构成中,中国赴美留学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第一位中国人容闳留学美国起,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虽然,赴美留学生的数量在不同阶段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的波动,但一直处于持续不断的状态中,形成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民国初期的庚款留学、抗战胜利后的留美和改革开放之后的赴美留学四次高潮。而随着大变革时代到来,美国正在逐渐失去作为留学首选地的优势,中国学生的赴美意愿还将进一步降低,流动性趋向多个留学目的国,赴美留学人数或将减少,中国的教育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进程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一、留美学生群体的历史演进

(一)留美幼童与留学初心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者是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毕业的中国学生容闳。1847年,经过漫长的海上行程,容闳、黄胜和黄宽三人一同到达美国纽约,进入美国的中学就读。一年后,黄胜因病无法继续求学而回到国内,只剩下容闳、黄宽二人。两年后,黄宽接受了英国商人的资助,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医学专业。而容闳选择留在美国,坚持报考耶鲁大学,并于1854年从耶鲁大学顺利毕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美国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他谢绝了美国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挽留,怀揣着强国梦,回到了阔别七年的祖国。

1876年,清政府派吴子登为督学,但吴子登一向视中国学生留学海外为离经叛道之举。于是他就向总理衙门秘密上奏,讲留美学生如何不遵守封建礼教,如何被西方风俗同化。1881年夏,清政府决定将留美学生全部撤回。留美幼童被分成三批启程,到1881年的秋天,他们全部返回中国。虽然清朝的留洋计划被迫停止,但归国的留美学生没有沉沦,他们靠着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各自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辛亥革命前后,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政界、军界、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也有一些人凭借自身掌握的技术成为了铁路、建筑、矿山等部门的核心技术人才。据统计,他们中在外交界服务的有16人,其中,在耶鲁大学学习的梁敦彦曾升任外务部尚书;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学习的唐绍仪曾出任临时大总统,第一届内阁总理;梁诚曾任驻美公使,在任内协助完成交涉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事宜[1]。

(二)庚款留学与留美热潮

199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发起了侵略战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攻入北京,并于1901年迫使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从1901年开始,中国在未来的39年中向各国赔偿总值4.5亿两白银的战争损失,年息4厘,本息达到了惊人9.8亿两白银,这也是人们口中常常提及的“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利益,决定将一部分赔款退还给中国,中美双方针对退款的用途签订了协议,包括挑选优秀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留学、建立清华学堂、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等等。

20纪初,清政府组建了游美学务处,下设游美肄业馆,属于留学预备学校。在此之后,改名为清华学校。1929年,该校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生的数量达到了1 270人。这样,以清华大学为中坚力量,形成了清末民初赴美留学的高潮。

留美学生和20世纪初的留日学生在认识上不同,留日学生通过留学开展政治革命,留美学生把留学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是这一时期留美教育的一大特点。这一时期留美学生的代表人物如茅以升,其于1916年被清华学堂官费保送赴美留学,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成功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

(三)抗战胜利与赴美新热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留美人数猛增,掀起了新一轮的赴美留学热潮。为了满足战后重建对人才的需求,国民政府陆续派出大批的人员到国外学习进修。在民国时期,美国是当时留学的首选,在此过程中,清华大学起到了纽带的连接作用。从1912年开始,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清华大学每年安排前往美国留学的数量存在比较大的波动,但没有中断。截至1949年,赴美留学人数超过5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学生攻读的都是工农医类专业,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如梁思成、钱学森、林语堂、陶行知、顾维钧,等等,这些优秀的人才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2]。

(四)改革开放与留美繁荣

1978年,中国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1978年,中国派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批赴美国的75名留学生。1979年,中美建交的同时,中国也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对外政策的调整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选择前往美国留学,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1981年,我国开始实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1985年,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退出历史舞台,扫除了阻碍出国留学最大的阻碍。1994年,我国制定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引发了新一轮的留学热潮。1996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国家公派留学正式迈入了法治化阶段。2007年,我国推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项目初期,每年招收选派的研究生只有5 000名左右。在此之后,选派范围逐渐扩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初步实现了批量化培养的目标。20世纪后期,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快速崛起,出国留学成为中国交流和吸取全世界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成果的一项关键性政策和途径,尤其是中国赴美留学生更是全球赴美留学生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二、中国学生的全球流动新方向

(一)赴美留学吸引力衰退

基于中国启德教育集团对外发布的《2019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英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第一选择。其中,将英国作为第一留学目的地的受访者占比为20.14%,将美国作为第一留学目的地的受访者占比降低到了17.05%。另一组调研数据表明,意向留学生希望获得的留学信息中,留学政策(53.4%)、院校信息(53.2%)、专业信息(52.7%)排在前三位。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ign Student Affairs,简称NAFSA)于2019年发布了一份题为《人才流失——美国不能忽视的经济和外交政策风险》的报告,指出赴美国际留学生人数的减少是由于美国一些留学生政策改变了人们的看法,认为美国不再欢迎国际留学生和国际学者。根据报告显示,签证的申请进度以及美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是导致新国际学生人数下降的主要因素(表1)。由此可见,留学政策是影响留学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美国对于留学生日益严苛的政策已经对赴美留学的意向选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表1 美国国际学生入学率下降的12大原因

(二)中国学生的全球流动新方向

受国际政治局势,地缘政治等影响,世界留学格局发生变化,美国正在逐渐失去作为留学首选地的优势,中国学生的赴美意愿进一步降低。随着各国入境政策的变化以及海外院校线下教学的有序恢复,中国学生的流动性趋向世界多个留学目的国,而世界各国也都相继推出友好的入境、入学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国际留学生。

1.英、加、澳等老牌留学目的国。基于英国政府官网发布的《英国学生签证统计报告》数据,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英国发放的担保学生签证共有42.8万份。其中,中国内地担保学生签证数量最多,占英国学生签证发放总数的32%。2021年7月1日,时隔将近10年,英国毕业生工作签证(Graduate visa)重新回归,正式开放申请。2021年,加拿大移民部部长宣布继续贯彻扩大移民数量,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好的移民政策,即2021—2023年加拿大有123万人的移民缺口,为国际留学生提供更多移民配额,这是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大配额的移民计划提案[3]。据澳洲移民局数据,自2021年底澳洲边境陆续开放后,澳大利亚的学生签证申请数量已快速反弹回升。其中,在澳洲境外递交学生签证申请的各国学生中,中国大陆的学生数量占了第1位,中国学生对于澳洲留学申请的意向正在快速增长。2022年9月澳洲教育部部长官宣计划将为澳洲大学毕业的国际留学生额外增加两年PSW毕业后工签时长。这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将持续助力澳洲抢占国际高等教育国际市场。

2.欧洲新热门留学目的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除了中欧经济的紧密合作,也带动了欧洲留学。欧洲国家之所以受到中国学子的青睐,除了留学费用低,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世界一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德国作为近几年来的新兴留学目的国,正在以它超高的性价比以及优质的文凭含金量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群体的目光。此外,欧洲国家荷兰、德国、瑞典、芬兰、爱尔兰、比利时给予在本国取得学位的外国学生9个月至1.5年的工作签证,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毕业后在欧洲的就业几率。这一系列利好因素,促使近些年赴欧洲留学的学生大幅增长,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选择地之一。

3.亚洲就近留学目的国。《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数据显示,近两年,选择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以亚洲地区为留学目的地的留学申请增长明显。留学亚洲升温是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这背后既有学费相对较低、文化适应相对容易等因素,也有中国学生留学理念变化的因素。学子们在国际形势复杂等背景之下,希望选择就近留学,同时会将就近求学作为过渡,目的在于为后续的留学目标打下基础。地理位置和性价比上都极有优势的亚洲留学正在逐渐升温,中国学生“就近留学”的趋势愈发明显。

三、中国学生留学选择变化的现实启示

从中国赴美留学的历史演进和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中来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教育全球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趋于白热化,留学贸易的发展受到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等影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中确立主体地位,掌握主动权,需主动展示自身文化传统和文化价值,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将本国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让中国的教育发展在全世界具备吸引力,吸引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更加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逐渐成为教育国际市场的主导。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也为经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所以,我们在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同时,还要将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引入国内,努力扭转教育服务逆差,同时更加注重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归国,将奋斗的汗水洒在祖国大地上。

四、结束语

教育交流是人类文明在文化交流领域的重要交往方式之一,它承担着促进各国各地区沟通与共同进步的重大使命。1872年120名留美幼童开启了中国官派留学序幕,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留学大潮不仅帮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更以教育救国为目标,成为中华民族向先进国家学习、培养人才、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时至今日,教育全球化已然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即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加深对历史地了解,才能找到未来的方向。在人才国际化历程中,也要从历史长河中找到规律,并制定与之相契合的应对策略。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