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魏牌蓝山为何能成功完成TOP SAFETY第三排侧碰挑战
2023-10-25中汽传媒设计邱洪涛
文/中汽传媒 设计/邱洪涛
自乘用车开始走进普通民众生活,如何更好地提升其安全性能就一直备受关注。近日,魏牌蓝山在天津中汽中心碰撞试验室成功完成了行业首次十字路口双向移动第三排侧碰挑战,经受住了权威严苛考验。今天,我们将从技术的角度,进行详细、全面的技术解读。
预防侧碰事故聚焦乘用车后排安全新锚点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侧碰事故造成的重伤约占整体交通事故总数的30%,其中造成死亡和重伤的事故中,侧碰事故约占35%。这一方面是因为车辆侧面缺少足够的碰撞溃缩吸能区,发生重大碰撞事故时,车内乘员直面碰撞撞击点,仅通过车辆笼式结构中B柱、C柱等刚性结构进行撞击防护,容易造成严重伤害;另一方面,真实侧面撞击场景下,由于车辆处于移动状态,撞击后乘员会因为惯性而偏离正常坐姿位置,对侧面气囊的防护范围及点爆时间要求更高。
极限安全挑战见证魏牌蓝山三排安全硬核守护
本次挑战工况以复杂、惊险的突发交通事故为蓝本,高度还原日常十字路口车辆第三排侧碰事故,模拟二胎家庭出行,当车辆以16.7km/h的车速正常经过十字路口时,被误闯红灯的横向来车以50km/h的速度高速垂直撞击到车辆第三排的情况。这场高难度的极限安全挑战,是对魏牌蓝山整车被动安全及电安全等综合实力的一次严苛考验。
为准确还原全家出行的场景,测试车辆第一排主驾驶位放置了男性假人,模拟家庭中父亲的角色,第二排则分别放置女性假人和3岁儿童假人,以模拟母亲和二胎宝宝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现实中第三排通常为儿童乘员,因此在第三排也放置了儿童假人,以获取更接近实际情况的假人数据,同时也使得此次挑战更为严苛。
在此次挑战试验中,当测试车辆以16.7km/h的速度通过十字路口时,被1.4t的蜂窝铝结构台车以50km/h的速度横向撞击车辆侧后部。从试验结果来看,魏牌蓝山乘员舱结构依旧保持完好,有效保障了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整车无漏电、无起火、无爆炸,燃油系统未发生泄漏。据了解,能有如此表现,是因为蓝山电池采用了碰撞应急高压下电技术,仅37ms就能切断高压电源,避免驾乘人员在碰撞后发生触电风险。这也是魏牌蓝山能够在此次挑战中表现如此优异的关键因素。
车身结构方面,魏牌蓝山的B柱、C柱、上下边梁承载结构均未出现异常弯折,给撞击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座椅及约束系统方面,魏牌蓝山的三排座椅均未出现靠背扭转、滑轨脱落、固定点脱落失效等情况。前后安全带均自动完成预紧触发,侧气囊、侧气帘快速弹出,有效地保护了乘员的头部、胸部等要害部位。同时,第二、三排假人头部也都未与前排座椅接触,在车辆受到较强冲击时,安全带配合安全气囊及气帘的及时点爆,保护乘员头部不与车体直接发生碰撞,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假人数据方面,本次测试成绩尤为亮眼,测试车辆三排假人数据均符合安全界限,伤害指标整体数值较低。
功能安全方面,在剧烈碰撞后,魏牌蓝山非撞击侧车门可正常打开,没有出现锁死状况,给乘员预留了应急逃生的可能。
结合测试表现及测试数据可以发现,魏牌蓝山真正将“安全”二字刻进了骨子里,以优异的表现通过此次严苛的碰撞挑战,交上了一份完美的“安全”答卷。
品质成就实力引领大六座SUV车辆安全新标准
作为拥有30年造车底蕴的长城汽车,不仅站在行业造车技术的前沿,更是始终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长期关注车辆安全。通过此次试验可以看到,魏牌蓝山的整车安全性能达到了预期,为驾乘人员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
魏牌蓝山在本次挑战中的优秀表现,与其材料的使用脱不开关系:全金属封闭式全承载式车身、81%高强度钢车身骨架、0.6mm管框式骨架全金属背板、热成型及先进高强钢布置于乘员舱骨架区域,为整车被动安全提供了更好的支撑及碰撞防护。要知道,通常高强度钢的使用占比超过70%即可称之为优秀,而魏牌蓝山81%的高强度钢占比,无疑可以看出品牌的良苦用心。此外,考虑到第三排的乘员安全,魏牌蓝山还配备了2.7m的超长侧气帘,精准覆盖到每一排乘员。
车辆的安全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也是车企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此次魏牌蓝山顺利通过TOP Safety行业首个十字路口双向移动第三排侧碰挑战,引领行业安全新高度的同时,也再一次见证了中国汽车的硬核实力。
结束语
坚持以全球严苛的安全法规作为开发标准的魏牌,从中国第一个参考美标的静压测试、第一个挑战严苛美规80km/h的尾碰测试,到此次蓝山率先完成行业大六座SUV双向移动第三排侧碰试验,始终展现着将“安全”放在首位的品牌理念。此次魏牌蓝山挑战的成功,再次展现了长城在现实真实场景下,车辆所具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长城在新能源领域刻苦研发的成果。
作为中国汽车品牌,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不断革新安全技术,在汽车安全领域斩获多个行业“第一”的成绩,长城汽车在国人和世界面前展现了民族品牌的高端形象,传递了中国品牌力量,更为正在崛起的民族汽车源源不断地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价值!